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9 15:05:02
??前言
??國務院在《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復中強調,成渝城市群的目標是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成渝城市群戰略高度由此提升成為中國經濟“第四極”。地區經濟建設的核心基石是勞動力要素。在鼓勵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當下,伴隨落戶門檻全面降低,流動人口“用腳投票”自由度提升,將使得各地“搶人大戰”進一步加劇。
??人口流入、子女父母隨遷、家庭穩定留居是保持并提升流動人口勞動參與率,對所在城市釋放人口紅利的系列重要前提。本研究以成渝城市群為觀察對象,以非本地戶籍租賃及購房人群作為流動人口樣本,嘗試描述成渝城市群人口城鎮化空間路徑、成渝人口吸引力及留居率比較、租轉購留居置業特征,為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提供有益的數據探索。
??01 總量 / 密度 / 增長
??人口總量方面,城市群下轄城市規模類型最主要集中在50-100萬人,占比33%。300萬人以下人口規模城市數量累計占比67%。成都、重慶(主城區)以1658.1萬人、884.4萬人位列前兩位,雙核總量突出。
??人口密度方面,雙核同樣突出,空間上由核向外密度迅速遞減。重慶(主城區)人口密度1618人/平方公里位列首位,成都以1157人/平方公里位列第二,是第三位璧山區的約1.4倍。
??點擊查看完整版報告:[貝殼研究院]從流入到留下,成渝城市群流動人口留居置業新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