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團正式宣布“暴雷”。
??11月22日,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小程序向投資者發出一封《致歉信》稱,集團在崗人員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和機制,采取一系列自救措施,努力扭轉經營困境,但成效不及預期。
??中植集團在信中坦言,通過中介機構進行全面清產核資發現,按照中介機構模擬合并口徑測算集團總資產賬面金額約2000億元,由于集團資產集中于債權和股權投資,存續時間長,清收難度大,預計可回收金額低,流動性枯竭,資產減值情況嚴重。同時,由于債務規模巨大,剔除保證金后相關負債本息規模約為4200億元~4600億元。
??經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初步計算,中植集團資不抵債的“窟窿”約為2200億元~2600億元。
??信中還稱,初步盡調顯示,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存在重大持續經營風險,短期內可用于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于整體債務規模。由于集團資產體量龐大、產業分布復雜、經營主體和項目主體眾多,大量代持企業資產、關聯融資及對外擔保事項還須進一步延伸審計進行核查確認,最終資產負債狀況可能還會根據核查情況予以調整,中植集團將及時向投資者通報相關信息。
??今年8月,“中植系”旗下四大財富管理公司延期兌付。隨后,有關“中植系”潰敗的消息甚囂塵上。
??彼時,“中植系”的對外口徑只是認為定融項目出現了流動性問題,還沒有到資不抵債的程度。未來的解決方式,首先還是希望有資金能夠投進來,提供流動性解決方案。畢竟中植系擁有信托、保險、租賃、期貨、公募、私募等多個金融牌照,旗下也還擁有優質資產,可談的籌碼還不少。
??這封道歉信則將投資者“希望的火苗”再次“澆滅”。
??此前,業內外普遍認為,“中植系”暴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靈魂人物——掌舵人解直錕的離世。
??道歉信中也提到,2021年12月18日、中植集團實控人解直錕先生猝然離世。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員先后脫崗或者離職,加之集團及旗下企業高度依附于原實控人決策,導致內部管理面臨失效狀態。
??很長一段時期里,解直錕和他的“中植系”都只是傳說般的存在?!爸栊敲⒚粽煞颉薄爸醒雲R金公司總經理胞弟”……解直錕被貼上一個個標簽,各種猜測和傳言多年不息,但他從未回應。據接近“中植系”人士說,解直錕的志向是做中國的“巴菲特”——不單自己投資成功,晉升富豪,還要帶領其他人包括投資人一起成功。
??如今,這些豪言壯語已成“幻夢”。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中植系”的發家歷程,“地產收購”是避不開的話題。
??上個世紀80年代,解直錕從印刷廠廠長做起,在印刷廠虧損后將其承包下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隨后,他還涉足面食廠、服裝廠、水泥廠、養殖場等領域,并靠收購部分國有不良資產,實現了原始資本積累。
??在此過程中,“抄底不良資產—改造—對外出售”成為解直錕的一大“投資邏輯”。“中植系”內部也一直將國際另類投資巨頭黑石作為其發展目標,在其資產管理板塊中,中海晟融、中植國際均是以特殊資產管理、并購重組為主業。
??因此,“中植系”在房地產市場持續加倉。
??中植系曾以33.12億元接盤爛尾樓中弘大廈、16.45億元拿下流拍四次的世茂工三項目,甚至賈躍亭的樂視大廈5.7億元的買主也是“中植系”。而上海陸家嘴明城花苑、天圓祥泰大廈也是被“中植系”盤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地產行情的走低,加之解直錕的去世,“中植系”接盤后的多個項目還未最終盤活,成為其地產未了局。
??“中植系”的地產布局也一直備受矚目,多個房企牽涉其中。
??2019年,皇庭國際鄭康豪出讓20%股權紓困,最終找來外援康順晟源的背后正是“中植系”旗下公司;2017年,“中植系”旗下中海晟融設立35億元基金,收購佳兆業位于深圳南門墩城市更新項目51%股權。彼時距離佳兆業復牌尚且不久,頗有“雪中送炭”的意味;2016年,許家印麾下的恒大宣布91億元收購萬科4.68%的股權,這其中也得益于解直錕的大力支援。有統計顯示,2014年至2016年兩年間,“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托為恒大發行了超過10款信托產品,提供了資金支持。
??但坊間盛傳,“中植系”在房地產圈最“鐵”的合作對象還是世茂,通過中植創信投資這個平臺與世茂以50:50的股權比例成立了多家公司。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也是解直錕治喪委員會的委員。
??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調下,地產行業直接從銀行貸款受限,而“中植系”旗下中融信托等公司卻成為地產行業的新的資金通道。
??資料顯示,中融信托房地產業務占比持續增長,2017年至2020年,信托資產投向房地產的占比分別為6.61%、10.99%、17.65%、18%。據悉,恒大、華夏幸福、佳兆業、融創、陽光城、藍光地產、泰禾、世茂均與中融信托存在合作。
??在房地產信托違約后遺癥蔓延的當下,“中植系”的前路愈發風雨飄搖。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
郵編:100037 電話:010-68323566 傳真:010-88386228
Copyright 2010-2014 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30026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