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 15:38:46
??【熱點聚焦】
??6月8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40宗地塊全部完成出讓,總成交額為878.9億元,起始總價為850.7億元,平均溢價率為3.3%,總出讓面積為210.51萬平方米。該批次地塊分兩批成交,4宗“城中村”改造項目地塊先于3月底成交,總成交額為44.18億元;剩余36宗地塊因疫情推遲至6月重啟競拍。最終,在為期五天的首輪土拍中,36宗地塊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為834.72億元,其中,19宗地塊底價成交,占比52.7%;達到中止價進入一次報價環節13宗,占比36.1%。共有32家房企獲得土地,其中近八成是國企及央企。
??【熱點評析】
??調整和優化土拍規則,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開拍前夕,上海優化了本批次地塊的競買規則:第一,取消了之前的“招掛復合打分入圍”方式而采取掛牌方式出讓,有效申請人即為競買人。這一機制取消后,意味著所有申請的房企都有機會出價競拍,在降低了房企拿地門檻的同時,也進一步實現了競拍的公平化。第二,上海對監管賬戶監管期限起始時間和封存資金金額作了調整,土地監管資金由原來最高的130%下調至110%,以緩解房企參拍的資金壓力。此外,在近期發布的上海五十條重振經濟措施中,還明確了“允許受讓人申請延期繳付或分期繳付土地出讓價款,優化土地出讓條件,合理確定住宅用地起始價,降低商業辦公用房自持比例”等措施,從而盡可能地降低拿地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也賦予了房企更大的盈利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企拿地的積極性,以促進土地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增強市場信心。
??土拍成交熱度有所回暖,房企對上海樓市充滿信心
??從上海首輪土拍的成交熱度來看,在各種利好政策的加持下,地塊供應所釋放出的“誠意”均得到了應有的回應。6月初上海剛剛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在這樣的背景下,土地能夠全部順利出讓,甚至出現了同一幅土地多位競買人的現象,表明了房企對上海市場前景所持樂觀態度。具體來看,本輪溢價成交比例、溢價率相較上年第三輪有所提升。在本次36宗涉宅地塊中,有17宗地塊溢價成交,相較2021年下半年以來溢價成交的地塊比例在逐漸上升。同時,在本次溢價成交的地塊中,還有超過七成的地塊觸及競拍中止價,進入一次性報價階段。土地總體溢價水平自去年下半年起穩步回升,這說明上海土地市場經受住了考驗,房企對上海住宅土地市場依舊充滿信心。接下來隨著首輪土拍的地塊陸續開工,部分項目有望在年底實現入市,這部分新增供應量也會推動市場需求復蘇,樓市有望恢復常態。
??成交區域分化明顯,未來市場供應或以五大新城及郊區為主
??從分布區域來看,本輪土拍中環線內本次僅供應4幅地塊,分布在普陀、徐匯、楊浦區;其余36幅地塊主要分布在臨港、青浦、松江、寶山等區域,本次集中供應在“五大新城”區域繼續增加土地供應力度,上述區域住宅用地的大量供應是響應《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對于五大新城區域“要加大住房用地供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
??拿地主力依舊為國企、央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
??本次首輪土地競拍吸引了多家房企參與,其中20宗地的競買人在2家以上,競爭最激烈的七寶鎮古美北社區地塊,吸引了6位競買人8家房企參與。從競拍者房企性質來看,央企、國企、混合所有制企業、民企以及地方國企均參與熱情較高并且有所斬獲,但拿地主力依舊為國企、央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八成地塊由央國企競得,尤其在熱門地塊的爭奪上,更是鮮有民企的身影出現。其中,招商蛇口以獨自或聯合體形式以117.7億元斬獲了4宗地塊,分別位于徐匯斜土街道、普陀中山北路社區、閔行紫竹科學園及青浦西虹橋,成為本場最大贏家;建發房產與中國鐵建,各有3幅地塊落袋,并列第二;保利置業和金地也分別競得1宗。此外,上海本土民企表現較為積極,大華(集團)、大名城、上海同潤投資、上海佳運置業等均有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