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 15:32:19
??4月,樓市調控力度有增無減,住建部約談廣州、合肥等5城,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并將東莞、南通列入監測重點城市名單;廣州、合肥、南通等12城政策加碼,并下沉到縣市,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在此背景之下,“銀四”市場熱度高位微降,不過整體新房成交表現仍好于預期,地市量跌價增,溢價率創三年新高。?
??1
??新增供應:環比增、同比降,北上廣推盤量創年內新高
??4月房企推盤積極性較高,供應保持穩中有增態勢。29個重點城市預估新增供應面積2494萬平方米,環比增長8%,同比下降14%,不及去年同期。主要源于去年恰逢新冠疫情后供應大爆發,基數較高。
??分能級來看,一線城市迎來集中供應,推盤量大幅上升。4個一線城市4月供應面積為329萬平方米,環比增106%,同比增12%。北、上、廣供應量創年內新高,其中廣州供應絕對量屬一線城市之首,突破100萬平方米,環比持增,同比微降;上海則迎來了年內第二次集中供應,該批房源共47個項目,共計13969套,分布在12個區,多數為剛需盤,單套面積100平以下的占比約三分之二,集中入市有望滿足當前剛需客群的置業需求。
??熱點二三線城市供應規模高位維持,25個監測城市4月合計供應2165萬平方米,環比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大幅回落17%,與一線城市形成鮮明對比。成都、南京、佛山等城房企推盤積極性較高,4月供應規模均突破130萬平方米且同環比齊增;廈門、合肥、西安、南寧、常州等推盤量出現了階段性回調。預判下月,我們認為,整體供應還將保持分化行情,對于基本面較好的核心一二線和強三線,房企依舊會加快推盤節奏,而針對部分缺乏基本面支撐的三四線城市,或將迎來供貨平淡期。
??2
??新房成交:環比跌4%整體增長動能轉弱,熱點恒熱而下行城市加速回調
??4月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熱度略有回落,29個監測城市預計成交規模達296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同比增長16%,較2019年同期增幅也有16%。
??分能級來看,一線城市4月預計整體成交新房32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7%,同比上升30%,較2019年同期上漲30%。北上廣深4月成交較上月均有了不同程度回調,上海主要源于政策持續加碼,不僅購房需要“積分制”,上海銀保監會也選取了部分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因而使得成交環比下降了17%。北、廣、深也迎來了階段性疲軟,不過市場韌性猶存,后期仍有望放量。
二三線城市中25個監測城市4月預計整體成交2644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同比上升14%。城市間市場逐漸分化:中西部諸如武漢、成都、西安等成交熱度延續,4月成交量同環比齊增,顯著好于2019年同期;合肥,寧波如是,市場高熱不退,購房需求穩步釋放;相較而言,天津、長春、常州、南寧、無錫等迎來階段性回調,成交表現大不如前。預判下月,我們認為,二三線整體成交增長動能轉弱,成交量或將與本月持平或小幅微降,前期出臺調控的熱點城市大概率面臨回調。
??3
??庫存:多數維持供不應求,合肥等個別城市庫存消化周期縮減突出
??4月多數重點城市繼續維持供不應求狀態,僅北京、昆明、蘇州、無錫因短期供應放量而供過于求。
??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受新房集中入市影響庫存和消化周期環比均有明顯拉長,但因疫情前值較低緣故兩城消化周期均短于2020年同期。二線城市在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下庫存及消化周期大多環比降低,其中合肥庫存同、環比縮減47%和20%,尤為突出。
??4
??成交結構:北京中檔占比回升8pts,滬深144平以上占比微升
??從價格段分布來看,低檔產品占比上海、北京、深圳分別下降11、4、1個百分點;中低檔產品占比北京下降4個百分點,上海、深圳分別上升12、5個百分點;中檔產品占比上海、深圳分別下降2、8個百分點,北京上升8個百分點;中高檔產品上海、深圳均上升1個百分點,北京下降1個百分點;高檔產品占比上海、北京持平,深圳上升3個百分點。
??從面積段分布來看,90平方米以下產品占比上海、北京、深圳分別下降4、1、5個百分點,;90-120平方米產品占比上海、深圳均上升3個百分點,北京下降1個百分點;120-144平方米產品占比上海持平,北京、深圳分別上升2、1個百分點;144-200平方米產品以及20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產品成交占比上海、深圳微升,北京持平。
??5
??二手住房:10城環比跌多漲少,深圳、成都長期下行趨勢確定
??2021年4月,二手房市場整體表現高位小幅回落,10個重點城市共計成交582萬平方米,環比回落12%。基于去年同期樓市迎來“報復性反彈”,成交量快速回升,本月同比漲幅僅2%,同比2019年微降5%。
??具體到城市來看,10城環比表現跌多漲少,僅大連、南京、青島、蘇州環比收正,其余城市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環比下降超20%。同比來看,整體呈現漲跌參半,受限于樓市調控,深圳市場長期低位運行,同比下降28%;大連二手房市場疫后遇冷長期下行,跌幅最高達72%;成都市場長期下行趨勢顯著,較2019年整體規模下降7成,較去年同期也有3成左右跌幅。南昌、廈門、蘇州等同比仍有超5成漲幅,其中南昌同比增速高達148%,杭州較2019年增長近6成。
??當前全國主要城市二手房住宅市場仍處于高位,但市場“小陽春”行情熱度已褪,需求端或有所收縮,疊加新房市場持續高供應,預計后續成交規模將持穩或小幅回落。
??6
??土地市場:五城迎來首場集中土拍,溢價率創近三年以來新高
??2021年4月,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筑面積明顯下降,降至12177萬平方米,環比3月下降了22%,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成交幅數共計1991幅,同環比降幅均超三成;成交總價方面,本月土地成交總金額增至4765億元,環比上月增加20%,同比下降28%。成交單價方面,由于長春、廣州、重慶等重點城市首批集中供地成交,一二線城市成交占比大幅提升,本月平均地價增至3913元/平方米,同環比漲幅分別為35%和55%,地價上漲趨勢十分顯著。
??市場熱度方面。在熱點二三線城市優質地塊供應明顯增加的影響下,本月成交溢價率延續上月的回升勢頭,增至24.6%,刷新近三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記錄。各能級城市表現一致,市場熱度較上月均有明顯上漲,其中二線城市熱度最高,溢價率環比3月增加17.7個百分點至29.4%,三四線城市市場熱度也不容小覷,溢價率達28.0%;一線城市在廣州首批集中供地的助力之下,溢價率也增至11.0%。土地流拍方面,以重點監測的城市來看,土地流拍率與上月基本持平,約為9%,集中供地并未導致流拍率大幅升高的現象出現。同時,從廣州、長春等城市的流拍地塊來看,這些流拍土地多為區位偏遠、商業公建占比高的土地,即使未采取集中拍地,流拍概率也比較大。
??據CRIC監測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成交總量為857萬平方米,環比上月增幅達1283%,和去年4月相比也增加了79%;成交金額亦保持同步,同環比漲幅均十分突出,高達956億元。價格方面,由于成交主力是地價水平相對較低的廣州,因此平均樓板價環比微降4%,降至11155元/平方米。由于廣州本月首批集中供地已經成交,因此成交規模居于首位,高達822萬平方米,涉及42宗含宅地,市場熱度整體表現較為平穩。京、滬供應十分稀缺,僅有零星商辦和共有產權地塊成交,并且均為底價成交;深圳表現更是慘淡,本月零成交。
??二線城市本月成交量為3005萬平方米,考慮月末還有沈陽集中拍地,最終成交面積預計和上月接近,不過由于成交主力重慶、西安等城市優質地塊明顯增加,成交金額反而上漲了11%,增至1410億元;價格也隨著高價優質地塊供應的增加而明顯上漲,增至4691元/平方米,環比漲幅高達22%。具體到城市來看,本月成交量超過500萬平方米的城市就有3個,分別是重慶、長春和西安。其中,重慶位于榜首,總成交建面為705萬平方米,共計成交48宗地。同樣首批集中供地成交的長春成交規模排在第二,市場表現比較平淡,48宗土地中僅有6宗溢價成交,整體溢價率僅有3%。成交規模居于第三位的西安市場熱度也不容小覷,在多宗優質地塊的助力之下,溢價率高達60%。除主力城市西安和重慶外,本月溢價率超過20%的城市還有福州、寧波、合肥等,因而二線城市本月土地市場明顯升溫。
??三四線城市方面,本月成交體量達8315萬平方米,和上月相比減少了32%,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47%的降幅;價格方面,樓板價增至288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了36%。在CRIC重點監測的三四線城市中,本月土地成交量超過100萬平方米的城市有鹽城、溫州、南通、金華、徐州、無錫等6個城市,較上月增加4個。其中,鹽城的成交量最大,為415萬平方米,涉及33宗土地,除3宗商辦地塊、4宗遠郊宅地外,其余26宗均高溢價成交(溢價率超過30%),市場熱度十分高漲。聯系溢價率來看,三四線城市地市熱源依然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徐州、麗水、鹽城、揚州、常州、金華、佛山等多個城市本月溢價率均在50%以上,并且佛山、常州、泰州、鎮江等多個城市最高地價均被刷新,土拍熱度仍然較高。
??總的來看,雖然本月長春、廣州等5個城市首批集中供地成交,但作為主力的三四線城市成交建面大減,導致本月土地市場成交規模不及3月份。但在熱點二三線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增加的助力下,市場熱度持續走高,溢價率也創下2020年以來的新高。
??就近期重點城市集中拍地結果來看,規模房企表現不俗,如萬科、融創、華潤、保利等頭部房企更是參與了多城多宗土地的出讓,并且均成功拿下了多宗優質宅地,競得率遠高于中小房企。就此來看,在下個月北京、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集中土拍中,規模房企仍將是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