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08:51:00來源:中房網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日本株式會社市浦設計總裁川崎直宏,他演講的題目是《日本百年住宅的研究與探索》,有請川崎直宏先生。
日本株式會社市浦設計總裁 川崎直宏
川崎直宏:今天我主要介紹的是關于SI住宅研究開發以及一些案例,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夠給中國今后住宅供給合理化提供比較好的參考建議。
首先介紹SI住宅研究開發的變遷,基于SI住宅研究開發最早始于1960年,現在大家所知道的SI住宅主要是起源于1980年,那個時候有一個CHS的認定事業,叫做一百年住宅體系,從此之后開始了百年住宅研究項目,然后開始了SI住宅的開發與研究。通過SI住宅的研究開發,由日本工團進行KSI的供給,來提供長期優良性的住宅,由此整理了這樣的一套體系和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最初所采用的技術比較簡單,就是對于中、高層住宅構造以及建造方法只是考慮了這一個環節,如圖所示,1958年秦海高層公寓,它是一個框架體系,由三層兩戶結構所組成,這樣可以產生內部大空間的設計。
如圖所示,這個項目是泉北桃山臺B住區,1970年年代由精度大學進行研究的兩階段供給方式的這種體系,其實這種兩階段供給方式是分別承擔著兩種資產形成的任務,一方面是社會事業體系,體現在主體結構方面,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所有住戶對于住宅多樣性的需求,這是建設供給所提的另一方面的要求。也就是一方面是國家事業體系,另一方面是社會事業體系。
從1970年開始,在公共住宅當中,以模塊設計為基礎,進行了NPS(新設計體系)的一種設計,到1981年,根據前面講的創建百年住宅的認證事業制度,在民間就開始了長期耐用型的住宅建造方式體系。包括民間在內百年住宅沿用了一百年以上的建筑理念,提高主體結構耐久性,以及內裝部分的可變性,可以輕易的更換性能,同時也引入了剛才我講的兩階段供給方式的理念。
百年住宅很大的特征及理念就是以長期、耐用型為目標,將主題部品以及材料耐用性進行整理,根據所有整理的信息,再整理出一個新的建造方法,另外就是將主體、內裝、設備、管線進行分離,可以對部品進行更換、構建、維護。我整理了百年住宅的六個特征,第一可以改變房間大小和布置,第二可以統一構建和部品的尺寸,第三可以更換部品,不損害建筑內其他部門,第四有獨立設置管線空間,第五采用耐久性比較高的構件和結構,第六通過以上五項可以有計劃進行維護和管理。
這是兵庫百年宅,是1997年的項目,里面采用的技術是反梁技術,通過上反梁地板下有存儲空間,這個空間里面可以收納物品,也可以將管線從下沉空間里面走過去。
這是日本縣營住宅,我們對于縣營住宅SI體系采用了一些措施,縣營住宅第一個就是要降低成本,第二個不能用大的裝置,第三個在進行建造的時候要花費最小的力氣來達到長期耐用型住宅的目的。通過這種建造方式,共用百年宅和SI結構方法的一種方式,通過S和I的構成,可以沿用移動的板,也可以預留管線空間。我們是將居住空間和回水空間進行了分離,回水空間我們進行了降板來確保地板是架空的,另外還考慮到外部構件問題,我們可以輕松的更換外部構件,另外也可以給地板和管線預留空間。這個戶型我們采用了寬扁梁的設計,可以確保大空間,也可以實現內部空間的變化。
這是KSI住宅,它是共團住宅所提供的SI技術體系,作為公共住宅,如果在城市中心,那么它的價格是非常高的,所以必須提供高性能的住宅,采取的措施就是采用混凝度,由此保證主體結構長期耐久性,確保層高有3米,使用了雙層地板以保證地面架空,另外架空層里面可以配置管線。另外還采用了地板先施工方式,這是對應于墻體先施工方式的另外一種方式。在國家層面也有一個關于公寓項目SI住宅研發,并且形成了一個指南,指南里面包括了六個部分,第一個就是SI主體和內裝分離,第二構造主體要有抗震性和耐久性,第三便于維修、維護,第四內裝和設備的可變性,第五要保證舒適寬敞的居住空間,第六需要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
如圖所示,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為了延長住宅使用壽命,我們致力于實現兩百年住宅住宅,從最初沒有富裕成熟社會的真實感向著除了建了就拆的由消費型社會轉向建造優良品持續維護修養且長期使用的為庫存社會。這里我要特別說一下兩百年住宅概念,它已經不同于一百年住宅概念,它已經超越我們所理解的住宅,它能夠世代使用,并且在我們現在的生活階段能夠比較好的長期使用下去的概念。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在其他世代里其他人的生活階段仍然可以繼續居住,使它成為社會財富,以這種概念來存在。
長期優良性住宅有非常復雜的一面,它復雜一面體現在SI住宅里面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主體結構提高耐久性,內裝和設備體現它的可變性,將主體結構和內裝進行分離。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部品和構造都有它的使用年限,那么我們就要根據這些部品與構建使用年限進行不斷檢查、維修和更換,要制定出這樣的計劃,這就延續了百年住宅的思考方法,比如主體結構使用壽命到75年以上,設備和管線我們認為是30年左右的使用壽命,我們一定要制定這樣的計劃,并且能夠按照這樣的計劃進行維護和維修。對于長壽化這點來說,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要不斷累積住宅的歷史信息。
住宅新建、改建、維修或者檢查的時候都有相應的施工圖和施工報告在里面,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把這些信息收集起來,還要把收集的信息進行活用,這在我們維修和更換的時候會提速,并且可以非常合適的進行維修。當住房要重新售賣的時,也可以給我們提供比較好的使用。這是住宅長期使用中應該建立比較好的系統。
我們希望積極推廣有關長期優良住宅的法律,整個流程是我們這么多年積累的措施,是將SI中的建造方法一些復雜技術進行了提煉,并且進行長期活用,這對于檢查、維修、更換、管理的時候都可以通過這個流程來支撐,并且在流程執行過程中積累了住宅的歷史信息,并且進行了活用,而且還建立了一些軟件系統來實現這個流程。從2009年開始,我們出臺了長期優良住宅的法律,開始了長期優良住宅的認證制度,同時在硬件、軟件同時配合的基礎上,我們做了一個認定標準,并且通過檢查、更換、維修流程來整理了現在所用的體制,并且對于現在既有建筑長期優良化的改造也采用了這些措施。
從住宅結構主體一直到城市結構主體,涉及到SI體系發展的延伸,也就是說我們將SI住宅結構引申到城市結構主體當中,向大家看到的圖一樣,把房屋主體作為城市基礎來考慮,構筑了一個立體城市街區,用主體結構來維持整個街區的結構,根據各個住宅需要來改變內裝和外裝,實現各種各樣的用途,并且配合整個街景的協調。在主體結構當中,可以采用高強、高耐久性的新型材料,由此可能實現主體結構達到兩百年住宅以上的目標,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將建筑變成社會資產型建筑,也就是剛才所說的庫存型建筑。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實現剛才所說的社會資產型建筑集合住宅的目標,這個目標包括三點,一是優良的建筑產品,二是全裝修交付的房屋,三是可以實現長期的維護保養。
以上就是我的演講,感謝各位的聆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