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欣2022-11-08 16:46:52來源:樂居財經
??2022年11月4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日本居住福祉學會、韓國住居環境學會共同舉辦的“第19屆中日韓居住問題國際會議”成功召開。中日韓三國高校學者、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代表,圍繞會議主題“未來居住空間變化的應對”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高穎進行了演講。
??高穎表示,木結構建筑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而且一提到木結構想到最多的就是北京的故宮,故宮是72萬平米的建筑,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今天她從以下四個方面講述中國現代木結構建筑碳排放研究現狀。
??一是雙碳背景下的木結構建筑。她指出,前面幾位專家提到了中國的雙碳政策,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這樣的背景下,所有的木結構建筑和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今年2月份國家林草局再次印發了《林草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加快發展木結構和木質建材,木結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作用逐漸受到重視。
??二是木結構建筑碳排放計算方法。她提到,團隊計算的時候發現,在碳排放因子方面的木質建材領域幾乎是空白,在這個領域做研究的時候,沒有特別科學的依據。正是因為這樣,在做相關工作的時候爭取能夠把它補充完善。
??第三是木結構建筑碳排放研究現狀。其中包括木結構建筑碳排放分析,她說到,這個領域團隊把相關的數據按照現有的標準進行了統計,計算出LCA的結果。同時也有學者對木結構建筑的碳排放量進行了對比,發現木結構建筑的碳排放比較低,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它的木材用量比較大,儲存的碳也比較多,相對于其他形式更加節能減排。
??四是總結與展望。在雙碳目標指導下,木結構建筑的低碳優勢逐漸為社會所關注,中國木結構建筑將迎來新的發展集約。同時需建立科學完善的木質建材、預制裝配、拆除回收等階段的碳排放數據庫,以便更準確的計算木結構建筑的碳排放量。她表示,大家也在致力于把中國的木結構建筑碳排放量的方法、標準以及相關指南,以及精準的核算建筑的碳足跡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能夠在這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