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1 00:00:00來源:中房網
AECOM中國區建筑設計執行董事 王一旻
說到城市更新,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的整體品質。我們希望的目標,以前一搞就是要搞一個地標,后來就不是搞地標了,就要搞名片,這問題就大了,要搞文化。剛才又說到記憶,這實際上都是名片。我們一見面,不認識人,一看抬頭。那看城市也是一樣,像維多利亞灣,這是世界級的,大家都認識。包括廣州大運會的時候就很出彩,為什么把會場搞在珠江,但是這就是讓世界認識廣州的機會。
我們這幾年總結了很多東西,經濟片區、經濟地位是有很大的關系。自然的山水,像我們后海、海岸城現在就很好,但是有了它以后,如果把山水拉近了,這是非常得到利用的東西。文化的主題是要挖掘和弘揚的,綜合的業態,這是開發商要運用,怎么共同尋找的東西。后面這三條:有機的組織、體驗的空間,標識的建筑,這些加起來有政府管的,有自然的,一加起來之后,這樣做下來才會形成城市的流線。佳兆業也是呈現給大家的又一張名片。即使我們要環保,但是我們未來新的東西,耿總講了,我們以后有更廣闊的前景,那個廣闊的前景,我們廣闊的前景現在要和東京比,我們還有距離呢,這個廣闊的前景我們要升級的,并不是我們要蓋樓蓋多的問題,是我們要升級的問題。
一談到經濟大的問題,就感覺特別的貧乏,沒有知識,不敢說話。但是它可以作為我們的依據,就是深圳的總體規劃,國家三個經濟中心之一。然后深圳我們拿到的項目,一個就在這個地方(見PPT),他們都屬于城市副中心的位置,這個就能支撐我去設想。
一個項目剛開始的時候,我到底該找多少個團隊,世聯、中原都找來行不行,這個是很復雜的一個事情。所以,這個里面操作的時候,那我一個開發商自己的團隊,我們佳兆業已經有非常專業化的一個體系了,但是我們現在找過來把他們管理起來,這可能有能力。
講幾個案例。星河雅寶,是在探索中前進。這個項目開始是在六年前,這個項目波折非常大,它這七塊都是工業用地,但是有一塊地是給了有配套指標,就是1號地,把配套宿舍集中起來就集中到這塊地,剩下的有酒店,做寫字樓,都想好了。星河的力量也是挺強的,把很多的政府各部門和設計團隊都整合起來了,應該說第一責任人還是星河的整合能力不夠強。大家積極態度還是有的,我們之間是有的。現在這1號地動工已經定了,現在又停了,事實上已經都在動了,但是很坎坷,其實比較亂。這是我們最早六年前講的“雙塔”,但是后來蓋的時候不能蓋“雙塔”。做到最后大家沒有一個統一的方向,這個地方到底是什么,到最后這個廣場,實際上這個廣場最后是我們自己做的,再加上費用問題,一上來就整合這么多單位,怎么給設計費、怎么簽合同。尤其一開始的時候,誰也不知道哪個工作量有多少。
這是現在這個總圖(見PPT)這就是施工圖,前兩天也發了施工圖,開工了。政府也最后給條活路,把這塊地的性質給了住宅,變成了居住,然后這個項目又回來,但是最后的規劃又變了。這是一期施工圖,不算最后這個地標的話,這是兩棟寫字樓和一個商業COCOPARK,現在基本上是這樣的(見PPT),我前兩天去考察了一下。
龍崗紅荷的這個事,叫一次次柳暗花明。一開始人家是看了雅寶的項目。找到我們的時候,大家就著這個要點,他這個要點是已經批的要點。找的我們做,然后世聯和中原都提供了怎么做的方法,但是比較保守,還是龍崗區舊城區的感覺,看到規模就應該這樣嗎,就是很不甘心的感覺。這個時候正巧了,政府也在搞城市更新單元,做了大運北區以后,發現了大運南區三條地鐵線這么好的位置,結果他們就在做大運南的規劃。然后我們跟政府商量,我們要加入,要他們聽到我們的聲音,然后一起討論。最后,最好在城市更新單元設計的時候,也把我們這個反映進去。然后最后變成詳細藍圖的時候,這個東西一落實,因為開發商有自己的想法,我這幾塊地,每個地批點商業,每個地批點住宅,這個蓋起來不像個樣子。然后想著把3條線利用起來搞都市中心,就是想利用這個價值。這個事情,我們是反正給了錢就干,能不能行,第一次找政府就說了。后來情況慢慢就在變化,這個是跨街搞平臺(見PPT),把人往二層放。實際上韓國和日本,基本上把一代公交往地下放,一層跑車。韓國是一層沒車,地下地鐵跑。它那個寫字樓特別高的密度,周邊的路卻很小,它全部在地下,非常長的通道,就跟機場一直走到這兒一樣。這些方法很多,因人而異,我覺得我們現在做成平臺的辦法,像海岸城這種是比較便宜的,假如沒有這種平臺,一下班就一鍋粥,現在下班步行的全走平臺,底下全走車。當時也在想地下這么多車庫要整合起來,但是當時因為開發商我的車庫怎么樣跟你連接,就這些問題沒有協調好,最終沒實現。后來我們在星河項目的時候,我們做地下環道,終于批了,但是你要找出口的時候,規劃不讓你找出口,那么這個環道又是沒有價值了。所以星河最后的情況,地下車庫是整合的,但是出口在直路上。現在這個嘗試也之只能在你的地里能夠做,也很復雜的。
另一個是都市式街區,學術界都喜歡做街區,他說你看那歐洲的街區多好啊。其實這個事情搞得好多二、三線城市,唐山、青島全搞街區,車都走不了。比方說綠色生態,你這樓這么高怎么綠色生態,這也是錯誤。我們今天的情況,就算我們未來要宜居,我們是人多地少的情況下,這時候就要講高效率。講高效率我們是跨街還是在地底下。生活不舒適,這時候才講利用自然空間,把它一對接,這個時候才顯得可貴。實際上這是個前提。這才真正的叫綠色生態可持續。
我們這個匯報政府的時候,我一定把有可能性的,只要未來有可能性的我全考慮進去說未來的事,這才是說未來的方式。
樓高沒關系,你看我這1號一期的地都不是很高,到了以后未來的地都很高。因為未來的KKMALL已經很高了,如果龍崗作為一個副中心,所以說可以想像,這么有想像力的事情。
我現在要做的是要有很絢的廣場,然后把幾個商業整合起來。尤其是我們在這個廣場上做一些街區。其實規劃部門張局也覺得,你這城市空間要分布,甚至在后來互動的時候還想出了辦法,還想能不能以后我們城市廣場和商業一起打包作為一個出讓去掛牌拍賣,就不只是土地拍賣,能不能是城市空間這樣。因為現在的廣場產權不知道是誰的,就是這個經營權算誰的,這么好的廣場不能經營它,這有好多的問題。規劃部門有時候想也著急,他們各部門又在牽制。
從路對面過來的時候,要跨過一個平臺,不能壓抑,進口的時候非常高,連接體的時候會比較低。
實際上龍崗在以前找英國的AA一起搞城市設計的時候,不斷在探討土地增厚的理念,這個理念實際上就是我們大家在說的一個事,就是要跨街平臺,跨街商業,跨街居住連橋,利用了很多案例,包括上海經貿旁邊這個平臺。包括這種平臺就是越做越大(見PPT),其實我們在做這個的時候搞過幾次專家評審會,大家不是說該不該做的問題,都是說怎么做好的問題,深圳也不斷在進步,跨街商業也是有產權的。
包括這里提到12號線,本來三條線都在這個地方,當時開發商提出,我給你讓一條道,你可以從這兒走。現在這塊地已經在設計了,是要讓出一條道,因為下面有一個地鐵站,這樣地下的商業街就可以形成了。以及地下商業,那地下商業的產生又歸誰?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現在韓國的地下商業,從來我沒聽人夸過韓國,但是韓國的地下商業做得非常好,品質又高,這個錄像找不著,我回頭拷給你們。
這個是二層的輕軌、廣場、地面(見PPT),然后是地下一層是商業,再往下一層是地下環道。
龍崗區是很想把這個事做成,地下環道方案也出來了,最后卡在誰去做市政規劃,這些道路改線什么的,就這些事情我們龍崗的張局真想把這間事促成,但是他要成為“張市長”可能才容易。到我們佳兆業一塊合作的時候,這個事可能又推過去了。
實際上這個過程中有些東西只能是暢想,但是有些東西開發商確實得到很需要的東西。他把他這7塊地,首先是跨街商業解決了,然后他提供給社會開放的空間解決了,然后把環線商業占用城市空間的問題解決了。包括把這部分的商業置換到這里去(見PPT),有些地方做小街區,有的地方提供商業。紅色的就是現在一期,這個一期施工圖也發了。我們做的這個事,好象有一點看不到頭,但是也不斷的有一些成果讓你看到。
當時策劃公司提的,最后還是做成一個底盤,一個住宅,搞得我們也很沮喪。最后我們說這個地方不能搞得這么爛,實際上開發商接受了。未來的連橋和街區,把城市的十字路口最堵的事,最后通過街區把人疏散掉,這個街區變成很有活力的街區了。就是現在的街區,只要是住宅底下的街區長得都一個樣,就是說你一定要它做得就好象蓋了很多年一樣的,而且是就像旗艦店一樣的,這就是街區的感受(見PPT)。蔣書記發言很給力的,他說我們的視野一定要放高、放開才能去做這個事。
售樓處的室內設計,僅室內設計就500平方米,一起開會,每一個會我們都參加,無論如何我們多不平衡。(笑)
在現在這種項目,經常城市更新碰到的情況,項目都非常的大,非常的綜合的時候,AECOM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現在發揮不是很好。本來它在中國區有很多的專業,但是這兩個項目進展到現在沒有充分運用到AECOM的資源。
在后面這幾個項目,我們在整合上就探索一條路出來,這是吉林南部新城項目(見PPT),在整個地指標不變的情況下,把綠化的綠帶進行側移。同時綠化帶兩側做公建,中間做綠化,這個就充滿了活力。
這是最近在做的一個項目,這個是在半道上,就是福州市,我怎么做這個項目的定位,首先國家對福州有一個定位,叫海峽西岸經濟區。然后福州的規劃里有一個幾中心,它是八中心。這些項目整體打造起來之后,這又是一個進出福州的門戶,是每個經過的人會認識福州,是這么一個概念。又是一個奧特萊斯的概念,實際上是政府給一個支持,你們必須得建奧特萊斯。
這個項目值得說的是,包括上一個項目,實際上我們是一開頭就把城市設計、景觀、建筑全部一起來做,但是你找四個團隊不是貴嘛,但是在項目的前期,參加前期的互動。前期差不多的時候,后期我全部建筑來做。專業人員都是按時間算成本,需要多少次就算多少次費用,這樣成本很少,這樣我們又投入了專業隊伍,其實在7、80萬搞幾次專業活動,如果兩個月的時候,100萬到120萬是能做的。這個過程中大家就會探索出一條路來,然后AECOM品牌也會讓大家認識到。
福州這個項目,甲方每次來,甲方和他的顧問,都是一起來的,因為要多專業的人,必須得高手來,低手就不要來了,高手來了一起在項目開始就討論。城市設計的、街道的、景觀的,剛才這個草圖就是我們總監是AECOM的總監,一個老外,就在這里兩天,把它畫得非常細,就是一起工作的方式。
這個是三亞水居巷(見PPT),又是延續這個工作方式。這個項目,實際上三亞展示給世界的不可能只是自然資源和亞龍灣,所以這個點我們給它的定位就是叫做國際游艇港,一片區要把三亞的品質做出來。這個項目就是拆遷開發,開發商都絕望的時候,政府發現這個地方太重要了,支持了一下,才把拆遷搞完了。你要面對未來的三亞,你要負責任,還要有熱情,但是只要我們的愿望是一致的,是好的話,我們可以非常理直氣壯地做這個事,不用鬼鬼祟祟地做這個事情。最后是把中心做一個廣場,相當于都市的廣場,把人引進來。引進來了24小時開放的中心,既是商業的中心,又是廣場中心。然后酒店,三棟公寓,必須是運作下來,要能夠賣的。住宅,這是賣的。水族館和餐飲結合起來,就是水族餐廳、海底餐廳的這樣一個概念。然后高度是限高180米,這里面既有商業,又是24小時市民能穿過的地方。就是只要到三亞,就肯定會來這里。因為亞龍灣是沒有碼頭的,所以這個地方的品質肯定會提起來。現在三亞叫第二居所的時候,人們肯定會在那里待幾個月,那他就肯定需要這個東西。
語無倫次說了一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