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5 09:26:43
上海市政府日前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提高本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上海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規劃范圍目標內,并適度留出發展空間。此外,按照國家嚴控建設用地總量和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對新增建設用地實行“穩中有降、逐年遞減”。
據介紹,上海此前設定的2020年建設用地規模目標為3226平方公里。按此計算,在2013年基礎上,全市至2020年的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應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內。
此前,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說,中央要求東部三大城市群發展要以盤活土地存量為主,今后將逐步調減東部地區新增建設用地供應,除生活用地,原則上不再安排人口500萬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設用地。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上海《關于進一步提高本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見》的提出,與中央層面逐步調減東部地區尤其是人口500萬 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設用地供應的步調相一致。中央要求東部三大城市群發展要以盤活土地存量為主,今后將逐步調減東部地區新增建設用地供應,這對于三大城市 群的核心城市來講,尤其是上海市來講,由于短期內土地供應規模受限,地價勢必繼續上漲,未來幾年地價房價也會持續上漲,甚至會出現“地王”現象,而地價房價持續上漲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上海市土地出讓還不夠多。
既然未來會面臨土地市場供求關系緊張的市場局面,那么,就要想方設法盤活存量用地、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來下功夫。那么,如何盤活存量用地、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就成為今后市場最關心的問題。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
第一、商辦用地、工業用地供應量大,市場供大于求,面臨空置現象或經營風險,利用效率低下,應當適當減少,轉而增加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盤活閑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商辦、工業用地。
從限購以 來土地市場變化來看,商辦用地、工業用地供應量大,2013年亦是如此。在銷售導向型的市場背景下,這樣的供求結構直接導致開發企業在商辦、工業用地基礎 上開發可售型物業,降低商辦、工業用地的運營價值。同時,也導致區域市場供大于求,中長期面臨空置現象或經營風險。因此,應當適當減少商辦用地、工業用地 供應,降低商辦、工業市場供大于求現象,轉而增加住宅用地供應,緩解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場供不應求現象。
第二、當前,土地利用效率并不高,造成部分閑置浪費,可以通過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等措施盤活存量土地,解決上海城市土地供求關系緊張與房價上漲的局面。
從市場規律來看,供求關系決定價格是否上漲以及上漲的幅度,如果單純靠“限房價競地價”、“限房價競配建”等這樣的短期內措施抑制房價上漲是不可靠 的,還必須通過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等措施盤活存量土地等多渠道和方式進而加大商品住宅市場供應,尤其是中小套型的商品住宅的市場供應才能夠起到抑制房 價過快上漲的目的。
第三、在土地供應有限的市場背景下,一線城市尤其是上海市可以通過適當提高容積率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市場效率。
第四、保障性住房與中小套型商品住宅仍需增加供應,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盡量能將住房供應集中在自住需求,避免過度投資投機性需求,強化住宅的自住屬性。從新型城鎮化的角度來講,應為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破除城鄉土地二元結構做鋪墊。
第五、提高建筑質量,打造百年住宅,提高建筑使用壽命,這樣可以避免“建了拆,拆了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