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10:26:23
??城投類公司拿地比例高達77%,成為支撐土拍的主力。
??◎ 作者 / 謝楊春、吳嘉茗
??成都于10月27日完成了今年第三輪集中供地,共計成功出讓44宗地塊,總建面310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325億元。土拍表現:4宗地塊流拍,溢價率下降、流拍率上行,土地市場仍處于下行階段。拿地房企以本土城投類公司為主,前兩輪拿地較多的國央企均未現身,僅中鐵建拿下2宗溢價地塊,此外民企中龍湖表現相對顯眼,3宗地塊入賬。
??第三輪供應“量減質增”
市區供應比例提升至56%
??成都本輪掛牌了48宗含宅地塊,總建面351萬平方米,供應體量不及前兩輪,降幅均超過20%。但從第三輪供應分布來看,市區供地有所增加,第三輪供應建面中有56%位于市區范圍內。
??細化到區域分布來看,金牛區本輪供應了9宗含宅地塊,總建面66萬平方米,成為本輪供應量最大的區域,天府新區以54.2萬平方米位列第二。近郊區域則雙流區、龍泉驛區的供應量相對最高,遠郊區新津僅有2宗地塊、12萬平方米供應。
??本輪供應中,有7宗地的清水售價超過3萬元/平方米,全部位于市區范圍,其中青羊區2宗、高新南區、錦江區、金牛區、天府新區和武侯區各1宗。
??熱度降至集中供地以來“冰點”
土拍首次無搖號地塊
??成交方面,成都的第三輪土拍熱度已降至“冰點”:48宗掛牌地塊中,4宗流拍、42宗底價成交、另外有2宗溢價成交,但均未觸及最高限價,整體溢價率僅有0.44%,較今年前兩輪均有超過4個百分點的下降。
??與今年的首輪、第二輪土拍“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不同,本輪土拍幾乎呈現了全面冷清的局面,前兩輪分別有13%、20%的地塊進入搖號環節,而本輪則并沒有搖號地塊,僅有中鐵建溢價競得青羊區外光華板塊的兩宗含宅地塊,這也是集中供地以來首次出現無搖號地塊。
??中鐵建競得的青羊區蔡橋街道蔡橋社區的兩宗地塊,成交樓板價分別為15500元/平方米和16400元/平方米,而在今年第二輪集中供地中同屬于蔡橋社區的一宗宅地由鼎信長城搖號競得,成交樓板價16600元/平方米。雖然成交溢價率來看明顯下降,但實際板塊內的地價變化不大。
??分區域來看,本次僅有的2宗溢價成交地塊都位于青羊區,青羊區也成為本次土拍熱度最高的區域。4宗流拍地塊則分別位于龍泉驛區、金牛區和天府新區,其中天府新區地塊需要配件14.12萬平方米的動遷安置房,較高的配套要求或是地塊流拍的原因。
??部分板塊最高清水價上調4%
持續“讓利”增加利潤空間
??本輪成都在中心區域供地活躍的情況下,進一步調升了部分板塊的最高清水價,例如錦江區三圣鄉板塊在今年第一輪集中出讓中地塊的最高清水價為32000元/平方米,本輪最高清水價達到33400元/平方米,提升了1400元/平方米;另外光華新城板塊、怡心湖板塊最高清水價與第一輪相比分別提升了3240元/平方米和5000元/平方米,是本次清水價提升空間最高的板塊。
結合成交情況來看,本輪塊成交的42宗有最高清水限價的地塊,平均地價房價比0.43,與第二輪基本持平,比首輪降低了0.04;平均房價地價差達到13754元/平方米,有13宗地塊的房價地價差超過15000元/平方米,主要集中于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等一圈層區域。更高的清水價和盈利空間,也給了項目更高的開發空間,本批次集中供地項目入市可以期待。
??“地方城投+底價”仍在意料之中
前兩輪拿地的國央企均未現身
??在房企拿地意愿普遍不強的情況下,本次土拍的絕對主力是地方城投公司,城投類公司共計拿地34宗,總金額達到251.44億元,無論幅數還是金額,均占本次總成交的77%,且城投類公司所拿地塊均為底價成交,因此“地方城投+底價成交”仍是本輪土拍的主旋律。
??國央企中,中鐵建在本次土拍中表現積極,共競得2宗青羊區地塊,且也是本輪僅有的2宗溢價成交地塊,總金額35.58億元,總建面達到20.23萬平方米;另外華發通過聯合體形式拿下錦江區三圣鄉板塊1宅地,總價6.5億元,成交樓板價16900元/平方米。
??民企之中,龍湖作為深耕川渝的典型房企,本次表現較為突出,共競得3宗含宅地塊,總價27億元,總建面24.82萬平方米;除龍湖以外,其他拿地民企均為本土小型民企,并無其他品牌民企現身拿地,民企的投資積極性仍低。
??整體來看,成都本輪土拍熱度不及前兩輪,基本所有的地塊都以底價成交,溢價成交的地塊僅有2宗,此外還有4宗地塊流拍,與第二輪相比呈現“流拍率上升、溢價率下降”的走勢。
??拿地房企層面,城投類公司拿地比例高達77%,成為支撐土拍的主力,國企央企之中露面的房企也較少,僅有中鐵建、華發有所斬獲,民企則以龍湖為代表。市場整體的投資意愿、投資力度還處于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