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鳴、汪慧2022-09-05 14:40:15
??核心觀點
【實現簽約銷售額272.6億,去庫存壓力甚大】2022年上半年,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額272.6億、簽約銷售面積128.1萬平米,分別同比下降39%、43%。其中,一、二線城市簽約銷售額分別占比35%、50%,合計達到85%。截至報告期末已開盤未售庫存近500萬平方米,未來加快去庫存是一項重任。
??【拿地保持謹慎,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1797.6萬平方米】上半年,土地投資保持謹慎,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取2宗文旅綜合用地,合計計容建筑面積28.04萬平方米。截至2022年6月30日,企業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達1797.6萬平方米,土地儲備規模較2021年末減少20.1%,高能級城市儲備量仍較為豐富。
??【歸母凈利潤失速,“文旅+地產”成本優勢不再】報告期內,華僑城綜合營業收入163.96億元,同比下降28.76%;歸母凈利潤失速,僅為1.05億元,同比減少93.3%。其中,文化旅游業務由于疫情多點頻發,經營受到較大沖擊,營收同比減少44.25%。此外,房地產業務也面臨“增收不增利”困境。下行周期,雙業務板塊盈利均面臨挑戰,同時疫情反復增加市場不確定性,考驗片區綜合開發模式效率。
??【“三條紅線”保持綠檔,綜合融資成本為4.36%】截至報告期末,“三條紅線”繼續保持綠檔,現金短債比為2.36,凈負債率為70.5%,扣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7.4%。此外,綜合融資成本為4.36%,較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穩健的債務結構以及融資成本優勢,都大大提升了企業抗周期能力,利好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文旅與地產共進,積極推動文化旅游業務恢復】上半年,華僑城以房地產開發為主體,文旅運營、房地產運營為兩翼集群共進,不斷增強競爭力。房地產方面,以“效率”為重,通過狠抓營銷去化、強化開發管控,提升周轉效率。文化旅游方面,通過創新文旅產品供給、IP合作、IP賦能以及科技升級,不斷創新游客體驗,推動旅游業務恢復,旗下32家景區、29家酒店、1家旅行社、8家開放式旅游區、1臺旅游演藝共接待游客2677.7萬人次,為去年同期94%的水平。
01
??銷售實現簽約銷售額272.6億
??去庫存壓力甚大
??2022年上半年,受低迷行情及疫情影響,華僑城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額272.6億、簽約銷售面積128.1萬平米,分別同比下降39%、43%。從供貨力度來看,總計有93個樓盤及少數尾盤在售,整體去化效率并不高,截至報告期末已開盤未售庫存近500萬平方米。“文旅+地產”模式下,企業住宅項目依托文旅業務布局,去化或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從銷售額分布結構來看,華僑城銷售業績主要來源于一、二線城市,簽約銷售額分別占比35%、50%,合計達到85%,核心貢獻城市包括上海、深圳、成都、蘇州等。其中,上海主要得益于僑盈欣苑項目熱銷,單城市銷售額達61.6億元。
??02
??投資
??拿地保持謹慎
??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1797.6萬平方米
??上半年,華僑城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取2宗文旅綜合用地,合計計容建筑面積28.04萬平方米,總地價23.76,權益對價為12.46億,整體投資保持謹慎。截至2022年6月30日,企業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達1797.6萬平方米,土地儲備規模較2021年末減少20.1%。
??從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分布結構來看,一線城市占比1.5%,二線城市占比50%,三四線城市占比48.5%,高能級城市儲備量仍較為豐富,核心城市成都、武漢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分別達到175.6萬平方米、159.9萬平方米,預計未來將帶來良好的業績表現。
??03
??盈利
??歸母凈利潤失速
??文旅+地產成本優勢不再
??報告期內,華僑城綜合營業收入163.96億元,同比下降28.76%;實現凈利潤7.5億元,同比減少68.3%;由于結轉項目的股權占比不高,少數股東權益占比高于去年同期,利潤一步被分攤,歸母凈利潤僅為1.05億元,同比減少93.3%;綜合毛利率為24.7%,較2021年同期降低8.6個百分點;凈利率、歸母凈利率分別為4.6%、0.6%。
??具體從兩大主營業務表現來看:文化旅游業務由于上半年疫情多點頻發,經營受到較大沖擊,上海歡樂谷、北京歡樂谷等部分景區收益均不及預期,最終實現收入105.49億元,同比減少44.25%,占總營收64.34%;毛利潤同比下降42.8%,為26.8億元;毛利率為25.41%,較去年同期提高0.65個百分點。
??房地產業務收入58.09億元,同比增加44%,占總營收35.43%;但由于成本同比大幅增加304.81%,導致“增收不增利”,毛利潤同比下降51.9%為14.2億元;毛利率24.42%,同比降低48.7個百分點。房地產效益面臨了一定下行壓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受到行業整體盈利下探以及疫情反復影響,另一方面高價地進入結轉周期也拉低了盈利水平。
??當前,行業正處下行周期,疫情零散反復增加市場不確定性,華僑城依托文旅項目為核心而形成的片區綜合開發模式工期長、慢結轉的特征存在一定劣勢,不利于業績的穩定性,后期表現仍要取決于疫情狀況以及開發效率。
??04
??償務
??“三條紅線”保持綠檔
??綜合融資成本為4.36%
??截至報告期末,華僑城持有現金流499.63億元,較2021年末下降26.1%。總有息負債較2021年末下降43.4億元,為1358.7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211.8億元,長短債務比由2021年末3.9上升至5.4。“三條紅線”繼續保持綠檔,現金短債比為2.36,凈負債率為70.5%,扣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7.4%。此外,綜合融資成本為4.36%,較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穩健的債務結構以及融資成本優勢,都大大提升了企業抗周期能力,利好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05
??戰略
??文旅與地產共進
??積極推動文化旅游業務恢復
??華僑城以文化旅游、房地產為主營業務,以房地產開發為主體,文旅運營、房地產運營為兩翼集群共進,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房地產方面,一是狠抓營銷去化,提升周轉效率,各區域將營銷去化作為上半年工作的核心要務,結合所屬區域市場特點,積極推進存量去化。二是強化開發管控,精益項目周轉效率,華南區域、華東區域、西部區域多個項目均實現拿地后12個月內推盤銷售,其中部分項目中高層產品自開工至精裝交付總工期控制在24個月內。三是擴展規模提升水平,穩步提升物業板塊市場競爭力,報告期內,新增管理面積190萬平方米,落地多個市場化項目,目前全國分子公司數量已達79家,華僑城物業智慧三大平臺實現290個在管項目覆蓋,項目運營管理能力穩步提升,
??文化旅游方面,2022年上半年,旗下32家景區、29家酒店、1家旅行社、8家開放式旅游區、1臺旅游演藝共接待游客2677.7萬人次,為去年同期94%的水平。報告期內,不斷創新文旅產品供給,陸續推出成都龍泉驛歡樂田園、成都東安閣酒店、襄陽奇幻谷、茂名有福城景區及晏鏡疍家墟·塘霞俚街、西安OCT1314摩天輪等項目。
??同時,繼續強化在IP研發和應用上的投入。IP合作上,歡樂谷與迷你世界、B.Duck建立長期IP增值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展項目拓展和產品研發,已在部分項目落地。IP賦能上,通過以IP賦能場景,聯手“我不是胖虎”IP、“SMILEY笑臉”IP,打造主題燈光/游玩區域,豐富園區客群游玩體驗;以及以IP賦能節慶,北京歡樂谷聯動《大鬧天宮》《哪吒鬧海》《葫蘆兄弟》、成都歡樂谷聯動《一夢敦煌》、重慶歡樂谷聯動熱門國漫《一人之下》及人氣IP《黑貓警長之城市獵人》、《葫蘆兄弟》、《我是霸王龍》、《海底小縱隊之深海探秘》,積極營造節慶熱點,推動旅游業務恢復。
??此外,以“旅游+科技”推動文旅智慧化轉型,不斷創新游客體驗。如北京歡樂谷推出天光夜譚PLUS升級產品,以科技賦能打造超級演藝;上海歡樂谷發行7款元宇宙系列動態數字藏品,推出“實物潮玩+數字藏品+上海歡樂谷票務福利”捆綁營銷方式,在虛擬資產上加持實體商品,在實體產品上以NFT作為溢價賣點進行創新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