2022-02-09 14:28:07來源:陜西市場監管
??為從根本上解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中存在的針對性不強、發現問題比例不高等問題,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提早謀劃、大膽創新,全力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提早謀劃、爭取主動
??2021年11月印發《陜西省市場監管局關于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的通知》,建成并上線運行陜西省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系統,助力全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開展。
??搭建指標、科學分類
??構建陜西省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通過57個指標項,合理確定指標權重和分值,將企業按照風險分值由低到高分類為信用風險低(A類)、信用風險一般(B類)、信用風險較高(C類)、信用風險高(D類)四類。陜西省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系統實現對全省企業自動分類、查詢觀測、動態管理。截至2021年12月,對全省112萬余戶企業(不含分支機構)進行了信用風險分級分類,其中:A類企業約5.22萬戶,占4.64%;B類企業約95.61萬戶,占84.92%;C類企業約9.98萬戶,占8.86%;D類企業約1.78萬戶,占1.58%。系統建成后選取西安市高新區、未央區企業就分類情況和檢查問題發現率進行比對,結果顯示,數據分析與實際情況基本一致,指標體系及分類結果科學合理。
??準確定位、服務監管
??通過數據交換,實現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的有效銜接。在實施隨機抽查檢查時可根據不同信用風險類別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既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和監管效果,又防止任意檢查和執法擾民。在2021年企業登記事項和公示信息“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中,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抽查進行結合運用,針對不同風險類別共抽查企業16879戶。截至12月,問題發現率近34.5%,其中C類和D類企業問題發現率達到79.6%和59%,遠高于往年平均25%的問題發現率,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效能初步顯現。
??下一步,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將堅決貫徹落實省政府領導對此項工作批示要求,按照《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 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本省工作實際,全面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以信用賦能全面提升市場監管效能。
??一是全面有效歸集企業信用風險信息,在全國模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本省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二是參考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模式,推進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按照現行規定實行重點監管的同時,統籌行業風險防控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打造“通用+專業”的企業風險分類評價指標體系。三是推動市場監管領域各部門參考運用通用型分類結果,開展各類隨機抽查檢查,擴大分類結果應用領域,推動省級部門建立部門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