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潘建成:房地產不會對整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
- 固定資產投資里面新開工項目增長,比全社會增速高。房地產肯定面臨很大的問題,但是整個經濟現在不存在大的問題。最核心的問題是成本上升,員工、原材料成本上升。企業競爭激烈帶來困難,因為產能過剩導致競爭激烈。對于房地產調控,很多人認為房地產對整個經濟影響非常大,我覺得恐怕還沒有到那一步。
本期嘉賓
- 潘建成,經濟學博士,2000-2002年赴德國Witten/Herdecke大學做訪問研究,目前為該校客座研究員。1986年進入國家統計局,目前在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工作,任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中國經濟景氣月報》雜志社總編輯,高級統計師。
歐債危機暫時不可能解決
- 不贊同經濟會出現滯漲的觀點
- 人均GDP今年應該是4700美元左右,十年前是980美元。也就是說這十年期間,我們的人均GDP是它的五倍。十年前亞洲經濟危機四年時間九以下,那說明什么呢?現在的增速不是低而是高,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就是現在的增速,9%以上的增速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所以就更談不上滯脹,我不是很贊同滯脹的概念。
- 每個國家鼓勵出口的目的是就業
- 國際貿易中出口下滑的背后是就業。實際上每個國家鼓勵出口的目的是就業。現在中國就業形勢不差。今年一到十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工增長差不多9%以上,在歷史上是高位的。今年年初以來實際上很多地方招工難,用工難。北京市今年小時工工資在上漲,北京餐館的服務員很緊張。[詳細]
目前整個經濟不存在大問題
- 房地產面臨很大的問題
- 固定資產投資里面新開工項目增長,比全社會增速高。房地產肯定面臨很大的問題,但整個經濟現在不存在大問題。現在我覺得是情緒問題。情緒不好的背后是什么問題?我們調查結果顯示,最核心的問題是成本上升,員工、原材料成本上升。企業競爭激烈帶來困難,競爭激烈意味著產能過剩,因為產能過剩競爭激烈。
- 產業結構需要調整 未來一年調控不會太松
- 產業結構方面,十二五期間比十一五第三產業服務業提高三個百分點。但是到現在為止,第三產業比去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如果說要清醒的話,未來一年調控恐怕不會太松。我們需要做的是收入和就業,不是增長。現在增長本身不是問題,而是結構,你真的需要調整,現在結構不調不行。在這種情況下比預調,微調解讀為貨幣政策轉向,我不大認同。
- 不能對短期問題的過度關注而影響長期問題的解決
- 前段時間我在國務院參事室做了發言,不能對短期問題的過度關注影響長期問題解決,當天晚上報給總理了。決策層的意思,它的主要思想,原來穩健的政策不大會有大的轉向性變動。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對于房地產調控,很多人認為房地產對整個經濟影響非常大,我覺得恐怕還沒有到那一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