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12:03:40來源:信用房地產
??截至3月4日,中國房地產信用信息平臺2022年共收錄全國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13056條,涉及開發企業3213家。其中,行政處罰信息995條,經營異常信息123條,欠稅信息10968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964條,嚴重違法失信信息6條。
??其中,本周(2.28-3.4)共增加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131條,涉及房地產開發企業73家。從類型來看,本周新增的不良信用信息主要是欠稅信息,無嚴重違法失信和重大稅收違法信息;從分布來看,湖北、湖南和浙江本周房企不良信用信息最多。
??一周典型信用案例
??2月28日-3月4日
??欠稅
??綜述:本周共新增收錄房地產開發企業欠稅信息72條,涉及企業20家,欠稅總金額超3437.94萬元,主要的欠稅稅種為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增值稅、印花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欠稅企業信息來自湖北、湖南和浙江3個省份,其中湖南曝光的欠稅信息最多,共33條。
??行政處罰
??綜述:本周新增收錄的行政處罰信息43條,涉及企業37家,主要處罰機關為市場監督部門。
??失信被執行人
??綜述:本周共收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6條,涉及企業6家,列入原因主要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其次為“違反財產報告制度”和“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
??經營異常
??綜述:本周共收錄經營異常信息10條,涉及企業10家。從列入原因來看,“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與企業取得聯系”最多,其次為“未按規定期限公示2020年年度報告”和“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一周信用風險警示
??2月28日-3月4日
??本周共收錄房地產開發企業涉案裁判文書412條,涉及企業194家。從案由來看,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合同糾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和借款合同糾紛文書數量最多;此外,經統計,沈陽航遠置業有限公司的涉案文書數量最多,共計88條。
??一周典型信用輿情事件
??2月28日-3月4日
??1、上海票交所公布持續逾期名單 房企占比超4成
??3月3日,上海票據交易所公布最新一期商票逾期情況顯示,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出現3次以上付款逾期,且截至2022年2月28日有逾期余額或2022年2月當月出現付款逾期的承兌人數量為1148家。其中,恒大、融創、花樣年、世茂、奧園等多家公司子公司在名單內,包括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融創西南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武漢融創臻遠房地產有限公司;深圳市花樣年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花樣年碧云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福州世茂新體驗置業有限公司、南京世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奧園集團有限公司等。
??此外,經過信用房地產平臺的統計發現,至少有超460家開發企業被列入持續逾期名單,占比持續逾期名單超4成。
??2、金發科技起訴奧園資本、奧園集團 涉案金額7.56億元
??3月3日晚間,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與奧園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奧園集團有限公司訴訟進展。公司因與奧園資本、奧園集團及第三人金奧保理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于2021年11月26日向廣州市中級法院提交網上立案申請,該案已獲受理。要求判令被告奧園資本向公司支付股權轉讓款7.56億元及遲延付款期間的利息。當時公司為便于案件財產保全措施的順利執行,履行了信息暫緩披露程序,暫緩披露上述起訴立案及財產保全申請事項。
??3、禹洲集團:仍有巨大壓力,懇請債權人不要采取法律行動
??3月1日,禹洲集團公告稱,公司最近在2022年票據以及2022年票據II持有人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交換要約,實現了超過舊債券本金總額95%的舊債券的展期,讓公司取得極其需要的穩定性。禹洲集團坦言,公司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目前,某些稱其持有舊票據少數權益的人士聯系了公司,表示如果公司不按他們的條件贖回舊票據,要對公司采取法律行動。對此,禹洲集團表示,公司打算公平對待所有債權人,并正在考慮各種可行措施,實施應對公司和其所在房地產行業目前所處的狀況的整體解決方案,以確保公司的長期發展,保障所有投資者的權益。懇請所有債權人不要采取任何可能不利于實現上述整體解決方案,破壞公司穩定性的激進法律行動,公司期望與所有債權人保持對話,懇請所有債權人協助公司積極推進討論方案。
??一周重要信用動態
??2月28日-3月4日
??國務院:推行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對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作出系統設計和工作部署,要求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推行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意見》指出,除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公共安全、金融業審慎監管、生態環境保護,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以及重要涉外等風險較大、糾錯成本較高、損害難以挽回的政務服務事項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原則梳理可采取告知承諾制方式的政務服務事項,明確承諾的具體內容、要求以及違反承諾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細化辦事承諾方式和承諾事項監管細則,并向社會公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完善容缺受理服務機制,依法依規編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明確事項名稱、主要申請材料和可容缺受理的材料。
??>>>詳細內容請下載完整版報告 【第18期】房地產信用周報(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