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08:40:01
越秀地產:上半年完成新目標六成,雙平臺融資保障快速擴張
分析師/CRIC研究中心分析師 沈曉玲 洪圣奇 李瑩
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兩成,全年銷售金額將再創新高
2013年上半年,越秀完成銷售金額共計86.16億元,同比增長21%,為歷年來新高,銷售面積62.04萬平方米,同比提升9%。企業業績 的增長主要源自于銷售均價的上漲,上半年平均售價為13900元/平方米,上漲幅度達11.4%。截止7月,銷售額共計102.17億元,前7月業績占重 新調高的全年目標(145億元)的70%,預計超額完成全年目標概率較大。而根據近四年成交數據,企業下半年的平均銷售額占比大致是54%,據此推算,越 秀今年全年的業績或將沖擊150億。
另外,下半年廣州及煙臺等地的項目還將有較多推案量,為企業提供業績支撐。廣州的三個星匯系列項目上半年銷售額達23億,預計下半年還將繼續發 力。今年6月在廣州新推的嶺南山畔項目開盤熱銷,還有20萬方左右的存量,同月新推出的逸泉映翠銷售情況亦較為良好,有約13萬方的存量,隨著這些市場接 受度高的項目后續房源持續推出,將有力助推企業業績快速增長。
上半年拿地略偏激進,堅持立足廣州、拓展全國戰略
上半年新增了4幅地塊,總規模共計83.13萬方,投入資金為49.92億元,拿地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350%,同時,拿地成本快速提 升,企業拿地策略稍顯激進。其在廣州新增的海珠區地塊地價偏高,該地塊包含4.2萬方的配建保障房,剔除這部分面積,該地塊的平均成本高達2.23萬元/ ㎡,刷新廣州住宅用地單價地王紀錄,而且周邊住宅項目目前售價也僅在2-3萬/㎡。另外,越秀在杭州江干區新增的勾莊地塊地價在該板塊內同樣處于中高水 平,地塊競拍現場的競爭較激烈,最終溢價率高達52%。
另外,企業在廣州以外區域的土儲占比從去年年底的57%提升至58.3%,土地儲備結構稍有優化。越秀開始全國化布局相對較晚,2009年才邁 出全國拓展的第一步,落子煙臺、江門、中山等地,2011年才正式放棄曾經使用的地方性名稱,統一改為“越秀地產”,力圖擺脫地域局限。而截止今年6月, 近四年時間,越秀已進入城市數達12個,全國拓展戰略執行較為迅捷。
上半年融資額近九十億,雙平臺驅動極大改善企業財務狀況
截止今年6月,企業毛利率從去年的61%大跌至41%,并且管理層預期年底毛利率將介乎30-35%,企業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產品結構及 區域結構的變化等,2012年上半年入賬的大多是高毛利的商業項目,總體毛利率較高,而2013年上半年結轉的產品很多受房地產調控影響,價格下調,因而 今年上半年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越秀今年上半年在融資能力方面表現尤為突出,融資額高達88億元左右,其中包括首次發行3.5億美元5年期、5億美元10年期定 息債券以及銀行借貸34億元,企業的平均融資成本從2012年的7.03%下降至2013年上半年的5.99%。之所以發展如此巨大的變化,很大一部分原 因是企業整合集團內外資源,與越秀基金形成雙平臺互動的模式行之有效。
這個雙平臺驅動模式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廣州IFC,通過一系列的資本化運作,該項目從商業產品轉型為金融產品,搭建起商業項目“開發-運營-金 融”產業鏈條。越秀地產對項目進行前期開發運營,然后將商辦項目出售給越秀基金,獲取土地溢價及項目一次銷售性銷售的利潤。越秀基金將其打包為基金產品向 外界配售,獲取大量資金。同時,越秀地產在持有越秀基金35.14%股權的基礎上,購買一部分越秀的基金產品,從而維持盈利分紅。通過這一模式,越秀地產 及越秀基金實現雙贏。從廣州IFC交易中,越秀地產減少45億銀行負債,同時增加約40億現金,而越秀基金的物業估值也大幅增長。
越秀地產成功將廣州IFC注入越秀基金后,企業財務狀況得到顯著改善,獲得機構評級較高,并及時抓住市場的良好行情成功發債,融資成本也較低, 使企業即使在積極拿地的同時,企業現金依然能夠覆蓋短債。同時,企業從商業項目出售中獲取較為可觀的現金額,截止今年6月,企業現金量同比大幅提升 70%,負債率也維持在合理水平,僅為54%。
下半年或適當減少拿地規模,建議嚴控成本防風險
據透露,企業下半年可動用的拿地資金大致為6億元,但考慮其短期負債較多,現金短債比僅為1.1,現金量相對而言還是較為短缺。所以企業下半年拿地量應該會較上半年有所下降,拿地會更為慎重。
同時,我們建議下半年企業應加強拿地成本管控,對比歷年數據,今年前6月企業的拿地成本明顯偏高,2010-2012年的拿地成本基本處于行業 平均水平,而今年上半年的拿地均價陡然提升至6005元/平方米,項目開發風險較高。高價拿地往往建立在對未來房價高預期的基礎上,如果市場行情不如想象 那么理想,這個項目就不得不推遲開盤或者以較低的價格出售,前者將拉長項目周轉期,后者將降低企業利潤。另外,越秀地產土地儲備量仍較充足,截止目前土儲 量達1476萬方,足夠企業3-5年開發,并不需急于拼搶土地。
補充說明:此報告僅為企業當日業績發布后的及時快評,后期CRIC研究中心還將有詳詳實的半年報分析報告推出,敬請關注!
分析師簡介
沈曉玲 CRIC研究中心企業研究經理,擅長房地產企業戰略、應急策略研究
洪圣奇 CRIC研究中心駐香港分析師,專注服務資本市場
李瑩 CRIC研究中心土地研究員,專注土地市場及企業土地收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