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0:36:28
??導 讀
??我們認為行業利潤下行疊加“三條紅線”設立,會加速中小型房企參與集采,降低成本。
??◎ 作者 / 朱一鳴、汪慧
??隨著土地紅利、金融紅利逐步消失,房地產行業進入到管理紅利時代,供應鏈管理價值顯現出來。采購端不僅是“節流”的重要關口,也是效益增長的保障,將成為房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從采購端為企業賦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01
??房企每年采購額占操盤銷售額20%-50%,是房企“節流”重要關口
??房地產行業采購規模龐大、品種繁多,覆蓋前期規劃、設計、施工、材料設備、裝飾裝修等多環節,房企每年在采購上都有一筆不小的花費,頭部房企采購規模更是以數千億計。萬科2015年以來銷售規模增長的同時,采購規模也不斷攀升,2018、2019年度采購總額(根據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金額/所占采購總額比重)均超過2000億元,分別為2335億元、2230億元。
??另外,我們發現房企采購力度普遍較高,通過對年度采購總額與全年操盤銷售比較來看,多數房企年度采購額占到操盤銷售額的20%-50%,新城、金科、榮盛等典型的大中型房企采購銷售比都處在較高位。
??當前在“三條紅線”管控下,房企在銷售端“開源”的同時,從采購端“節流”顯然也必不可少,這關系到企業的現金流出,采購端的管理其實也是資金流的管理。并且采購端關系到開發效率、成本利潤、產品品質,也是保障效益的關鍵環節。對于房企來說,進入管理紅利時代,加強采購端管理是為企業賦能的重要突破口。
??02
??采購端規模效應明顯,中小型房企通過聯合集采降低成本
??目前,房企采購方式主要有戰略采購、集中采購以及招標采購等。工程類采購一般以招標方式選擇供應商,而材料設備類則更多以戰略采購、集中采購方式為主,成本始終是采購端最為關注的問題。
??房地產行業采購端規模效應明顯,大型房企通過集中采購以獲取更多的價格優惠,具備更低的成本優勢,也推動了集中采購模式在行業普及和不斷升級。
??與此同時,供應商也青睞于以更低價位與大型房企達成供應合作,一方面是看重大型房企的項目資源,工程訂單額度大;另一方面,多數供應商處于“大行業小企業”的市場環境下,如建筑建材類,行業集中度普遍偏低,借助規模房企的訂單和品牌優勢,可以更快地是實現規模擴張和自身品牌建設,成為行業龍頭品牌。
??而中小房企規模受限,單一企業進行集中采購顯然不具備競爭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型房企成立采購聯盟,通過多企業聯合進行集采,尤其是地方房企較多。例如,新天府采購聯盟、山東地產采購聯盟,分別聚焦四川本土化房企和山東本土化房企,地方屬性強;新虹橋采購聯盟包括了多家2018年以來新上市房企,戰略訴求也相近。
??總的來說,中小房企本身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發展并不占優勢,行業盈利下行,采購端的成本控制是提升利潤空間的關鍵環節。另外,我們認為“三條紅線”新規的設立,會推動地方性房企與小型房企加速參與集中采購實現以量換價,未來已有的采購聯盟會有更多新成員擴充,大概率也會有新的采購聯盟成立。
??03
??管理紅利時代下,采購端需做好進一步管控
??管理紅利時代,倒逼房企向“均好”轉型,采購端除了肩負降本重任,還要兼顧質優、高效、穩定等特質,因此采購端的管理也要更加全面。特別是隨著集采趨勢的加深,房企更應注重精細化采購。例如:
??一是供應商的選擇更加注重綜合能力。管理紅利時代對于供應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集采模式下,除了供應商品牌、價格、質量、服務等,供貨能力、財務狀況也都是重要的考量指標。一方面,集采量大且當前市場品牌趨同,房企可能會面臨斷貨或延遲供貨風險,供應商的供貨能力需嚴格評估和權衡。當前,銷售作為房企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供貨進度將直接影響項目入市進度,企業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另一方面,集采模式下,供應商也面臨了更多的墊資壓力,供應商財務狀況是供貨穩定的前提。
??二是集采更加注重區域差異性。產品的競爭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未來房企的利潤除了來自成本控制,還主要依靠產品溢價。對于房企來說,集團集采的統一性具有局限性,我們認為提升自身產品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集采需更加注重差異性,區域之間品牌認知、生活習性均有所差異,充分發揮各區域機構采購能力,利好于強化產品的區域性,提高溢價能力。
??總結:管理紅利時代,倒逼房企向“均好”轉型,采購端管控價值凸顯。房企采購力度普遍較高,多數房企年度采購額占到操盤銷售額的20%-50%,頭部房企采購規模更是以數千億計。在規模效應下,大型房企通過集中采購可以獲取更多的價格優惠,具備更低的成本優勢,我們認為行業利潤下行疊加“三條紅線”設立,會加速中小型房企參與集采,降低成本。但同時,在集采模式下,精細化采購是升級方向,房企在供應商選擇、區域差異化上都需要進一步提升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