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12:01:01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拐點”尚未能預見,在中國全境確診4萬余例。為了防控疫情蔓延,自春節假期全國各地都“硬核”戰“疫”,控制人員流動、不惜社會停擺,讓下行壓力巨大的中國經濟增長更是雪上加霜。隨著全國大規模復工來臨,上至中央部委、下地地方政府,均采取不同力度和方向的穩經濟和保就業的扶持政策措施,同時也有針對戰“疫”一線人員的就學、購房等傾斜政策,這一系列政策對整體經濟復蘇乃至房地產業將產生什么程度的影響?
??◎ 作者 / 楊科偉、姚鄭康
??01
??中央政策:廣泛的貨幣、財政等金融支持,與防疫專項企業紓困是階段重心
??為了對沖疫情防控對經濟、就業沖擊,到目前為止,包括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多個部委共出臺了若干專項通知。從目前出臺的支持政策內容看,主要包括金融資金支持和專項企業紓困兩方面:
??一是面向全社會提供資金流動性支持,具有廣泛性。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充足貨幣流動性、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及增加信用貸款等方式。具體來看,央行已公告將開展1.2萬億元逆回購操作,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流動性合理充裕,較充裕的流動性將引導資金成本有所降低,LPR利率大概率下行,與疫情所產生的對企業現金流的影響相對沖。
??二是針對受疫情影響個人和企業的支持,主要包括企業營業產生的稅項的減免、個人所得稅的免征、企業及個人捐贈相關納稅的扣除、對部分疫情防控保障企業貸款的財政貼息等。這一方面政策主要由財政部牽頭,其中亮點包括給予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按再貸款利率50%給予貼息、困難行業企業營業虧損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等,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四大類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在這方的政策支持具有強指向性,以支持防疫保供為主,力度較大。
??02
??地方政策:64個省市因城施策,稅收、社保、租金等多方支持中小企業
??與此同時,全國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結合轄地情況迅速“因城施策”。據CRIC統計,截至2月10日,共有64個省市地區出臺了69條各類支持政策。總體來看,地方支持政策都對中央政策做出了具體的細化與衍生,主要以中小企業減負為主,方向涵蓋延期納稅、國地免租、稅費減免、專項貸款等。
??就以上海出臺的《關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為例,通過28條政策措施涉及的6個方面切實減輕了各類企業負擔、促進企業平穩度過疫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鼓勵開發性、政策性國有商業銀行對企業提供優惠的貸款利率。按照國家規定,再給予一半的財政貼息,確保這些企業的貸款利率低于1.6%。此外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稱在疫情防控期間,相關貸款利率在參照LPR的基礎上至少再減25個基點。
??03
??樓市政策:春節成交同環比皆暴跌超95%,但針對性“解難”政策尚少
??當返鄉置業熱潮遭遇突襲的新冠肺炎疫情,春節期間房地產業受創嚴重,100余城暫停開放售樓處,90余城房源零供應,24城在春節假期周(除夕至初六)零成交、較疫情爆發前一周環比跌93%,隨后一周擴大至27城零成交、較去年節后一周成交再暴跌95%,這都與往年春節過后降幅逐漸收窄形成了鮮明對比。由此可見,疫情對房地產業銷售影響尤為突出。
??但當前政策尚未有直接涉及房地產業,多數政策主要關于公積金補繳、緩繳、延期等事項,以及針對物業企業在疫情管控方面的激勵政策。僅有的也是對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和企業的鼓勵性政策傾斜,其中最亮的是武漢出臺的《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住房公積金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一方面將防疫一線人員的首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由70萬元提至84萬元。另一方將放開外地支援漢醫護人員在武漢購房異地公積金貸款的戶籍限制。
??綜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當前中央與地方政府所出臺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保障市場資金流動性充裕、中小企業保障扶持兩方面,降低經濟損失、保證中小企業平穩經營是現階段核心。
??但要明確的是,雖短期內還沒有針對房地產業的直接利好政策出臺,但貨幣政策、財政支持都具有廣泛性,LPR的降低也將引導全國房貸利率下降,待疫情結束后,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有望集中釋放,屆時成交也將企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