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08:51:00來源:中房網
主持人:下面,有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建設管理與咨詢研究所所長張林振,他演講的題目是《設計管理一體化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EPC項目解析》,大家歡迎!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建設管理與咨詢研究所所長 張林振
張林振:大家上午好。我代表標準院分享一下我們在裝配式鋼結構EPC,包括全過程咨詢這塊做的一些工作。E是設計,它包含了策劃的設計總包,PMC是協助業主全過程項目管理,E+PMC就是承擔設計總承包+全過程項目管理兩方面的服務。R是研發,EPC是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工程總承包。R+陶板幕墻是研發+工程總承包,DBB是設計完了之后再招標,再施工。施工總承包和工程總承包比較容易混淆,EPC是工程總承包,常規施工總承包就是把主體結構之外精裝、幕墻納進去,只做施工,稱為施工總承包。
在中國做事法規和政策支持非常關鍵,2016年5月20日住建部出臺了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們理解為開啟了民營建筑EPC的窗口期,預示著設計主導的EPC大份額和施工總承包相比能占多少。
從2016—2017年密集出臺了工程總承包相關政策,現在各個省也都在相應出臺工程總承包相關辦法,不僅僅是政府工程,現在很多開發企業近三個月也和我們在交流開展工程總承包。2017年國務院發聲了,第一裝配式建筑原則上應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還有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我們公司走在了全過程工程咨詢前列,在這塊探索上是走得比較靠前。
標準院基本情況,我們院是強調高端技術集成服務商,其實我們就是強調以研發技術為引領的全過程服務,交鑰匙服務,交鑰匙服務包括全過程咨詢,中國實施最重要的是坐在乙方進行承保的工程總承包。這是標準院的組織架構,我們由原來項目管理中心成立了建設管理和咨詢研究所,成為了戰略轉型部門,并且為了適應全過程咨詢,我們也向標桿企業進行了學習,成立了從投融資到設計,到施工,到成本合約的管控。國家的文雖然發布了,但是在施的項目,EPC也好,包括E+PMC也好,我們有接近10個項目在做。標準院十年前就做地下人防的總承包,所以我們對總承包的認識和興趣大于一般的民營設計院。
全過程咨詢第一個內容,就是設計管理一體化。這是金融機構投資的大型綜合體,現在在實施第一個地塊,我們承擔了設計總包+全過程管理,酒店部分已經基本上要封頂了。這是去年交付的全球展示中心,這是幾大板塊下,我們基本是做執行層面,但是我們也承包了設計承保,產品策劃這塊我們也協助業主做了很多事情。
針對這樣的客戶,繼長春之后,濟南把更大的文旅綜合體也交給我們,這也作為我們院的重點項目,四個團隊,兩個設計,兩個項目管理團隊,在總部和項目總監部支持下進行服務。我們從前期的包批包建,到設計、工程、成本都配有專門的駐場人員。
我們也是和這家企業一起學習萬達的開發制度,包括原來我們已有的項目管理制度,再就是我們分為三級的審核,從項目管理團隊執行層面,到項目公司管理層,再到他們公司集團管理層,這樣的三級審核。包括流程,包括院內信息化審批流程。
大型設計機構承擔設計+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優勢,它是全面豐富的專業技術與項目管理技術之間的有機結合,從交付的品質,從效率,通俗來講我們說業主是三省,加速進度,降低造價,省人員,項目前期和設計階段決定了整個項目總投資的80%以上,也決定了項目收益預期乃至成敗,設計機構對這兩個階段的技術管控最為到位。
中國是也有造價咨詢,不可能全國咨詢一下子點那么透就由設計院來做,但是和國際接軌和實現價值來看肯定是設計院做這個事最為理想。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建材庫,我們有自己的推廣平臺,我們可以迅速幫助業主篩選到合適產品,甚至我們有央企良好的關系,可以拿到比較優惠的價格。
分享我們團委進場一年多怎么給業主省了一千多萬,其實一體化成本控制來講,超限這塊管結構的開發企業老總知道,在中國專家的左右度是很寬的,設計院的地位、資源,包括你對業主省錢的意識決定了你的成本范圍。就拿我們這個項目來講,這個樓本身不高,不到一百米,只不過相對長了一點,這里面不存在什么安全性問題,就是認識問題,在其他省我們都認為沒有問題,我們通過強有力的溝通和支持,一下子就給業主省了六百萬以上。
包括現場,因為設計院出身的項目管理,當時低坑挖土比較軟,要換兩層混凝土,但是我們認為這個土和其他地方沒有什么差別,后來做了比較就把墊層取消了,節省了成本。還有就是主動管理,主動控制,價值體現,這個項目就是酒店幕墻優化,橫豎裝飾條拖開50毫米,這樣施工難度降低,節省了成本五百萬。
這是參見單位(圖示),這是一些專項施工單位(圖示)。通過項目,其實我們認為是達到了三個檢驗,一個是設計完成度,一個是項目管理專業能力,一個是設計管理一體化協作水平。項目建筑從主體法式風格,到內管,到幕墻,很多人都評價你們這個建筑是渾然一體,長春當地很多婚紗攝影機構也把它作為外景采景地。項目從金融機構的定位來講我們當時就選了兩種方案,一個是時尚前衛,一個是尊貴典雅的方案,我們也料到他們會選擇尊貴典雅的方案。施工億圖設計階段我們用了簡易的BIM,這個項目其實效果非常好,但是難度和節點還是相當復雜。
再就是石材這塊,因為考慮到難度比較大,并且老板要求也比較高,我們在北京做了樣板強,保障了石材幕墻。在主體設計和景觀幕墻、室內的相同當中,我們的團隊都是集團內部的人,基本上就差坐在一起工作了,我們在一起協同制定策略,編制提報文件,達到高度協同。因為這個幕墻施工難度非常大,是內裝的一種做法,我們采用了內裝總工人員在現場幫我們去管一管外裝人員,大家知道外裝施工水平通常達不到標桿企業內裝水準,這也有效的監管了外裝幕墻的水準。中國勞務隊伍水準不一樣帶來差異也非常大,所以我們也頂著壓力把第一批勞務隊伍換掉了,換成了福建的勞務隊伍。
這個工程沒有實現BIM5D,所以設計中也出現了一些小的細節沖突,但是正是因為設計管理隱患,正是因為大家高標準的目標,其實第一時間就等很快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項目也是依靠了建筑師在策劃、管理、施工、運營各個層面充分的參與和話語權。現在很多設計院交流做設計總包設計費、管理費怎么分,我最深得體會是一個真正的建筑設,特別是熱愛方案創造的人,他在不談錢的情況下能完完全全照顧自己的“孩子”成長起來,是最大的認可。像長春零下十幾度我們的駐場建筑師仍然每次都參與認樣,也參與了每一次的具備樣板確認,正是這樣才保障了交付。
雖然老板要求效果很好,但是我們也是盡最大可能降低他的成本,最大化的取消石材,因為這個項目是發式建筑,很多效果需要靠石材來體現,我們也是最大化的控制業主成本。
關于設計總包+全過程項目管理這種全過程咨詢費用模式的思考,住建部最近發文提出要求,在工程建設中推行全過程咨詢服務。第二實現建筑師全程最優管控的一種模式,目前建筑師全程全方位控制能力相對較弱,話語權相對較弱,設計費取費較低。第三有設計更要有設計管理。第四做過設計的管理人員更好地進行項目管理。第五主體、室內、景觀設計必須一體化設計。第六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三邊工程更需要一體化全過程咨詢模式。第七為設計院牽頭的EPC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全過程咨詢服務的工程模式多為一體的交鑰匙服務,標準院從技術研究到部品研究應該是國內領先的,無非就是圍繞客戶的特點怎么為他增值,創造價值,從而調整我們自己的服務模式。
這是標準院從課題研發,到主編國家重要的規程,我們認為標準院有三大核心技術體系和一大核心技術產品。鋼結構這塊,從去年國務院層面發聲推廣裝配式建筑,首先把鋼結構放在混凝土前面推廣產業升級來看,包括這一年多來我們這兒來考察的,我們認為鋼結構會像三、四年前的PC一樣有它的春天。標準院從理念、科研、標準、人才、設計、總承包、產業鏈也是在踐行央企的社會責任,每年持續上千萬的研發投入,到實現我們自己全產業的服務來引領這個行業,我和我的團隊在做裝配式建筑鋼結構EPC,我認為每做一個鋼結構建筑我們認為給子孫留了一筆財富,鋼結構建筑五十年、一百年以后80%可以重復利用,這是利國利民的,還能實現個人價值的一件好事。正是基于裝配式建筑相關技術,加上EPC工程總承包的模式,形成了鋼結構2.0體系建筑工程總承包業務模式。
簡單講一下鋼結構研發方面的情況,其實鋼結構建筑我們定義為上一代人1.0產品當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包括室內露梁柱,造價高,房間漏水,外墻漏水,隔音差,墻體開裂,這種類型建筑住宅不是特別多,其實鋼結構造價和PC比它價格上是具備競爭優勢的。再就是鋼結構住宅四大系統,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還是以客戶功能為核心,以結構布置為基礎,以工業化部品為支撐?,F在國標還沒有發行,從裝配式建筑評分表也可以體現,四體系都裝配才能稱之為比較理想的裝配式建筑。
鋼結構建筑有它自己的特點,研發來講經過專門設計和不經過專門設計的戶型比,我們進入之后在不影響使用品質情況下做到了70公斤,之前的一家做的是55公斤,差別了15公斤。包括套型的模數化,從內外墻板一定要一體化設計,我們信息管理模型里面把外墻、內墻模數都要體現出來,為什么報價的時候他會說我要看到你的施工圖,因為你設計的模數化好不好和每平米成本增加關系是非常大的。
百年住宅理念,從一臥,兩臥到無障礙護理,其實這就是站在客戶角度來設計研發我們的產品這才是真正的一個好產品。結構的研發設計這塊,結構在超高層里面,外框基本上都是鋼結構或者混合結構,這個結構體系上不建議玩花的,玩新的,搞離譜的創新,我們現在還是推崇國內外通用的鋼框架支撐,包括現在我們做的把這個支撐換成預制的混凝土墻板這兩種體系。這是我們從日本引進交錯桁架,現在一些鋼管束墻有一些新體系,包括采用異形鋼管束,鋼管束從焊接鏈和工業化的精神不是特別吻合。包括LF結構體系,這是我們給山東一個企業做的全裝配,就是沒有任何焊接。樓板體系技術難度應該不大了,都有比較成熟的廠家。
外圍物這塊,是上一代里面是最難的體系,包括隔聲,漏水,基于上一代鋼結構粗放式的設計,缺少研發,缺少實驗驗證帶來了各種問題,所以導致了很多人對鋼結構的疑惑,現在很多廠家找我們做示范樓,其實我們無非從安全性、功能性、耐久性幾個方面,從它的理論分析、構造、耐老化實驗,這些問題我覺得基本上是可以解決的,只不過以前大家對這方面的研究偏少,因為以前的設計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粗放,拿到圖,設計任務書就趕緊畫,缺少研發基因在里面。外圍物這塊包括外掛,各自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包括凸梁凸柱,其實這都有一系列的解決辦法,我們做鋼結構住宅,真正做好的房子老百姓住進去感覺不出來它是鋼結構住宅,現在我們和浙江省也在考慮做第一批鋼結構百年住宅,當時我們也在想鋼結構到底提還是不提,專業人士提的話其實是為鋼結構住宅起到價值,老百姓會不會擔心呢?我們想的是老百姓住進去不應該讓他感覺到是鋼結構的。包括ALC墻板的應用,日本也大量的應用ALC墻板,我們院也非常推崇ALC墻板體系,國內ALC墻板的生產這塊還需要很大提升。包括其他板的體系,德國用的三明治板,受力、非受力都可以做,但是對高度有限制。
我們做鋼結構是基于每個地方的氣侯特點,針對他自己的產業基礎來幫他做研發、配套,包括臺灣地區更多采用外掛PC,當然只有臺灣地區這樣做得多一些,不同的地區要結合它當地氣侯特點,包括已有的產業基礎幫他做一個統籌之后來研發適合他自己的體系。
內裝研發這塊,全壽命周期里內裝改造對能源、環境破壞程度要大大大于主體結構,鋼結構里面以前也出現過衛生間漏水,室內梁柱彎的問題,包括防腐、防火怎么包,還有管線分離的問題,其實SI的理念我認為最適合鋼結構體系,鋼結構材料容易實現大跨,是最容易也最好和SI理念相結合。這里面包含了很多部品,我們也在研發,其實像劉東衛講的只有好的啊部品支撐也是很大的一塊。
這種建設模式其實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國,實現了開發設計、采購、施工之間的全程融合與協調,能夠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升交付質量和項目運轉效率,這目前是國際通行建設項目組織實時模式。通俗講其實生產方式也要符合生產力的發展,中國從供給側改革也好,為老百姓提供有效供給,其實EPC這種模式也到了它該大面積推廣的時期了。傳統DBB模式,非專業業主對應這么多供方很容易產生大量的錯漏問題,EPC和PMC模式可以兼用,有些人認為做EPC是不是就不需要項目管理方或者業主代表工程施?其實不是這樣。目前中國簽EPC合同,甲方很難出一個交付標準,而且會處處想辦法跟你要錢,沒有真正實現總包干,所以搞得業主最后非常痛苦,所以我們提倡EPC模式,就是PMC單位,或者一家PMC單位仍然可以存在。
從BOT到EPC+Turkey,到EPC,到DB,到EPCM,到PMC,中國住建部推全過程咨詢更多應該推EPC+Turkey模式,不僅僅是從初步設計開始,從前面科研、策劃階段,PMC是真正的全程,含可行性研究和項目融資的咨詢,EPCM只是EPC階段初步設計,因為國外只是初步設計之后進行EPC發包,它是這個過程大部分階段的管理,不應該是叫全過程管理。
國家鼓勵設計院做EPC工程總承包,因為傳統模式下非專業甲方要管的科研編制、環評、交評、造價咨詢、勘察、主體設計、各專項設計等等非常多,交圈問題多,成本和進度難以控制,屬于典型的粗放式管理。包括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EPC總承包上可以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有利于整個項目的統籌規劃和協同運作。還有就是工作范圍和責任界限清晰,合同總價和工期固定,業主的投資和工程建設期相對明確,有利于費用和進度控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項目管理各方的優勢,實現工程項目管理的各項目標,可以將業主從具體事務中解放出來。國務院明確提出裝配式建筑原則上應該采用工程總包,尤其是我們院選擇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就是因為它技術含量高,研發要求,模式化要求,設計、安裝關聯性強。第二點是包含策劃設計,設計院可以很好和業主溝通,協助業主做好策劃。E是包含策劃的設計,E必須是設計總包,還有就是要做好成本控制,必須做好建造交付標準,設計院最容易掌握和平衡設計、施工、成本三方,還有就是設計牽頭能夠自發或者容易控制設計優化的落實。
這是我們EPC工程總包的模式及流程(圖示),現在我們也梳理出來一些我們自己的相應的制度,這個是我們做的一個學校項目,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我們是主體鋼結構,外圍物用的ALC,裝配式結構建筑也可以作出非常好的效果好,并且模數化程度非常高,我們設計的這個學??床怀鰜矸浅4舭宓母杏X。還在安陽做了一個項目,是全精裝修的項目,還有一個是河南省沁陽市的一個項目,包括公共建筑立面我們也在做四體系裝配式建筑的實踐,這是一些地標建筑,有一些大跨,更適合裝配式鋼結構建筑。
上海綠地,我們除了內裝產業化,我們除了有雄厚的研發實例,有自己獨特的部品,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在想選擇研發難度大或者管理難度大的事情,我們也去實踐一下,其實能夠更好的實現項目交付和管控。
裝配式裝修施工現場,碧桂園提的理念非常好,裝配式內裝采用這種方式客戶更可以去現場看,其實老百姓看到工地展示情況之后,老百姓就能分析評判出來將來這種房子的品質和原來傳統的抹灰、抹砂漿做法的優缺點。
設計院牽頭從事EPC工程總承包若干問題思考,這兩三年會發生數量級的增長,包括昨天和西南院的同志交流,其實西南地區大設計院牽頭EPC也已經形成了一定氣侯。第一基于國內全過程咨詢能力現狀,建議業主在EPC模式下也盡可能聘請一家大中型設計院出身的項目管理團隊做PMC、PMC承接單位可以只做管理,也可以設計管理一體化承接,但是設計只到初步設計深度。第二總價包干方式適用于方案深度較深或初步設計完成后,不適用于可研批復后發包。第三根據日本EPC對項目經理從業經歷的要求,首先要求EPC要有五年從業經驗,現在設計院選拔的EPC經理也需要出場完成兩三個EPC項目。第四向房地產企業學習,重視設計管理的設置,因為現在很多設計師同時服務不止一個項目,設計管理師能夠從繁雜的活中脫離出來和業主溝通,協助業主做好策劃。第五EPC項目充分發揮建筑師作用,不僅僅是效果控制,從交付標準制定,驗收等多個環節要短期駐場。第六全過程咨詢服務上升到全生命周期咨詢服務。第七EPC合同談判要點。第八設計院牽頭的聯合體承接EPC。第九人才引用培養,現在我們也是幾個方向,比如自己轉型,也有從開發企業引進人才帶團隊。第十做好設計、成本、施工的協同。第十一開發企業項目的可采用EPC模式。今天來的開發企業領導比較多,其實西北院做了一個很好的案例,是一個開發商項目,三棟樓采用三種模式,三個樓比下來EPC模式從工期、成本都實現了很大的優越性,從側面印證了EPC模式業務面不僅僅限于非專業的客戶,其實我們也整合了相應的外部合作理念,優勢互補,協作供應。
設計院應該具備全過程咨詢核心能力,一個就是熟悉投資、建設基本流程,第二客戶需求創造與挖掘,產品策劃定位,可行性分析,第三研發、方案創作與設計總包管理能力。第四交付標準制定與各階段成本控制能力。第五施工專項系統管理能力。第六整合各項資源的能力。
幾個勢在必行,第一鼓勵設計企業牽頭的E+PMC及R+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勢在必行。第二工程項目一體化設計及精細化管理勢在必行。第三發揮總承包設計的主導作用及強調設計的管控能力勢在必行。第四傳統設計企業現代化項目管理制度勢在必行。
主持人:各位嘉賓,各位專家,今天上午來自中外七位專家圍繞新技術與工業化裝配式建筑話題分別做了精彩的演講,就各自擅長的領域與大家做了分享,觀點新穎,內容豐富,展現了卓越的探索和滿滿的誠意,希望能夠對大家的研究和工作有所助益,也希望論壇搭建的中外平臺能夠推動我國建筑產業現代化蓬勃發展。讓我們再次以熱烈掌聲感謝各位專家的演講,謝謝!
多年來標準院在裝配式建筑領域編制了國家與行業重要標準,打造了眾多行業示范項目,研發了PC鋼結構住宅,裝配式內裝技術體系,確立了百年住宅標桿品牌,我們誠摯的希望能夠進一步與各級主管部門和行業同仁攜手,發揮各自優勢,凝聚共識合力,拓展深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今天上午的分論壇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的出席,我們明年再見!
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