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11:13:31
??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土地市場終于迎來了年內交易量峰值,但與往年相比,2018年的年末高位不僅來得較晚,而且翹尾幅度并不顯著,總規模也不敵去年同期,與其用“高峰”來形容,12月市場更像是進行了一個“爬坡”。
??縱觀各個能級,一線城市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成交規模同環比都有所上漲,三四線城市經歷了一年的高位供應后顯得爆發乏力,第四季度的成交規模同比下滑。
??市場走勢:成交規模達年內最高,“翹尾”幅度不及去年同期
??供應方面,在上個月供應大爆發之后12月份土地供應總量顯著回落,但相對于全年來看仍處于較高水平,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供應建筑面積為29366萬平方米,供應土地幅數為4967幅,建面和幅數均表現為同比升、環比降的走勢,其中供應幅數同比漲幅高達44%,而環比下降了26%。雖然1、2月份一向是土地成交淡季,但年末部分城市為了完成供地指標,供應態度相對積極。
??與供應的表現恰恰相仿,12月土地市場交出了全年成交規模最高答卷,年末效應有一定程度體現,總成交建面達到28433萬平方米,環比上漲43%,但同比下滑了16%,“翹尾”幅度以及成交體量均不及去年同期,一方面是由于今年10月份以前每個月的成交建面同比均上升,另一方面是下半年以來開發商謹慎拿地的情緒仍未散去,對年末拿地的積極性也有一定影響。
??在整體成交體量沖高的基礎上,各能級城市的成交體量環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上行,但相比一線城市同環比都上漲的積極表現,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的同比表現則相對走弱,一線城市本月共成交961萬平方米,同環比漲幅分別達到42%和57%,二線和三四線城市雖然環比漲幅也不小,但同比分別下滑了19%和16%,可見土地市場下半年轉冷,對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的影響程度更甚。事實上,從今年5月份開始,土地市場在成交規模方面一直表現得較為平穩,除了8月以及12月,其他月份的成交體量都維持在2億平方米左右,與2017年月度成交規模的大起大落形成鮮明對比,加之土地成交價格也從9月份開始持續緩慢爬升,可見土地市場在政策調控下已經進入了以“穩”為主的運行狀態。
??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土地市場終于迎來了年內交易量峰值,但與往年相比,2018年的年末高位不僅來得較晚,而且翹尾幅度并不顯著,總規模也不敵去年同期,與其用“高峰”來形容,12月市場更像是進行了一個“爬坡”。
??縱觀各個能級,一線城市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成交規模同環比都有所上漲,三四線城市經歷了一年的高位供應后顯得爆發乏力,第四季度的成交規模同比下滑。
??市場走勢:成交規模達年內最高,“翹尾”幅度不及去年同期
??供應方面,在上個月供應大爆發之后12月份土地供應總量顯著回落,但相對于全年來看仍處于較高水平,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供應建筑面積為29366萬平方米,供應土地幅數為4967幅,建面和幅數均表現為同比升、環比降的走勢,其中供應幅數同比漲幅高達44%,而環比下降了26%。雖然1、2月份一向是土地成交淡季,但年末部分城市為了完成供地指標,供應態度相對積極。
??與供應的表現恰恰相仿,12月土地市場交出了全年成交規模最高答卷,年末效應有一定程度體現,總成交建面達到28433萬平方米,環比上漲43%,但同比下滑了16%,“翹尾”幅度以及成交體量均不及去年同期,一方面是由于今年10月份以前每個月的成交建面同比均上升,另一方面是下半年以來開發商謹慎拿地的情緒仍未散去,對年末拿地的積極性也有一定影響。
??在整體成交體量沖高的基礎上,各能級城市的成交體量環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上行,但相比一線城市同環比都上漲的積極表現,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的同比表現則相對走弱,一線城市本月共成交961萬平方米,同環比漲幅分別達到42%和57%,二線和三四線城市雖然環比漲幅也不小,但同比分別下滑了19%和16%,可見土地市場下半年轉冷,對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的影響程度更甚。事實上,從今年5月份開始,土地市場在成交規模方面一直表現得較為平穩,除了8月以及12月,其他月份的成交體量都維持在2億平方米左右,與2017年月度成交規模的大起大落形成鮮明對比,加之土地成交價格也從9月份開始持續緩慢爬升,可見土地市場在政策調控下已經進入了以“穩”為主的運行狀態。
??重點地塊:年末優質地塊增多,上海靜安區成交年內首幅可售宅地
??12月份不但成交規模整體上漲,成交地塊質量也有所上升,主要由于之前一些一二線城市保持著較快的供地節奏,供出一部分位置條件上佳的地塊。總價TOP10榜單的門檻值環比上升了4成,廣州由于成交了較多大體量地塊,成為總價榜單中最耀眼城市,前10占據6席位;而上海靜安區成交了今年唯一一宗可售商品住宅用地,該地塊位于大寧金茂府附近,區位較佳,地塊由融創以底價競得,樓板價46610元/平方米,跟目前周邊房價對比來看,該項目的可盈利性是較高的,融創的入駐更也進一步提升了新靜安板塊的居住價值。
??總結
??從全年市場來看,2018年的土地市場整體較為積極,大部分月份的供求規模同比上升,雖然從7月份開始市場熱度下降,流拍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但不可否認的是除第四季度以外,其他月份的土地成交規模同比均是上漲的,一邊流拍、一邊囤地成為了今年土地市場一個獨特的現象。
??在年末例行的住建部工作會議上,“穩地價”成為了重要調控目標之一,基于這樣的調控目標,2019年預計土地供給會維持在高位,尤其是熱點城市會確保供給側充裕,地價也將維持穩定。不過就企業角度而言,考慮到土地供給維持高位,而需求、房價預期不再看多,在地塊投資前景的研判上,還是應當更加審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