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監測分析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4-04-08 10:39:29 來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4-04-08
- 報告類型:企業監測分析
- 發布機構:克而瑞
??累計實現銷售449.3億元,同比減少18.7%;兩年內到期債務占比過半,償期還壓力較大。
??◎ 作者 / 沈曉玲、汪慧
??核心觀點【全年實現銷售約450億,業績同比表現不及行業百強平均】 2023年,華僑城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金額449.3億元、簽約銷售面積227.3萬平方米,分別同比減少18.7%、14.7%。年內,共計有69個樓盤及少數尾盤在售,主要分布在40個城市。其中東莞松山湖文旅綜合項目銷售額達50.51億元,該項目也創下東莞市2023年新房首次開盤銷售榜單第一成績。
??【23年新增4個項目,三四線城市剩余可開發建面占比過半】全年,華僑城獲取4個新項目,合計新增計容建筑面積59.87萬平方米,土地總價72.36億元。新增項目持有權益較高,以地價計算平均權益占比91.2%。截至2023年末,累計剩余可開發計容建筑面積1097.81萬平方米,較2022年末進一步減少4.7%,其中三四線占55.3%。目前城市分化嚴峻,三四線城市去化修復預期并不明朗,中短期對企業仍是較大挑戰。
??【房地產業務收入同比腰斬,凈利虧損幅度收窄】報告期內,華僑城實現營業務收入557.4億元,同比下降27.4%;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242.1億元,同比減少51.0%。稅前毛利潤105.8億元,同比下降39.7%,毛利率為19.0%,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最終凈利潤虧損84.4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64.9億元,得益于旅游業務復蘇和資產減值損失減少,虧損幅度與2022年相比有所收窄。華僑城連續兩年面臨大額虧損,除了開發業務結算壓力,長期股權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也給盈利帶來巨大的沖擊,目前市場仍處于低位,企業困境難解,中短期盈利預期仍不樂觀。
??【踩中“兩條紅線”,兩年內到期債務占比過半】截至報告期末,華僑城有息負債總額1334.4億元,較2022年末增加4.2%。其中,兩年以內到期債務合計701.5億元,同比增加28.1%,占總有息負債52.6%。貨幣資金余額401.5億元,現金短債比為1.63,較2022年末1.96有所下降,若剔除受限資金和預售監管資金,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為1.17。此外,凈負債率為108.4%,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為73.0%,踩中“兩條紅線”。整體來說,流動性面臨一定的壓力,企業需加強債務管理,同時積極進行融資排布,提高經營安全系數。
??【推動專業化整合,實現“一業一企、一企一業”運作】截至目前,華僑城完成了超過50個存量在運營項目的管理重組,推動運營類項目從城市公司剝離至歡樂谷、商管、華服、酒店、旅發等專業化公司集中管理,酒店公司存量房地產業務向房地產公司移交。隨著專業化整合的落實,各業務實現“一業一企、一企一業”運作,助力存量資產提升運營效益。
??01 銷售
??全年實現銷售約450億
業績同比表現不及行業百強平均
??2023年,華僑城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金額449.3億元、簽約銷售面積227.3萬平方米,分別同比減少18.7%、14.7%,累計業績降速稍高于行業百強整體。
??年內,共計有69個樓盤及少數尾盤在售,主要分布在40個城市。其中,一二線城市簽約銷售額占比63.9%,三四線城市簽約銷售額占比36.1%,核心貢獻城市包括深圳、成都、東莞等,其中東莞松山湖文旅項目銷售額達50.51億元,該項目也創下東莞市2023年新房首次開盤銷售榜單第一成績。
??2021年以來,華僑城的業績持續承壓,在文旅地產成片綜合開發模式下,公司項目布局主要位于城市較為偏遠的非中心區域,需求支撐較弱,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目前市場尚處在低位,仍需加強銷售端的把控,根據市場情況采取靈活的銷售策略,加快推動去化。
??02 投資
??23年新增4個項目
三四線城市剩余可開發建面占比過半
??近兩年,華僑城的投資全面放緩,2023年全年獲取4個新項目,包括佛山順德歡樂海岸PLUS二期文旅綜合項目、無錫市經開區華發東地塊錫國土(經)2023-15號、佛山禪城區綠景東路地塊以及成都金牛國賓地塊,合計新增土地面積38.13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59.87萬平方米,土地總價72.36億元。新增項目持有權益較高,其中有3個項目權益占比100%,另一個權益占比也達到70%,以地價計算平均權益占比91.2%。
??截至2023年末,華僑城累計剩余可開發計容建筑面積1097.81萬平方米,較2022年末進一步減少4.7%;其中,一線城市占1.6%、二線城市占43.1%,三四線占55.3%。目前城市分化嚴峻,三四線城市去化修復預期并不明朗,中短期對企業仍是較大挑戰。
??03 利潤
??房地產業務收入同比腰斬
凈利虧損幅度收窄
??報告期內,華僑城實現營業務收入557.4億元,同比下降27.4%;稅前毛利潤105.8億元,同比下降39.7%;綜合毛利率為19.0%,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242.1億元,同比減少51.0%,毛利率為18.87%,較2022年減少3個百分點;旅游綜合業務收入313.9億元,同比增加15.3%,毛利率為19.1%,較2022年減少5.4個百分點。
??最終凈利潤虧損84.4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64.9億元,與2022年相比虧損幅度有所收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旅游業務復蘇,起到一定的平滑利潤的作用,其次是本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6.2億元,較2022年127.1億元大幅減少71.5%。
??總體來說,華僑城連續兩年面臨大額虧損,除了開發業務結算壓力,長期股權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也給盈利帶來巨大的沖擊。目前市場仍處于低位,企業困境難解,中短期盈利預期仍不樂觀。
??04 負債
??踩中“兩條紅線”
兩年內到期債務占比過半
??報告期內,華僑城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箱與把握銀行窗口期紅利,通過貸款置換等手段,持續壓降融資成本,平均融資成本較年初進一步下降0.32個百分點至3.91%。截至報告期末,有息負債總額1334.4億元,較2022年末增加4.2%,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務246.4億元,較2022年末增加15.8%,占總有息負債18.5%;一至兩年到期債務455.1億元,較2022年末增加35.8%,占總有息負債34.1%。合計來看,兩年以內到期債務達到701.5億元,同比增加28.1%,占總有息負債52.6%,中短期面臨較大的到期壓力。
??全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轉正為34.2億,較2022年-5.7億元大幅改善;貨幣資金余額401.5億元,較2022年末減少3.5%,現金短債比為1.63,較2022年末1.96有所下降,若剔除受限資金和預售監管資金,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為1.17。凈負債率為108.4%,較2022年末上升22.5個百分點;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為73.0%,較2022年末上升3.1個百分點,踩中“兩條紅線”。整體來說,流動性面臨一定的壓力,企業需加強債務管理,同時積極進行融資排布,提高經營安全系數。
??05 多元化
??推動專業化整合
實現“一業一企、一企一業”運作
??截至目前,華僑城完成了超過50個存量在運營項目的管理重組,推動運營類項目從城市公司剝離至歡樂谷、商管、華服、酒店、旅發等專業化公司集中管理,酒店公司存量房地產業務向房地產公司移交,各事業部承擔資產主體責任、專業化公司承擔運營提升責任,發揮各自優勢,構建專業化的業務體系,形成市場化的發展模式。歡樂谷公司成立主題公園大運營管理委員會,加大對主題公園景區項目的經營統籌力度;商管公司建立商業品牌庫及品牌聯盟,進一步完善規模商業體的標準化管理體系;酒店公司建立酒店業務集中采購項目庫,整合資源推進區域集采合作。隨著專業化整合的落實,各業務實現“一業一企、一企一業”運作,助力存量資產提升運營效益。
??旅游業務:報告期內,公司旗下文旅項目共計接待游客9365萬人次,同比增加51%。同時穩步推進項目拓展,公司已與地方政府就長沙文化旅游綜合項目一期(親子樂園)達成輕資產輸出協議;北京瑪雅海灘水公園項目施工建設工作有序進行。
??商管業務,報告期內,成功舉辦“創想歡樂·商業向新”商業品牌戰略發布會,三大核心產品線—“歡樂海岸系列”文旅特色商業綜合體產品線,“OCT-LOFT系列”創意文化產業園產品線,“歡樂時光系列”品質社區商業產品線全面亮相。
??物管業務,報告期內成功拓展外部項目超50個,并創新搭建“6W3H3A”物業業務標準化管理體系。
- 10:02
- 09:59
- 09:56
- 09:51
- 09:44
- 09:14
- 09:13
- 09:10
- 08:41
- 08:37
- 08:26
- 2024-04-07 11:48:57
- 2024-04-07 11:44:32
- 2024-04-07 11:39:19
- 2024-04-07 11:34:47
- 2024-04-07 11:06:22
- 2024-04-07 10:48:42
- 2024-04-07 10:43:56
- 2024-04-07 10:42:29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