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10:55:14來源: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加強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湘市監信〔2021〕108號
??省藥監局,各市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局機關各處室、直屬單位: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的實施方案》已經省局第45次局務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8月10日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的實施方案
??為切實做好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的市場監管工作,以信用賦能市場監管,提升重點領域監管效能,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的實施意見》(國市監信發〔2021〕28號)精神及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食品、特種設備等生產企業監管為切入點,推進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市場監管重點領域信用監管,不斷完善企業信息公示、信用承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修復等制度舉措,形成行之有效的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工作機制和模式,提升監管效能。在此基礎上,穩步推進市場監管其他領域信用監管工作。
??二、工作任務
??(一)實施清單管理,強化信息歸集公示
??1.建立重點領域企業清單。對重點領域企業實施清單管理,理清監管對象底數。根據行政許可情況,依據“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全面梳理本業務條線監管對象,制定《湖南省市場監管重點領域企業清單》,并實行動態調整。梳理對象包括我省的食品生產企業(含特殊食品生產企業),特種設備獲證企業(包括特種設備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等生產單位,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特種設備局,完成時限:2021年8月)
??2.分類標注重點領域企業。按照市場監管總局重點領域企業分類標準、系統改造技術方案和數據標準,升級改造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湖南)(以下簡稱公示系統)、行政許可系統、執法辦案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系統等相關信息化系統,實現公示系統和重點領域審批、監管、執法辦案等系統對接,數據共享。根據《湖南省市場監管重點領域企業清單》對公示系統的相關企業進行分類標注,實現重點領域企業及時標注、動態調整。(責任部門:大數據中心、信用監管處、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特種設備局,完成時限:2021年9月)
??3.全面歸集重點領域企業信息。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管重點領域企業信息歸集公示事項清單(第一版)》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明確信息歸集的事項類型、事項名稱、設定依據。各有關處室可視情況拓展信息歸集范圍,全面歸集重點領域企業信息。(責任部門:信用監管處、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特種設備局、執法稽查局,完成時限:2021年9月)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誰產生、誰提供、誰負責”的原則,將重點領域企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含監督檢查、監督抽檢等,下同)結果等信息,依法依規及時歸集到公示系統,記于企業名下。(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特種設備局、執法稽查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4.依法公示重點領域企業信息。樹立“公示即監管”的理念,堅持“公示為原則、不公示為例外”,除涉及個人隱私、國家安全、國家秘密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信息外,市場監管部門在履職過程中產生的涉企信息應當依法向社會公示。在公示系統設置重點領域信息公示模塊,全面公示重點領域企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結果等信息,充分運用社會力量約束企業違法失信行為。(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特種設備局、執法稽查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二)強化事前防范和事中監管,提升監管效能
??5.推進重點領域告知承諾。推動在企業登記注冊、行政審批等環節開展信用承諾,強化企業信用意識。依法依規推進重點領域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核查發現企業承諾不實的,依法終止辦理、責令限期整改、撤銷行政決定或者予以行政處罰,納入信用記錄并通過公示系統公示。各有關處室要根據重點領域監管需要,按照總局制定的格式文本,引導企業通過公示系統主動公示信用承諾,支持湖南自貿區內三個片區先行先試,強化信用約束、社會監督。(牽頭部門:登記注冊局,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6.大力推進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依托總局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模型,結合食品生產、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監管特點,以食品生產企業、電梯維保單位和液化石油氣瓶充裝單位等為切入點,先行先試,優化完善指標體系,建立湖南省食品生產、特種設備獲證企業風險分類管理專業模型。提高分類的科學性,針對不同信用風險類別的企業,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特種設備局,完成時限:2021年12月)
??7.統籌推進重點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湖南自貿區先行試點探索建立重點監管事項清單制度,根據區域和行業風險特點,全面梳理職責范圍內的重點監管事項,明確監管主體、監管對象、監管措施等內容,依法依規實行重點監管。(責任部門:省藥監局、食品相關處室、特種設備局、產品監督處,完成時限:2021年12月)在重點監管事項清單之外,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相結合,提高問題發現和處置能力。(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三)加大事后失信懲戒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8.加強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的要求,推進重點領域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工作。重點領域監管機構、執法辦案機構、信用監管機構建立協同管理工作機制,依法做好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列入、移出、公示和信用修復工作。(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9.加大對違法失信企業的約束懲戒。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依規對違法失信企業實施約束懲戒,完善共享應用機制,優化平臺對接,將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信息嵌入重點領域審批、監管業務系統,并主動向其他監管部門推送,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加大信用信息公示力度,依托公示系統,對重點領域屢禁不止、屢罰不改以及嚴重違法失信的企業,實施集中公示、重點曝光。(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大數據中心,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10.依法依規實施信用修復。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的要求,完善重點領域企業信用修復機制,明確信用修復程序,引導企業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承擔主體責任,鼓勵違法失信當事人重塑信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對存在違法情節較重、多次違法失信等情形的企業,嚴格適用信用修復條件,提高信用修復門檻,加大失信約束力度。(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四)運用市場力量助推監管,發揮信用導向作用
??11.加強信息共享應用。加大重點領域企業信息的開放共享力度,推進公示系統相關數據合法合理開放。探索重點領域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市場化應用,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加強信用信息深度開發利用,引導消費者和企業合作方根據企業信用程度評估消費風險、商業合作風險,切實用市場力量約束企業違法行為。(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12.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在重點領域弘揚誠信理念,充分運用新媒體等多種方式,加強誠信理念的宣傳和推廣。(牽頭部門:宣傳處,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適時發布嚴重失信典型案例,加大違法失信行為的曝光力度,引導公眾加強對相關企業的社會監督。加強對行業組織的指導,發揮行業信用管理作用。(牽頭部門:法規處、執法稽查局,責任部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三、工作要求
??13.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深刻認識推進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的重要意義,健全領導和協調工作機制,加強組織保障。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周密實施,以業務職能的有機融合促進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工作。(牽頭部門:信用監管處,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特種設備局、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14.嚴格落實責任。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各相關機構要各司其職,把重點領域信用監管作為當前工作重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信用監管機構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完善相關制度規范;重點領域監管機構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快推進主管行業、領域的信用監管工作;信息化管理機構要為企業信息歸集、公示、應用和系統建設等提供技術支撐,制定統一技術標準和規范。(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特種設備局、大數據中心、各有關處室,完成時限: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