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8 09:57:48
(評論員/黃健華)8月份,典型城市市場成交量延續著7月以來淡季不淡的回暖行情。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成交量環比呈現下滑,其中上海和武漢跌幅均不是很大,而南京和杭州由于7月份的成交高位因素,8月環比下跌幅度較大;廣州、重慶、蘇州環比微漲;而北京和深圳更是再次刷新了2011年1月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總體看來,8月典型城市的成交量仍處在今年的高位,淡季下依舊延續著3月以來的回暖行情。
相比6月份形成的成交高點,7、8月份交易量有所回落并不意味著市場重歸低迷,主要原因有三點:1、從同比上看,各城市8月份交易量均大幅超過去年同期;2、相比11年月均水平,各城市8月份交易量同樣處于絕對高位;3、從供求比上看,所有城市靜態去化率都在80%以上,換言之,當月新增的供應量基本能夠在當月去化完畢。綜合以上三點,其實當前市場氛圍與6月份相比其實并未有明顯改變。
從前8個月的總體成交情況來看,重點城市交易量全面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如杭州1-8月份成交量同比上漲了147%,而南京的漲幅也達到了60%。從成交均價來看,大多數城市目前的均價水平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可見以價換量的效果依舊十分明顯。
淡季不淡給“金九銀十”注入了更多信心,但從9月前兩周的成交數據來看,市場卻并未出現預期中的上行趨勢。如北京近兩周近20萬方/周的成交量較7、8月份平均30萬方以上的周成交水平明顯遜色不少,同樣的情況在上海等城市也清晰可見。究其原因,我們認為與近期企業價格策略普遍保守有關。
隨著3月以來市場回暖氛圍的持續,房企業績壓力有所緩解,資金壓力得以逐步改善,企業目前的降價動力明顯削弱。事實上自7月以來,房企降價優惠的措施逐漸減少,優惠幅度開始收窄,而房價止跌回漲也開始成為主要趨勢。但根據我們的監測,價格回調的項目多數還是得不到市場的認可,滯銷也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我們應該看到,盡管前期的回暖行情在持續,但并不意味著“金九銀十”房價可以出現一個質的變化,目前的市場依舊處于從嚴的調控環境中,房價依舊是調控的重點,開發商盲目的提價或許會再次將自己帶入危機之中。因此,我們還是建議企業在“金九銀十”這樣一個今年最后的銷售旺季,采取適當的降價策略,為企業全年的業績奠定扎實的基礎,畢竟十八大之后政策環境仍然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