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滯洪區名義低價征儲土地,部分用地卻用于房地產項目開發和城市新區建設,這讓邯鄲市叢臺區產業新城的發展爭議不斷。
??叢臺區產業新城位于河北邯鄲市主城區北部,成立于2016年10月,占地面積約30.9平方公里。意在打造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城,成為叢臺區新的發展風向標。
??然而,集聚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汽車、航空航天、大健康、新材料、文化創意等產業的計劃至今仍停留在規劃圖紙上,鮮有相關企業入駐新城。反倒是房地產項目的扎堆涌入,讓叢臺區產業新城陷入“有城無產”的尷尬境地。部分房地產項目被指侵占河道,當地政府部門在此問題上避重就輕,回避監管責任。
??備受爭議的邯鄲市叢臺區北湖美域項目即是一例,項目位于叢臺區北湖區域內,以“一湖一河”為噱頭對外銷售,北湖區域則是集防洪和供水功能于一體的東武仕水庫泄洪釋放區。
??據多位知情人士指證,邯鄲市、叢臺區兩級政府先后以黃梁夢滯洪區(北湖)建設和輸元河、滏陽河綜合治理工程等水利項目的用地需求,向周邊多個行政村低價收儲土地近萬畝。滯洪區征收土地具有公益屬性,征收價格和補償遠低于商業開發的征地價款,而被征收的土地卻建起了臨湖別墅。“我們愿意為滯洪區讓出土地,但從未想過滯洪區竟能夾帶如此規模龐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失地村民對此頗有怨言。
??今年各地頻繁的汛期,再度引發當地民眾對北湖美域項目的潛在風險的擔憂。
??邯鄲市叢臺區水利局有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對于水利部暗訪發現其項目涉嫌侵占河道的問題,叢臺區水利部門對上級的回復材料顯示北湖美域部分地塊的確在河道管理范圍,但主要建筑并不在其中。”
??面對記者的采訪,叢臺區水利局水政科有關負責人卻稱:“該局沒有認定北湖美域項目是否侵占河道權限,只有上報給市局由其研判和認定。按照上級要求,該局已就北湖美域是否侵占河道管理范圍的問題形成書面報告,第一時間向邯鄲市水利局進行了提交說明。”
??邯鄲市水利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經查詢后得知,并未找到有關叢臺區水利局上報“北湖美域”的有關文件。該負責人還向記者表示,會就此問題向叢臺區水利局有關部門核實情況后進行反饋。
??截至記者發稿前,尚未接到邯鄲市水利局方面的相關回復。
??巧打政策擦邊球 頻踩環保紅線
??“北湖美域屬于典型的臨湖別墅項目,不僅涉嫌違建別墅,還涉嫌破壞生態環境。”2021年9月9日,北湖美域小區業主劉雷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該項目是由邯鄲市永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邯鄲永慶地產”)于2012年拿地開發的一個低密度高端住宅項目,主體建筑以獨棟、聯排別墅為主,位于邯鄲“北湖”區域內(北湖7號島),總建筑面積8萬多平方米,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
??2003年,國土資源部明確停止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2019年4月住建部發文要求停止別墅類項目的審批,對已建別墅項目進行梳理,并上報臺賬。此后,“限墅令”一步步加碼,調控政策也日趨加碼。
??“面對政策調控,北湖美域項目的開發商卻順利實現從別墅審批到開發建設再至售馨。這一怪象發生,曾一度引發當地民眾對當地政策的質疑,雖然也有媒體關注,最終不了了之。”劉雷說。
??邯鄲市叢臺區自然和規劃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項目(指北湖美域)開發時間較早,一些批件已存檔不好調閱,印象當中所有審批手續齊備。當記者提及以居住用地名義向別墅項目供地的政策依據時,該負責人以記不清為由婉拒記者采訪。
??劉雷向記者透露,北湖美域項目用地的確獲得了批復。2012年9月24日,邯鄲市國土資源局掛牌出讓“邯出告字[2012]25號”地塊(北湖美域所在地塊),現場被邯鄲市永慶地產以總價款45850萬元競得,該地塊位于夢湖以南、輸元河南路以北,用地面積54391.9平方米,用途為居住用地,使用權年限為70年。這意味著,當地國土部門在向北湖美域供地的環節,不排除有幫助邯鄲永慶地產打“擦邊球”之嫌。
??“該項目手續齊備,并順利通過各項審批并拿到預售許可證,也側面佐證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對北湖美域項目的‘政策容忍度’。”
??此外,劉雷說,邯鄲永慶地產在叢臺區當地頗具實力,“該公司開發的樓宇銷售廣告直接做到了叢臺區產業新城戶外標識牌上,當地群眾調侃稱,產業新城變身永慶號樓盤菜市場”。2021年9月7日,懸掛發布的還是邯鄲永慶地產開發的永洋新城花園洋房地產銷售廣告,次日,則更換成了由該公司開發的北湖錦繡樓盤銷售信息。
??根據工商登記信息顯示,邯鄲永慶地產實控人的實力并不止于房地產開發。該公司大股東杜某某擁有11家公司控股權,公司業務廣泛涉足鋼鐵、建材、物流、房地產、貿易、能源、金融等領域。杜某某本人先后榮獲全國慈善事業先進個人、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與此同時,杜某某還擔任河北省第四屆總商會副會長等職務。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邯鄲永慶地產實控人杜某某雖然熱衷于當地公益事業,但其治下公司因生態環保問題而屢遭處罰。
??據天眼查顯示,由杜某某任法人代表的河北永洋特鋼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因環保問題被邯鄲市生態環境局處罰7次;由杜某某公司控股的邯鄲永洋商砼有限公司2020年因環保問題被邯鄲市生態環境局處罰4次;邯鄲永慶地產則在今年因環保問題連續被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永年分局處罰2次。
??滯洪區內開發房地產項目
??依湖傍河的北湖美域,在被指涉嫌違建別墅之外,還存在給生態防洪造成潛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北湖美域樓盤附近一處高地眺望發現,北湖美域位于北湖水域內,其疊拼別墅占據北湖7號島。該樓盤三面臨北湖,一面依靠滏陽河,屬于當地滏陽河生態治理的一部分,而北湖水(輸元河)上游正是作為當地群眾飲用水源的東武仕水庫。
??北湖美域在滯洪區依湖傍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引發當地群眾對防汛期或阻礙河道、影響防洪泄洪的擔憂。
??當地民眾的擔憂,同樣引起了國家水利部門的關注。2020年,水利部工作組專門對其進行實地暗訪調查,并責令當地水利部門就該項目是否侵占河道管理范圍進行復核,整理臺賬、撰寫報告并按要求上報邯鄲市水利局。
??邯鄲市叢臺區水利局有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亦承認了叢臺區水利部門對上級的回復材料顯示北湖美域部分地塊的確在河道管理范圍。
??邯鄲市、叢臺區兩級政府部門早將該區域河道列為重點防汛地段。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7月19日下午,叢臺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領相關人員先后深入滏陽河劉二莊橋段、滏陽河北湖美域段、輸元河107段,現場查看防汛工程進展情況,聽取防汛工作情況匯報,對下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北湖美域所處地塊原規劃內容為黃粱夢滯洪區擴容改造工程7號標段工程。據公開資料顯示,為更好的發揮滯洪區的滯洪、泄洪、行洪的作用,工程計劃將黃粱夢滯洪區的平面位置做適當調整,通過圍堤東移,北堤北移,將滯洪區內進行深挖并筑島,與生態景觀工程建設結合,形成(北)湖與島相呼應的景觀,以更好的發揮滯洪區的滯洪、泄洪、行洪能力。最終在此區域內形成7座島嶼。由市政工程公司承建的黃粱夢滯洪區擴容改造工程7號島嶼面積為149.85畝(北湖美域地塊)挖土方約36.9萬立方米。
??另據邯鄲市政府發布信息顯示,黃粱夢滯洪區承擔著滯蓄輸元河洪水、滏陽河排泄主城區瀝水錯峰的重要作用,是滏陽河流域防洪和邯鄲市城市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期水面工程和附屬設施建設于2011年完成,隨后二期填(北)湖筑島項目正式實施。該工程曾先后被列為邯鄲市和河北省重點水利工程項目。2016年3月15日,邯鄲市政府門戶網還公布北湖工程位于邯鄲市主城區北部黃梁夢滯洪區內,總規劃面積約5平方公里。此外,據邯鄲市政府多份規劃文件中顯示,實施該水利工程建設將有效提高北湖作為邯鄲市重點行洪泄洪樞紐地帶作用。
??“很顯然,北湖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即為疏浚兩河河道、構筑兩河防洪體系、建設行洪蓄洪區。目前在此區域內大規模高強度的房地產項目開發仍在持續,顯然與當地政府‘一湖兩河’生態防洪工程建設規劃的初衷相背離。”一位接近當地政府的消息人士說。
??馮村樞紐的土地之爭
??據前述消息人士回憶,邯鄲在經歷了2016年特大暴雨后,全民提高了防汛意識。
??“對于危及防汛泄洪、存在安全隱患的開發建設都會比較敏感。在公眾看來,具備防洪和供水功能的東武仕水庫進入汛期,北湖區域自然就會成為泄洪釋放區,區域內的房地產項目勢必存在較大風險。”他說。
??此外,“當地政府部門以水利工程名義低價收儲土地,部分高價出讓用于非水利工程的商業地產項目開發,還涉嫌改變土地用途,明顯有悖于水利工程建設的初衷和相關生態政策規定,同時也侵蝕了失地民眾利益。”
??2010年起,邯鄲市、叢臺區兩級政府先后以黃梁夢滯洪區(北湖)建設和輸元河、滏陽河綜合治理工程(“一湖兩河”綜合治理)用地需求為名,陸續流轉征收黃梁夢、劉二莊、蘇里村、十五里鋪、蘆英堡、馮村等多個行政村近萬畝土地,進行“一湖兩河”生態防洪水利工程建設。
??所征收的用地多為村集體農用地,部分灘涂用地。據當地村民追述,“該項目土地流轉過程中涉嫌少批多占、以租代征、批建不符,征地程序和補償等環節存在諸多問題,數度引發當地民眾不滿。”
??在他們看來,以滯洪區名義低價收儲土地后,除水工建設用地之外,部分土地被用于地產開發和城市建設有失公允。滯洪區征收土地具有公益屬性,征收價格和補償遠低于商業開發的征地價款,導致被征地民眾所擁有的土地價值大幅縮水,此問題亦成為當地民眾屢屢質疑的焦點所在。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調查獲知,北湖美域所屬的滏陽河段,是由邯鄲市水利工程處承建的邯鄲市滏陽河北環至蓮花口段河道治理工程馮村樞紐項目工段之一,施工方目前正在組織數臺挖掘機、裝卸車輛從靠近滏陽河道旁的馮村集體土地和北湖美域以北不遠處的6號島取土,分別向北湖和滏陽河道指定位置回填土方作業。
??據當地受訪村民介紹,目前以水工用地名義租用的馮村集體土地,僅向村民兌現了去年的租金,價格為2000元/畝,后續租多少年,多數村民并不知情。按照租用協議約定,本年度租金支付時間節點已過去1個多月,失地村民依然沒有領到租金。
??馮村村委會負責人在電話里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該村村西至滏陽河道的千余畝土地已被當地政府全部流轉,從去年開始領取租金,至于流轉年限和流轉土地用途村委會方面并不知情。”
??對此,馮村村西設立的“一湖兩河”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工作人員稱,“因政府財政緊張,河道治理工程所需占用馮村的土地只能臨時采取租用方式。”
??面對馮村村民“河道治理取土工程緣何需租用馮村千余畝土地?”的質疑,該工作人員建議向上級單位叢臺區產業新城管委會了解情況。
??叢臺區產業新城管委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則表示:“‘一湖兩河’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不歸其管轄,只是坐落在轄區辦公。”
??樞紐項目施工剛剛起步,暴露出的問題已不僅是在租用村民土地上。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調查發現,該工程為了向北湖回填土方,邯鄲市水利工程處組織施工方動用機械車輛就近從6號島取土,造成該島破壞嚴重,6號島原本是當地政府斥巨資打造的“景觀島+防洪”工程的一部分。
??對此,“馮村樞紐”項目現場負責人解釋稱,只是臨時借土,到時還會還上。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劉雷為化名)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
郵編:100037 電話:010-68323566 傳真:010-88386228
Copyright 2010-2014 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30026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