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09:31:52
??導 讀
??8家房企總土儲貨值破萬億,百強房企總土儲平均去化3.8年。
??重要說明
??本榜單中企業總土儲是指企業所有已確權土地中未售部分。
??多數上市企業在財報中會公布其總土儲面積甚至貨值。但是由于主要存在如結算口徑、確權與否、以及貨值計算標準等三方面的差異,不能直接用于比較。為了保證榜單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我們予以統一調整。如下:
??部分企業公布的是按結算口徑的土地儲備,包含“已售未結轉”部分,不能反映未來可售資源,統一去除該部分數據。
??隨著城市更新的深入,很多企業的土地資源來自于城市更新,這類項目由于拆遷難度大,權益關系復雜,因此我們采取確權為標準。
??對于土地貨值判斷,每家企業采取的估值標準不同。我們統一采用當前周邊可比房價為標準,不加入未來預期。
??另外,由于全口徑的范圍不包含代建業務,因此本土儲統計也不包含代建土儲。
??榜單解讀
??1
??5家房企總土儲貨值破兩萬億
??碧桂園、融創、保利位居三甲
??截止2019年末,總土儲TOP100貨值總量達到44萬億,較2018年末的40萬億上漲10%,門檻值為809億元,較2018年上漲5%。
??從各貨值梯隊企業數量分布來看,總貨值超過萬億的企業為8家,其中碧桂園、融創、保利、恒大、綠地土儲貨值已突破超2萬億,大幅領先其他企業。總貨值在3000-5000億的企業達23家,較2018年末新進8家,而48%的房企總土儲貨值集中在1000-3000億元。
??總土儲貨值TOP10中,堅持全覆蓋布局的碧桂園和持續進行收并購的融創分列前兩位,且總貨值均已突破2.5萬億。金茂憑借積極踐行布局二線的戰略,總土儲貨值首次躋身前十,相應的,新城在出售部分項目之后,總土儲下降至第11位。
??2
??銷售百強總土儲貨值同比漲幅逾10%
??TOP10貨值占百強43%
??銷售百強2019年末總土儲貨值超過42萬億,同比上漲11%,其中超過五成房企貨值同比增長。除TOP21-30梯隊房企同比小幅下跌以外,其他各梯隊企業總土儲貨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銷售TOP1-10龍頭房企總土儲貨值同比漲幅達到12%,過半數同比漲幅超過20%,其中綠地漲幅最大,超過50%,龍頭房企的規模優勢仍較顯著。此外TOP11-20和TOP51-100強房企貨值也分別有12%和11%的漲幅。整體漲幅最大為TOP31-50企業,達18%,在行業生存壓力和生存紅線之下,囤糧沖規模的勢頭不減。
??整體而言,總土儲依舊呈現強者恒強、集中度較高的特征。
??首先,TOP10房企貨值占百強總貨值的43%,與2018年末持平,而前20的房企則占據了百強貨值的半壁江山。其次,銷售和總土儲前二十房企TOP20房企與總土儲貨值TOP20企業高度吻合。
??3
??百強土儲去化周期3.8年
??TOP11-20房企去化最快
??2019年末銷售百強總土儲去化周期為3.8年,較2018年末的3.9年小幅下降,各梯隊表現差異顯著:
??銷售TOP1-10和11-20房企土儲去化周期與2018年末相差無幾,分別為3.96和3.52年,其中TOP11-20企業在沖規模、快周轉之下整體土儲去化在各梯隊中最短。
??TOP21-30企業銷售攀升、總土儲下降之下,去化周期較2018年顯著下滑,但仍可保證4年的銷售;TOP31-50名梯隊的去化周期提升幅度較大,從3.42年提升至3.63年,源于金輝、新力、正榮、藍光等企業2019年末總土儲貨值大幅躍升。
??后50強房企去化周期達3.92年,僅次于第一梯隊。相較而言,銷售的困境依然不容小覷,仍應以促銷售為工作重心。
??從各企業的去化周期變化情況來看,主要有三:
??第一,四成房企去化周期維持在較健康水平,土儲貨值能支撐企業2.5-4年的發展,包括碧桂園、中海、萬科等龍頭房企,而陽光城、旭輝等企業納儲與銷售速度相對均衡,去化周期小幅波動。
??第二,有部分企業去化周期不足2年,此類房企需要加速納儲,以保證未來可供貨量足以支撐企業業績持續增長;
??第三,去化周期始終維持較高水平的房企,例如寶龍、保利置業等,如何在土儲充裕的情況下,通過運營、機制體制的完善提高銷售轉化率為第一要務。
??4
??融創、綠地、世茂收并購帶動土儲增長
??弘陽、新力等積極擴張
??2019年百強房企拿地整體趨于謹慎,因此有近半數企業總土儲建面較2018年有所下滑。但仍有部分典型房企總土儲增長顯著,例如融創、金地、金輝、新力等2019年總土儲建面、貨值均較2018年顯著增長。
??規模房企中,融創、綠地、世茂總土儲較2018年增長快,與三家房企2019年收并購項目較多不無關系。如融創收購了泛海和陽光100的項目,世茂同樣收購部分新城的項目。綠地除收購董家渡項目外,2019年在廣州、蘇州、寧波等二線城市拿地較多,且隨著“城際空間站”項目價格上行,整體貨值持續走高。
??對于本就身處銷售前十的三家房企而言,總土儲的充裕也將成為其規模再上一步、實現更高行業地位的基石。
??此外,近兩年上市的德信、弘陽,以及老牌房企金地、金輝等,憑借2019年積極的拿地擴張,總土儲同樣增長迅速。如金地2019年拿地銷售比接近0.6,德信、弘陽等區域深耕的企業投資力度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
??積極拿地一方面補充了原本相對薄弱的土儲根基,為規模持續增長和進階打下基礎。除金地外,這些房企銷售排名基本高過其總土儲貨值排名。另一方面,對于金地、金輝這樣的老牌房企而言,豐富土地儲備、調整土儲結構更有利于其沖擊更高的規模。
??5
??金茂、綠城、雅居樂等土儲排名高于銷售
??規模增長動力強勁
??對比百強房企總土儲貨值排名以及全口徑銷售業績排名來看,貨值排名遠高于銷售的房企更值得關注:
??第一,銷售三十強中金茂、綠城、雅居樂等表現突出,無論是土儲排名還是和銷售排名均上升較快,且總土儲貨值排名基本較銷售高6-8名。其中金茂、雅居樂均較2018年大幅增長。尤其是中國金茂,2019年總土儲貨值達到9322億元,首次排進貨值TOP10,較多的二線優質地塊或將助力金茂業績再攀新高。
??第二,美的置業、中國鐵建、中交地產、越秀等土儲排名遠超銷售,短期業績增長動力強勁。其中中鐵建、中交作為國企背景,資金能夠穿越周期的優勢使得其在土地市場操作更加靈活,中交2019年總土儲建面較2018年增長15%。而2018年上市的美的置業,憑借著長三角的充裕土地,土儲貨值排名22,較其2019年全口徑銷售金額高出14名,短期業績擴張動力強勁。
??第三,銷售TOP100以外的房企如眾安、明發、中庚等土儲相對充裕,將成為其規模進階沖進百強的支撐和跳板。短期來看,如何通過在內部運營機制、體制中繼續苦煉內功,提升土儲和銷售轉化率是關鍵。值得注意的是,當代、九龍倉等銷售百強企業甚至沒有排進總土儲貨值榜前一百名,未來銷售業績不僅可能會被部分供貨充足的企業追上,更面臨業績增長后勁不足、拿地策略被迫調整的問題。
??6
??百強中西部土儲占31%
??聚焦重慶、武漢核心二線
??2019年房企拿地以回歸高能級城市為主,截止2019年末,百強房企一二線城市總土儲占比達到52%,三四線城市占比48%。
??從區域分布來看,中西部二線城市土地供應持續高位,2019年末百強房企土儲中3成建筑面積位于中西部區域,長三角和珠三角土儲占比均在25%左右,環渤海區域占比18%,較2018年末再降3個百分點。
??從城市層面來看,百強房企囤地最多的城市仍然以貨值較高的二線城市為主,總土儲TOP20城市中有14個二線城市,此外一線和三四線城市各占3席。重慶、武漢、廣州是房企囤地最多的城市,百強總土儲超過6000萬平方米,未來市場競爭將較為激烈;三四線城市中佛山、惠州和徐州入榜,均為受到整體區域經濟紅利輻射較明顯的城市,三四線城市的分化還將持續。
??7
??投資態度謹慎樂觀
??收并購將成為擴儲重要手段
??從上市房企的年報發布會來看,謹慎投資仍然是當前企業拿地的主流態度,且在謹慎之下企業對于城市的研判會進一步加深,“聚焦”、“深耕”被頻繁重提,經濟基本面良好、都市圈大環境優質、人口基數較大的城市會更加受到企業青睞,城市之間的分化預計將加劇。
??除城市層面以外,企業之間的分化也在發生:在大部分房企投資態度謹慎的同時,10強房企中有一半企業預計將在今年整體冷淡的情形下加速納儲,增厚土儲實力,第一梯隊的房企競賽也十分激烈;鑒于土地成本日漸提高,越來越多房企將目光轉向收并購渠道,過去“大魚吃小魚”的局面正在逐漸轉變為“大魚吃大魚”,行業分化持續進行。
??整體來看,2020年將是“前低后高、平穩發展”的一年,與2019年相比部分企業的拿地態度會有所回溫,這一點從近期部分城市土拍熱度走高也可見一斑。在土地獲取渠道愈發重要之下,收并購在2020年將成為重要的納儲通道之一,建議有需求的企業提早行動,以獲取更優質的現金流資源。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一二線城市的土地主要存在價格過高的風險,企業在一二線納儲更需要注意控制成本,而三四線城市的風險源于價格和需求空間有限,應當謹慎選擇進入城市及進駐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