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焦玲玲 2020-09-28 08:53:37 來源:中房報
??9月17日,有著“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建筑工業化行業發展風向標”之稱的2020第三屆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國際(深圳)高峰論壇暨精品展開幕。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論壇同期展會現場看到了萬科、中建科工、三一筑工、特區建工、華陽國際、海龍近四十多家建筑工業化行業全產業鏈條龍頭企業的參展身影,展出了GS-Building、ME-House裝配式建筑體系,組裝合成建筑法(MiC),整體式廚衛,雙T板,ALC板,裝配式結構設計軟件、生產信息化與智能管理系統等數十種行業前沿成果、熱門產品和重點技術。
??記者在論壇現場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5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近100%,在新開工總面積中占比達到30.7%;目前深圳市裝配式建筑面積已經突破3000萬平方米,據全國前列。
??不僅如此,深圳已初步形成了“政策引領、市場運作、企業作為、協會助力”的具有深圳特色的裝配式建筑發展道路,并持續向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輸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40年間,深圳從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城市史上的發展奇跡;深圳建設行業從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到全國先行示范的裝配式建筑“深圳模式”,也是這個城市創造奇跡的一個縮影。
??對此,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深圳20年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引領著全國裝配式建筑20年的發展,深圳是最早的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萬科、華陽國際等是早期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深圳為整個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政策、制度、標準、技術做出了貢獻。正是過去的積累,為現在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穩固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
??深圳市堅持循序漸進探索實踐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一組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市已出臺了15個裝配式建筑相關的政策文件和13部標準;裝配式建筑建設總規模達到3000萬平方米,今年上半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比已達30.7%,提前完成國家的目標任務;打造了哈工大深圳校區、漢京中心等一批“魯班獎”、國家標準3A級精品項目;孵化培育了35個國家、省、市級產業基地;創設了全國首個裝配式建筑專業技術職稱;建成了省內首批7家裝配式建筑實訓基地;組織了近10萬人次的公益培訓、項目觀摩活動。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副局長高爾劍表示,深圳已初步形成“政策引領、市場運作、企業作為、協會助力”的具有深圳特色的裝配式建筑發展道路,并可以持續向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輸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廖江陵肯定了深圳市在裝配式建筑發展中的成績與貢獻,針對裝配式建筑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廖江陵表示廣東省下一步將重點督促各市加快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以人民的需求為切入點提高裝配式建筑品質,同時將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節能建筑、智能建筑等進行深度融合。
??在深圳裝配式建筑取得卓越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協會助力。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作為本次論壇主辦方,更是目前在全國建筑產業化領域運行時間最長的專業化行業性組織,在深圳2006年獲批成為全國首個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2017年成為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首創全國裝配式建筑職稱評審、首開工種化系列產業工人實訓基地、首個裝配式建筑團體標準、首創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企業“登記管理+星級評價”行業自律管理體系……這些都是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的卓越成績,不僅得到主管部門的肯定,相關工作經驗還在全國多地輸出、推廣。
??因此,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被行業尊稱為全國最好的建筑產業化協會。本次論壇也吸引了合肥、珠海、武漢、廣西等地方政府及行業組團參會交流。
??新型建筑工業化的全新生命力
??本屆論壇召開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近期,住建部聯合十三部委、九部委先后發布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重磅文件,這些是指導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質、帶動建筑業全面升級的重要文件。
??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若干意見是基于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基礎上,進行全面評估、梳理、總結后,提出了下一步的發展目標、路徑及要點。她總結了未來行業發展工作的九個要點:加強系統化設計;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推廣精益施工;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強化科技支撐;加快專業人才培養;開展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評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建筑設計大師孟建民近年來一直希望推動建筑設計與建設行業發展回歸“本原”,這需要通過全方位的思考、全專業的協同、全鏈條的技術進步來實現,他認為,裝配式建筑為這種一體化建造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工期短、品質好、綠色環保,而且具有強勁的產業帶動性。
??“近期,國家多個部委聯合發文,將裝配式建筑升級為新型建筑工業化,要與智能建造協同發展,我認為是非常好的趨勢,能夠為城市建設的綠色發展、智慧發展注入新動力。”孟建民說。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切實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本屆論壇還創設了“總工論壇”,萬科、特區建工、中建科技等八十多家國內建筑工業化產業鏈條龍頭、重點企業的總工程師參加。
??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原副總工程師、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秘書長葉明在總工論壇上表示,“建筑業創新發展需要產業思維”:以建筑為最終產品,運用現代工業化組織和手段,對建筑生產全過程、各階段、各生產要素的系統集成和資源優化,達到建筑設計標準化、構件生產工廠化、建筑部品系列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土建裝修一體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生產經營專業化,并形成有機的產業鏈和有序的流水式作業,從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效率和效益。
??吹響新十年先行號角
??當前,深圳建筑產業化行業站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十四五”即將開局的重要時間軸點,如何繼續延續“深圳奇跡”?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和新型建筑工業化,不斷為全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本,為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區建設”做出貢獻正是題中要義。
??在9月17日的論壇上,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與裝配式建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上海市建設協會、天津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協會、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創新聯盟等來自全國近20個省市行業協會及產業聯盟共同發布了《新型建筑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聯合宣言》,從貫徹“兩提兩減”、加快科技創新、加強人才培養等六大方面凝聚行業力量,吹響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沖鋒號。
??此外,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創新聯盟還簽署了“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友好共進”協議。這是深圳、江蘇快速響應重磅新政《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的一次重要行動,雙方將尤其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方面開展聯合行動,建立跨區域共建機制,助力珠三角和長三角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穩健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即將開啟的承上啟下之年,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建筑工業化,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也將開啟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新十年的新篇章。以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為代表的行業力量已經在行動。
??記者觀察
??以問題為導向的政策文件,戳中行業發展痛處!
??焦玲玲/文
??9月初,住建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引發行業學習、研究和熱議。
??9月17日,在深圳舉辦的2020第三屆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國際(深圳)高峰論壇暨精品展會上,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以《新政策、新趨勢、新機遇》為主題對近期發布的若干意見文件作了解讀。
??文林峰說,若干意見是對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印發實施以來的工作總結,是以問題為導向,總結前5年在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9方面內容,37條措施,非常具體”。
??同時,文林峰強調了一點,發展裝配式建筑、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目標一定是最終建筑產品的綜合效益提升,“提質增效”。她同時提到現在行業中的一些技術體系非常復雜,工廠生產、現場施工下來比原來的工期還要長,這不是發展建筑工業化的初衷。
??也就是說,以實際問題為導向更好助力建筑業提質增效,是目前新型建筑工業化政策文件、推廣落實的主導思想。
??這種思路同樣體現在對構件、部品部件生產全產業鏈上。前不久發布的《鋼結構住宅主要構件尺寸指南》就是為解決鋼結構住宅發展瓶頸而出的。在住建部之前的調研中,鋼結構企業普遍反映,不知道建筑行業需要什么樣的構件,現在構件尺寸都是小眾的,沒有辦法大量生產,成本肯定是居高不下。
??住建部相關部門于是梳理了鋼結構住宅全鏈條遇到的瓶頸、問題路線圖,依據重要順序率先開啟研究鋼結構住宅的主要構件尺寸。從疫情時的二三月份開始啟動,到八月份文件發布,速度和效率都是極高的。
??同時在上述鋼結構住宅構件標準即將出臺時,按照問題路線圖,住建部又列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主要構件尺寸指南》《住宅裝配化裝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這三個文件,鋼結構、混凝土PC結構加上裝配化裝修,基本涵蓋了裝配式建筑兩類主要結構類型、裝修的標準化尺寸。
??生產企業生產加工出標準化構件后,設計單位如何用好構件尺寸,針對設計單位的《裝配式住宅設計選型標準》也正在編制。這四個文件都是要求要在2020年內完成。
??文林峰說,這些標準發布后,推進裝配式建筑、建筑工業化的標準化工作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也希望在鋼結構試點省、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優先采用標準化的理念。
??若干意見出臺后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大家對文件中裝配式建筑、建筑工業化等不同的叫法有所困惑。
??文林峰說,不論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提的“建筑工業化”,到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建部文件中的“住宅產業現代化”,到2013年時候提出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到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中的“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還是今年文件中提到的“新型建筑工業化”,以及行業中還有的“綠色建造”“智能建造”的說法,這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基本一致,只是名稱叫法不同,核心都是促進建設領域的科技進步,科技成果運用,目的是提高質量、提高效率,綜合提高建筑產品質量。
??所以,文林峰建議企業不要糾結這些名詞,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目的總的來說就是全面提質增效、提高建筑品質發展。特別是在智能建造方面更是融合了智能化、數據化、網絡化這些信息產業的概念。
??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必須協同發展。2020年7月份,住建部聯合13個部委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可以看出,過去的20年,只是關注建設領域自身的發展,沒有借力工業化的先進發展水平,沒有借助信息產業,最近的政策文件都是要求融合跨界發展。
??建筑產業要與先進制造業、信息產業融合發展。站在“十四五”謀劃之年,文林峰提醒,“十四五”一定不是過去簡單的建筑產業自身發展的裝配式建筑、建筑工業化,一定是跨界深度融合的。
??文林峰認為,新型建筑工業化未來十年的發展一定會有一個新突破,不能局限于過去的水平。我們現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實現跨越發展。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