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10:16:24來源:信用房地產
??截至1月7日,中國房地產信用信息平臺2022年共收錄全國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1493條,涉及開發企業228家。其中,行政處罰信息56條,經營異常信息12條,欠稅信息1408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6條,嚴重違法失信信息1條。
??其中,本周(1.3-1.7)共增加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1459條,涉及房地產開發企業221家。從類型來看,本周新增的不良信用信息主要是欠稅信息,其次是行政處罰、失信被執行人和經營異常信息;從分布來看,河南、江蘇和湖南本周房企不良信用信息最多。
??一周典型信用案例
??1月3日-1月7日
??欠稅
??綜述:本周共新增收錄房地產開發企業欠稅信息1376條,涉及企業144家,欠稅總金額近3億5800萬元,主要的欠稅稅種為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地方教育附加、教育費附加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欠稅企業信息來自河南、湖南、江蘇、山東、湖北和上海。
??行政處罰
??綜述:本周新增收錄的行政處罰信息55條,涉及企業53家。其中,住房和城鄉部門處罰的共9家。
??失信被執行人
??綜述:本周共收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6條,涉及企業12家,列入原因主要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其次為“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和“違反財產報告制度”。
??經營異常
??綜述:本周共收錄經營異常信息12條,涉及企業12家。
??從列入原因來看,本周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情況最多,其次為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一周典型信用輿情事件
??1月3日-1月7日
??1、武漢公布開發企業信用警示名單 9家房企上榜
??為進一步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信用監管力度,湖北省武漢市從2月1日起將實施新的《武漢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監管辦法》。據悉,開發企業信用信息管理實行“警示名單”管理制度,開發企業信用得分低于75分,或一年內同類違法違規行為出現3次及以上、有其他嚴重失信行為給社會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納入“警示名單”,對納入“警示名單”的開發企業,可采取約談開發企業負責人,暫緩受理其新建房地產項目預售許可申請等處罰措施。據統計,武漢巴登城投資有限公司、武漢新高興谷置業有限公司、武漢綠地濱江置業有限公司、武漢升陽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武漢中海海耀房地產有限公司、武漢楚水云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武漢福瑞德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武漢市佳瑞鑫置業有限公司、綠地控股集團武漢漢南置業有限公司被列入2021年警示名單。
??2、上海地產大佬陳建銘投案自首!曾被懸賞千萬元
??ST中昌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實際控制人陳建銘通知,陳建銘已于2021年12月24日主動前往上海市公安局,配合上海市公安局調查操縱證券市場案,上海市公安局決定對其取保候審,期限從2021年12月25日起算。負債超百億元的陳建銘,持有的ST中昌的股份已經悉數被司法凍結,其名下的豪宅也即將被拍賣。淘寶拍賣顯示,2022年3月8日至3月11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將于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對上海某某公司名下的上海市銀城中路600弄1號3701(復式)室拍賣,建筑面積592.8平方米,起拍價為1.092億元,較評估價1.5599億元打7折,折合建面每平方米約18.4萬元。
??一周重要信用動態
??1月3日-1月7日
??1、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的措施,規范權力運行,更大程度利企便民;決定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推動監管更加公平有效。會議指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將全部行政許可事項納入清單管理,有利于減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強市場信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2、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信息公布管理辦法》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信息公布管理辦法》,全面規范失信主體確定、失信懲戒和提前停止公布失信信息工作的相關執法程序,明確各級稅務機關的職權,細化失信主體確定、信息公布、信用修復等環節工作流程,確保相關工作在法治軌道內運行,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詳細內容請下載完整版報告 【第11期】房地產信用周報(1.3-1.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