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15:50:51
??本篇選擇的典型企業為萬科集團、恒大地產、綠地集團、保利發展、碧桂園、中海地產、雅居樂地產、龍湖地產、綠城中國、富力地產、金地集團、華潤置地、遠洋地產、世茂房地產、招商蛇口,共15家。
??一
??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所下降
??1、總量:房企三季度拿地規模小幅回落,長三角和中西部為熱點投資區域
??2020年三季度,15家典型企業通過“招拍掛”新增土地儲備建筑面積約為5899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回落9.8%,較二季度回落8.4%。三季度我國房地產政策環境持續收緊,城市調控政策“緊多松少”,熱點城市加碼房地產調控,響應中央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要求。房地產金融監管趨嚴,8月底住建部先后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三道紅線”之下,房企融資明顯受限,9月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多次發聲表態,規范房地產貸款業務,防范房地產市場金融化泡沫化風險,房企資金壓力顯現,拿地積極性有所下降。
??預計四季度企業將更加注重銷售回款,對拿地投資更加謹慎。于土儲充足的龍頭企業而言,接下來的投資預期以穩健、謹慎為主流態度,華潤、綠城等房企均表示了在土地投資方面不會盲目追高、回避高價地塊,小部分房企仍持積極態度,對規模的適度增長仍存在需求,預計四季度在宏觀調控力度不減的情況下,企業投資將趨于謹慎。
??從典型房企新增土儲量的情況來看,主要呈現兩方面特點:一方面三季度房企拿地分化明顯,同二季度相比,既有如萬科、綠城、華潤等房企的頻頻補倉,也有富力、世茂的謹慎拿地,整體熱度不及二季度。另一方面,各房企三季度拿地量較去年同期有漲有跌,碧桂園、保利拿地積極性較去年同期明顯高漲,但除這些規模房企補倉態度相對去年同期稍顯積極外,大多數房企拿地態度趨于謹慎。
??從企業拿地區域來看,長三角和中西部區域成為房企投資熱點區域。15家典型房企新增土地儲備建筑面積前十的城市中,中西部省會城市占6席,蘭州排名第一,從拿地金額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長三角區域城市占比最高,寧波為最熱門城市。以招商蛇口為例,盡管大本營聚焦在華南區域,但最近幾年卻活躍在長三角和中西部的土地市場中,三季度在南京、西安、上海均有落子,除招商蛇口外,還有碧桂園、恒大等華南房企也開始進行戰略轉移,活躍在長三角和中西部區域中。
??2、價格:拿地投入趨于謹慎
??三季度,15家典型企業新增土地購置金額為3126.7億元,同比上漲2.5%,較二季度下降19.1%。2020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土地市場低位運行,但二季度以來地市明顯反彈,企業拿地積極性明顯提高,在短期積極補倉后三季度拿地節奏放緩,熱點城市調控加劇,房企在考慮現金流安全的狀況下,拿地節奏適當放緩,三季度土地市場量價齊跌,新增土地購置金額較上季度明顯回落。
??三季度,15家典型企業拿地平均樓板價為7279元/平方米,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38.2%,較上季度下降1.7%。成交樓面均價高位回落,一方面是受到熱點城市高價優質地塊成交減少、成交結構變動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在“三道紅線”融資監管新規之下房企融資有所收緊,拿地積極性也有所降低,底價成交地塊比重明顯上升,從而使得土地成交均價有所下調。隨著優質土地入市比例更一步下滑、熱點城市紛紛采取措施控地價等因素的影響,四季度樓板價或將進一步走低。不過,熱點城市優質地塊的競爭仍然會更加激烈,如東莞、南京等城市優質地塊仍多以最高限價成交,上海多宗外郊環地塊更是刷新了片區成交最高單價。
??從房企的土地儲備購置金額來看,15家典型房企三季度的拿地投入意愿分化顯著,分別較去年同期有漲亦有跌。其中,碧桂園土地投入金額位居典型房企之首,同比增長110%,綠地成所有房企中上漲最快的企業;綠地、龍湖、保利等拿地投資金額依然維持高位,但擴張態勢難言激進,適量的補充土儲是企業持續發展下去的必要“燃料”;而富力、世茂、金地等企業,在此季度投資力度明顯減弱,投入金額縮水不少,萬科、中海這兩家龍頭房企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收縮態勢,投資態度趨于保守。
??從各家房企的拿地樓面均價來看,二季度,中海、招商蛇口和遠洋的拿地樓板價均超過10000元/平方米的水平;而恒大、碧桂園、綠地等房企的拿地平均樓板價不足4000元/平方米。相比二季度,有超過一半的企業拿地成本下降,在“三條紅線”嚴控下,企業拍地積極性回落,土地市場熱度下調。
??二、行業增速提升,百強房企規模增長分化持續
??1、業績:百強房企9月單月同比增長29%
??2020年9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1905.6億元,單月業績同比增長29%。1-9月百強房企操盤銷售規模同比增長9.2%,累計業績增速自7月首次回正后繼續提升。從整體來看,雖然隨著房企整體銷售和供貨節奏后移、下半年供應量顯著提升。百強房企第三季度的操盤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近28.5%,較一二季度有明顯恢復。但9月規模房企的去化率水平卻呈下降趨勢,四季度房企去化壓力仍然較高。
??2、上榜門檻:TOP50房企操盤金額門檻增長7.9%
??2020年前三季度,百強規模房企競爭持續,各梯隊企業保持了一定的分化格局。一方面,9月TOP1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入榜門檻增長13.7%至1607億元。TOP30和TOP50房企門檻較去年同期也分別提升了4.4%和7.9%,規模房企競爭優勢凸顯。另一方面,截至三季度末,TOP100和TOP20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入榜門檻分別為140.1億元和44.9億元,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行業分化持續。
??4、目標:業績完成情況不及歷史同期,四季度需加快推盤去化
??2020年,房企業績目標的完成情況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響,整體表現不及2018、2019年同期。前三季度,有近3成房企目標完成率不足65%,占比達到近三年同期最高。同時,雖然也有部分房企積極抓住銷售窗口期,加快去化。截至9月末有8家目標完成率達到75%以上,處于行業較高位,但整體占比也顯著低于2019年同期。目前來看,不少房企在全年業績目標完成度較低的情況下,銷售、去化承壓,四季度仍需加快推盤節奏、加速去化。
??5、企業展望:“三條紅線”下更加考驗房企運營實力
??今年由于受到疫情沖擊,房企整體銷售和供貨節奏后移,四季度作為市場供貨高峰期,房企供貨加速將帶動成交量的上升。但行業去化承壓的基本面尚未有所改善,企業全年業績目標主要還是依靠增加供貨量來實現。
??而隨著9月房地產資管新規“三條紅線”啟動試行,年內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加大房企資金壓力,拿地、開發、銷售節奏都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更加考驗企業運營實力,倒逼房企加快提升運營管控效率、平衡財務指標。整體來看,財務穩健、現金充足、管控得力的房企將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一些國企、央企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三條紅線”新規下,房企應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保證業績目標的順利實現和企業穩定經營。在銷售端,繼續深化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把握住中秋國慶假期、雙11以及年終三個重要營銷節點,提振銷售業績,同時加強回款流程管控,縮短回款周期,提速現金回流,保證企業資金周轉。經營管控上,加快內部戰略調整升級,提升組織效率,項目管控上更加注重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問題,推動產品力升級。此外,融資方面,積極開展更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為企業創造相對穩定的融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