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2013濰坊房地產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高峰論壇在濰坊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協會、濰坊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業內領導、專家以及房地產企業、研究機構和媒體人士600余人出席了本次論壇。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因地制宜推進住宅產業化”的演講。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
以下為文字實錄:
尊敬的劉部長、尊敬的各位專家、來賓,下午好!
很高興再次來到美麗宜居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濰坊,濰坊不管是房地產業發展、住房保障還是住房產業化領域,都走在全國前列,我們也經常到山東濰坊調研開會。今天受兩會和濰坊市邀請給大家介紹一下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情況。
今天上午劉部長從生態文明建設和住宅產業化方面都做了全面的、高屋建瓴的講話。我們都知道,劉部長是我們這個行業引領推進產業化的總設計師,我們這么多年的住宅產業化是在劉部長的領導之下,我們住宅產業化的高峰論壇也是請劉部長主題報告。我用這個時間給大家交流一下目前全國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情況,希望能對相關的從業人員、政府管理部門有所幫助。
剛才說到會議的主題,我想我們這次借助兩會和濰坊政府開房地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會,無論從主題的選擇和時間、地點都非常及時和正確。從主題和時間來說,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正在積極的貫徹落實十八大和兩會的精神,貫徹如何建設生態文明,怎么跟房地產發展更好的結合,這是我們建設行業目前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大家也很迷盲,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不知道如何貫徹。我想今天利用這一天的論壇,會對大家有所啟迪。
濰坊是住宅產業化發展最先進的城市,從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來說,國家2006年開始批準住宅產業化基地,全國只有30多個住宅產業化基地,山東省有6個,不管在全國還是東部都是引領的。各個地方的代表,到山東、到濰坊也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好的示范項目可以引領,這個會開得非常及時,地點選得非常好,大家也會有所收獲。
我想,先從幾個例子給大家講一下,為什么要加快推進住宅產業化。推進住宅產業化新型建筑工業化應該是促進一個城市社會經濟增長、調整轉型新的增長點的重要抓手,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剛才我們說到三個試點城市,其中沈陽是新型工業化的城市,它從2011年評為試點城市之后,在鐵西區劃了50平方公里,把國內做的比較好的企業,以及全產業連的企業全部招商入園,原計劃到2015年全部入園。現在以新型建筑工業化為龍頭來促進全市工業的成長。到2012年底,據統計,加上相關上下游產業,已經實現了千億產值的宏偉目標,這個力度是非常大的。對于一個城市,促進經濟增長轉型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城市積極探索如何推進產業化,沈陽是在建筑工業化方面做得比較超前。還有一些城市,像現在申報的內蒙等一些中西部城市可能就從全裝修設計裝修一體化作為拉動產業增長的動力。
還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為什么要推進產業化,重要的原因就是解決長期不能解決的質量疑難、拋錨滴漏的問題。從萬科企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它門窗的滲水問題,好多住戶反映滲水,原來靠萬科一直很難解決,他們在探索新型建筑工業化方面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把外墻和外窗框在工廠一次壓制成型,解決了外墻和外窗框之間的滲水問題。從這一點上,能夠說明建筑產業化對提高質量的作用。
第三個例子,為什么那么多的企業積極探索產業化的道路?舍得投入,耐得住寂寞,現在迎來了發展的曙光。現在有這樣一個良好的全市范圍內大力推進產業化的背景,這個城市沒有其他的產業在做工作,所以只能選擇他的產品,所以在其他城市也有很多積極的招商引資,迎來了跨越式的發展。在深圳還有做循環經濟的企業,拿廢棄的礦泉水瓶做成外墻磚、屋面磚,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它也呈現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
從這三個例子來講,不管對于拉動一個城市的經濟增長還是提高質量的性能、促進企業的競爭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現在的產業形成了星星之火燎原之勢,房地產業的春天來了。但是我們說的還沒有那么理直氣壯,但是從2012年末,2013年初,在十八大兩會的各種文件要求下,包括今年的國務院1號文已經旗幟鮮明的提出來加快推進住宅工業化建筑產業化,最近兩三個月來也在密切集合各個地方的力量,抓緊研究推進住宅產業化的指導意見。上午劉部長也提到了這些年推進產業化最薄弱的就是法律法規政策方面沒有及時跟進,我們現在也正在抓緊跟上這一課。下一步從中央層面來說,這方面的力度更大。
從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材料的方面看意義更大。上午劉部長也舉了很多數字來說明住宅產業化對節能節材環保的重要性。
當前,我們還面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我們把農民工轉化為工廠的產業工人,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現場農民工施工一般定額是120,現在一般是200—300,但是還是很難招到合適的有水平的農民工,而且他們今天來了,你給他發了工資之后,第二天他來不來還沒譜。而現在我們通過工廠生產和現場裝備,就把農民工轉到工廠里成為產業工人,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也能解決農民工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
我過去一兩年一直在看住宅產業化的示范項目,現在是建設部的住宅產業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合并,現在組成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同時還保留了住宅產業化中心的牌子,兩塊牌子一班人馬。
我們還看了綠色建筑的現場,感覺綠色建筑住宅產業化脫鉤了,現場污水橫流,非常浪費。在推進產業化過程中不僅能夠解決建造過程中的問題,在提高成本和施工質量也是非常有用的。在安全性、抗震性、耐久性有良好的表現,特別是在社會效應、經濟效應都有明顯的變化。
什么是住宅產業化。住宅產業化的內容很多,我們行業很多人把住宅產業化和建筑工業化混為一談,一談到住宅產業化以為就是建筑工業化,其實這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建筑工業化是指在建造過程中采用預備裝備式的工業化,但是住宅產業化還包括了其他的很多方面,所以,我們做一個準確的概念描述的話,應該包括幾個方面的內涵和外延:
一是推進住宅產業化要以經濟和技術政策為引領。這是跟其他行業不同的地方,我們住宅產業化應該是一個新型的領域,這么多年發展的實踐也證明,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的政策做推動力,這個行業是很難發展的。我們看到很多地方發展得快、發展得好,像濟南、深圳、北京等等,都是因為先出臺了住宅產業化的指導意見,有明確的措施,又跟新的建筑結構體系相對應,出臺了新的規范,所以這個地區發展得好。所以,推進住宅產業化要有經濟和技術政策為引領。
二是要以科技進步為基礎。80年代我們也有擋板結構,但是后來這個結構就被拋棄了,那個時候擋板結構缺乏強有力的支撐,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包括連接縫的安全問題等等。2006年部里開始啟動閾值裝備式混凝土結構編寫的時候,發展這方面是空白,沒有可以研究的案例。到2010年以后,先后才在深圳、北京、南京、沈陽有了這樣一些示范工程,標準規范才加快的步伐,現在專家評審都已經通過了,可能馬上就進入研究和發布階段。
三是推進住宅產業化的龍頭是新型的建筑工業化。比如以標準化設計作為引導,現在提倡全裝修,包括戶型的設計,如何在建筑結構體系、戶型設計這方面采納統一的標準化的設計,來引領整個建筑的發展,這也是住宅產業化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應該也是一個引領性的內容,但是這方面從政府來講還是非常欠缺的。
四是以信息化為工具。這應該是全過程的,從設計、施工、開發、建設到整個生命周期的維護和管理,全過程的信息化。像上海城建和北京的一些企業在BIM這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做得非常好。
五是以標準化、系列化整合各項技術與配套產品、設施設備等體系。比如新技術新產品,節能節水節地的產品,整合到這個項目中。同推進住宅產業化的目的是促進建材業、房地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所以,通過住宅產業化不是為了PC,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為了追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有些生產項目在探索的時候,發現比線交的還復雜了,工期延長了,這不是我們的發展方向,需要技術革新和進步。
概括起來,住宅產業化現代化是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裝修一體化、部品模式化、產品集成化、全程信息化,這“七化”把住宅產業化的內涵和外延全涵蓋了。
從當前住宅產業化發展的現狀來說,有五個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在經濟政策和技術政策方面的引導。二是試點示范項目的引導,各個地方都有全裝修的、標準化、模式化的引導。三是龍頭企業的帶動,全國越來越多的開發大型施工集團企業、優秀的高科技的建材部品生產企業,這些企業積極的投身到技術的研發中,引領行業的發展。所以,現在看到住宅產業化相關的技術交流、現場觀摩會、培訓會特別受到歡迎。從這些方面我們看到,全國建設行業對住宅產業化的高度關注。四是現在國外政府、企業對中國推進新的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也高度關注。我們這一兩年來,包括在青島也主持過中法、中美、中日等各方論壇。現在本土的開發商積極跟國外產品相對接,積極引用他們的產品。五是在地方的力度不斷加大。地方行業不斷出標準,國家也在不斷的出標準。
從發展模式來說,不光是建筑工業化,模式很多、很豐富。一是PC模式和鋼結構的方式,這個在抗震地區的抗震性能非常好。一方面是抗震性能好,一方面能夠極大的節約使用空間。上午孫總講到日本的抗震,它那是減震,現在萬科也在積極研究日本的減震技術。
二是標準化模式化的嘗試。我們看到這個是北京市的公租房的成果展示中心,整個是按照標準化、模式化來走,主體結構是可以線交的模式。客廳、衛生間可大可小,但是隔離廚房衛生間的時候就按標準化、模式化去找齊。這樣包括吊頂、吊頂燈、廚房的抽油煙機都是配合公租房的模式尺度來配設。因為它的規模很大,北京市每年是20萬套保障房。所以,很多大的優秀品牌都表示紛紛要跟這個體系去集成,降低成本,用到保障房里面。二是全裝修、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的應用,包括山東力諾瑞特也遙遙領先。我們現在有三套如何去衡量住房產業現代化:一是基本的標準,二是一般的標準,三是引領的標準。像內蒙有些省市就希望在全省推廣住宅產業現代化。一般標準是局部的使用了預置構件,內閣墻、地和樓板、樓梯等等,局部使用,不是為了預置化率而預置化,安全性特別好,也容易起步。在裝修方面更高一個層次就是搞標準化、模式化的研究。三是引領化標準,包括鋼結構的、SI結構的。
當前住宅產業化面臨的問題和障礙:
一是缺乏政策引導和發展規劃目標。
二是缺乏集成化的技術和產品。
三是缺乏龍頭企業支撐。
四是行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嚴重不足。不光是技術人才,設計人才也非常欠缺。
五是交流、推廣力度不夠。現在建議一些地方多聽聽專家團隊的意見。
六是產業鏈及資源整合能力弱。我們也利用這樣的資源,成立了住宅產業化與綠色發展聯盟,經常開一些公益沙龍來探討行業的發展。
未來如何推動一個地方發展產業化,有幾個方面,也是我們今天正在做的工作:
一是地方積極出臺經濟與技術政策。
二是因地制宜尋找本地方適合的發展模式。
三是借助采購信息平臺。現在在保障司的平臺下,正在建立國家綠色建材庫,現在各個建材企業正在積極申報,下一步準備進行專家評審,把庫盡快建立起來。
四是示范項目的整合。住宅產業化、綠色建筑、被動式低能耗、園區、生態城區等(各類示范集聚)。
今天上午孫總介紹了很多歐洲一些國家的保溫技術,都是在我們的被動房里面應用的,就是在地下空間、陽臺主體結構都要做斷橋,要做保溫隔熱。現在被動房比一般的建造成本高600塊錢,但是加了龐大的新風系統,室內的空氣環境質量特別好,外面PM2.5有100多,室內只有30多。所以,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推廣被動房,現在也有很多申報項目,我們也跟他們積極合作,做好被動房。德國提出到2020年的時候,整個德國全部都要建被動式房,因為德國取消了全部的核能核電站,所以就通過被動式住房來實現能源的節約。所以,現在準備在全國各個地方加大力度推廣被動式住房。
五是加大力度培育。
最后,我想總結一下如何推動住宅產業化發展路徑:
一是政府扶持,培育供需市場。沈陽市馬上要出臺一個政策,在新的土地出讓的時候,拿出5%必須是住宅產業化發展。
二是因地制宜,起步先易后難。
三是示范引導,各類示范聯動。
四是發展基地,集聚產業支撐。
五是占領先機,迎接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