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08:51:00來源:中房網
下面,正式開始今天的演講,首先有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劉東衛先生演講,他演講的主題是《裝配式建筑的全面技術解決方案》,大家歡迎!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 劉東衛
劉東衛:今天很有幸有這個機會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論壇上和大家交流關于工業化、產業化、裝配式建筑以及中國百年住宅相關情況。
我先給大家開個場,著重從技術、產業,還有面向未來的發展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以及百年住宅的話題。
關于裝配式建筑發展副標題,叫做“新產業、新體系、新供給”今天介紹的內容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一個新興產業來看當前我國的建筑產業現代化,以及新型工業化的一些思考。第二部分,因為我國在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和建造方式,因為我們標準院組織全國近百家單位編了兩本國家標準,一本是關于PC的,裝配式混凝土技術標準,裝配式鋼配技術標準,這個標準的很多內容從建筑工業化角度來講是共性的,我想圍繞這兩本標準的一些核心性內容給大家做一個分享。第三部分,想講一下新的供給,座談論壇上我們院孫英也介紹了一下這個項目,這個項目上選取了兩個項目,一個是公租房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在北京做的一個項目,還有一個是同時在建設的在濟南的一個項目。
從咱們國家的整體來看,近年來出臺了很多關于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指導文件,還有關于裝配式建筑的,總體上我覺得從傳統建筑業來看,從國家的資源環境,從傳統建筑業出現的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階段。那么就要適應當前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建設需求,以轉變建筑業的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新型建筑業的開放發展,這應該是近年來乃至“十三五”以及“十四五”總體方向。
關于建筑產業現代化和裝配式建筑在全國呈現出發展態勢,已經得到全社會各界的普遍認知,在各個地方同時都在大力的推進,但是在推進過程中,恐怕在認識上,在技術解決方案上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瓶頸和問題。最近一段時期國務院也出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這里面從面向未來的發展方向、重點任務都提得非常明確,去做好這項工作還需要在座各位同仁深刻了解咱們國家當前的形勢,全面提高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認識是非常關鍵的。
從國際上來看關于建筑產業化的發展都是以先進的建筑工業化的體系集成和創新為基礎,通過采用新型工業化生產建造方式,實現了建筑從數量到質量全面的轉型。我想各位領導和專家手上都有一些資料能看到一些,比如說建筑業,傳統的農民工,工地的建筑工人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從今后的建筑工業化和建筑產業化的發展向裝配式建筑發展,集成技術的解決方案也好,我覺得可能要深入的去思考這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一定要建立一個對基本品質、質量的性能的認識。實際裝配式建筑也好,建筑工業化也好,這也不是一個非常新的話題,比方說咱們國家從五十年代初期為了解決新中國成立以后大規模的建設問題,從前蘇聯引進建筑工業化基本的一些思想理念與技術,實際上建筑工業化,像裝配式建筑可能在不同時期承擔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不一樣的,當前這一階段根據全世界的發展經驗來看,以及中國當前的問題來看,重點是確保它的基本品質和質量,用更加長遠的觀點來看,這是非常重要的。
昨天孫軍總裁在主論壇上也提到了,比如說現在由于建造方式所帶來的問題可能非常多,比如說有設計方面的,有建造方面的,以至于造成中國當前建筑壽命等各方面都存在許許多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個方面,從建筑工業化,從裝配式建筑建筑的發展和技術來看,一定不是一個單一的或者幾項的集成,一定是一個全面的建筑體系來集成。一些單一的技術和集成我覺得僅僅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比如說國內在裝配式建筑來講,全面在做的,從當前來看主要問題是一個單一的結構系統的解決方案,并沒有建立在一個完整的建筑集成的角度,全面解決建筑的基本品質。比如說鋼結構住宅全國推動上也是如火如荼,從鋼結構住宅來看出了很多基本問題并不是建筑結構出了問題,它的防火、防腐、隔聲基本的性能目前來說是不盡如人意的。
第三個方面,發展裝配式建筑和建筑工業化的建造方式,一定要建立可持續發展,從國家方面考慮到它的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可持續居住是非常重要的。
總體來看,當前發展裝配式建筑應該說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戰略選擇,也是實現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途徑。
第二部分,結合裝配式建筑與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編制。汽車、彩電都可以采取工業化的方式來生產和管理,建筑也不例外,從它的生產連續性,生產物的標準化,以及全部生產過程的集約化和密集化,以及工程的高度主旨化,這些基本特征是一樣的。
從當前發展裝配式建筑來看,參考國際上最前沿的這些發展經驗,實際上當前國內是通過一種新型的支撐體和填充體的技術解決方案來做基本的工作,從設計去解決建筑系統性的集成問題,以及解決當前關于建筑的壽命、后期運維、可持續居住方面的問題,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當前來看,從裝配式建筑和建筑工業化體系來看,是吸收國際最前沿的支撐體和填充體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最佳的選擇。
這兩張圖可以看出歐洲和日本在上世紀工業化住宅或者建筑發展當中,在初期工業化建造的主體,到內裝產業的發展,到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筑集成技術體系和解決方案,這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征。我選了兩個案例來對應,實際上是日本的案例,這基本上都是用完整的一個建筑集成解決方案做這項工作。比方說這里面用的現場或者工業化主體的裝配和工業化建造方式,裝修完全是用一個完整的以干作業為基礎的技術體系全面來落地。建筑設計上完全是一個大空間,通過工業化的生產、建造,利用裝配式為主的方式,從產業化,從技術集成化,從今后的持續建造和使用運維,都給了我們一些非常重要的啟示。內裝完全沒有濕作業,內裝大規模用了工業化的補品,比如干濕廚房,所有的管線都是和主體相分離的。這是東京的案例,主體是利用鋼結構,有四十多層的建筑,它基本集成的工業化體系和建造體系應該說是非常一致的,充分發揮了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的優勢。
總體來看,現在從國家的技術標準構建,我們吸收了國際上支撐體和填充體新型建筑的通用體系,把一個建筑分不同的系統來集成起來,比方說一個建筑物首先有兩大部分,一個支撐體,一個填充體,以這種理念來思考問題,讓主體的耐久性大大提升,讓管線部分更加靈活,考慮到今后的使用、維修和變化的方式。用工業化的方式能把它集成起來。從全世界的建筑工業化來看這應該說是一個世界前沿關于建筑產業現代化和新型工業化的集成體系。中國當前應該大力推行采用支撐體和填充體為特征的新型諶業化發展模式,并構建建筑支撐體和填充體為新型建筑的模式。
這里面以這個體系為中心,考慮到我國產業發展,技術集成和今后可持續的生產與建設,總體技術解決方案,標準化院在組織全國產學研優秀同仁,去年編制完成了今年六月份發布的《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頂層設計也基本上是這樣的思想和方法。用新型的,以建筑為主的集成解決方案的引領方向突破瓶頸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特別是這里面要考慮用全建筑,全壽命,全專業,全過程的方向來圍繞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實現生產建造的轉型升級。
技術標準里面最主要的理念是建筑系統集成頂層設計,把裝配式建筑分成四大系統來集成起來,有建筑結構系統、建筑外維護系統、建筑設備與管線系統、建筑的內裝系統,可以說是一個一級系統來集成,再往下,比如內裝系統下會有不同的系統帶構成。
突出建筑的完整體系,四大系統的集成與協同的特點,提供以裝配式建造方式為主的技術支撐,吸收國際上最前沿的技術,提升咱們這方面的標準。
第三部分,新供給,新型裝配式建筑設計建造示范。這是濟南魯能公園世家項目,也是中國的百年住宅試點項目,應該說是房地產領域第一個采用框架結構的裝配式建筑,主體是框架體系的裝配,裝修是以干作業來全面裝配。另一方面采用了SI的體系,主體比住宅規范更高,盡可能的做到一百年的結構耐久性設計,抗震等級也提高了一度,完全做到了管線沒有埋在建筑結構里面。這個項目是用國際水準的百年住宅,做長壽化、高品質、低能耗的百年住宅項目。由于采用的是框架結構,可以看到對于裝配式建筑整體實施來講有了非常多的優點,完整的采用主體和內裝的裝配式,用建造工業化,長壽化,百年住宅四大體系的框架來實施。
第二個案例是北京公租房,是實創青棠灣項目,實際上也是利用完整的全面建筑集成解決方案來做的,不是為做工業化而工業化,裝配式而裝配式,目的就是建設一個綠色、宜居的住區。項目在北京有三萬多平米,這其中最重要的集成基礎工作就是通過把套型標準化,樓棟標準化,比如廚房衛生間全部是標準化的。這個裝修也全部實現了裝配式裝修,在保證公租房基本質量和品質的基礎上,同時實現裝配式的建造。另一方面,這個項目也完整實施了建筑的SI體系,讓主體的耐久性更加長久,讓裝修管線設備可更換,可運維,更加的靈活可變,也做到了沒有一根管子埋在PC管里,這個項目從剪力墻體系的PC結構來看是全國第一個沒有一根電線埋在PC管里,也完整的實施了內裝工業化二級和三級系統。
對今后裝配式建筑和建筑工業化集成解決方案提分享一個特別重要的觀點,如果當前處于建造方式的轉型升級非常關鍵的階段,各地實踐也非常多,國家也在大力推進,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立足于當前的問題,看到世界前沿技術,從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來提出今天的全面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所以要做好工作,對于所有的同仁來講,思想的轉型,認識的轉變,可能是今后最最關鍵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