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丁祖昱 2020-11-05 08:46:24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從2020年前2個月的低迷成交,到3月份至今的成交回溫,全國房地產市場已整體復蘇。但從城市來看,當前的樓市真應了那句話,“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變動情況來看,二手房上漲和下跌城市中,房價上漲城市數量為50個,較上月增加3個,漲幅明顯的包括:深圳、唐山、無錫、成都、西寧、銀川。
??雖然超七成城市的二手房價依然處于上漲過程中,但其中也不乏跌幅明顯的城市,比如天津、鄭州。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9月天津的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0.2%,同比下跌4.6%。這已是天津二手房價連續第15個月環比下降,連續9個月同比下跌。
??有報道稱“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價格下跌成為當地(天津)房地產市場的主流形態,市區內的很多樓盤,都出現了數千元/平方米的跌幅”。
??對此,天津市住建委公開表示,“今年疫情過后,天津市房地產市場呈現‘價升量穩’狀態,在合理區間運行”,房地產呈現持續平穩的發展態勢,以此辟謠“天津房價在短時期出現大幅下跌”。
??與天津一樣,鄭州樓市也同樣被 “吵”上了風口浪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鄭州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0.7%;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跌0.5%,同比下跌4.5%,跌幅位居全國前列。
??當地從業者表示,“就現在市場情況來看,今年的‘金九’估計是鄭州2016年以來最慘淡的一年。”
??對此,我們調查發現,天津和鄭州的房價下跌情況較為類似,這兩個都是屬于庫存及供應較高城市,再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整體節奏推遲,當地項目為了加速去化,紛紛采取打折促銷的形式,最終造成了整體均價的下跌。
??01
??高庫存下,天津新房市場稍顯樂觀
??與天津一直“陰跌”的二手房市場相比,新房市場表現稍微樂觀一點。
??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4月天津新房市場逐漸回歸常態,需求隨著疫情緩解得到逐步釋放,常規樓市小陽春延長至夏天,6月天津市場達到一個峰值,而后三季度回歸常態。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20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顯示,9月天津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8月上漲0.2%,比去年同期同比上漲0.8%,這也是天津近期環比的“六連漲”,換言之,疫情過后天津新房房價就已回暖,保持了半年的“穩增長”狀態。
另一方面,克而瑞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天津商品住宅廣義存量面積已經達到4560.74萬平方米,無論是北上廣深還是熱點二線城市,天津都是其中存量規模最大的城市,相比六倍面積差的重慶還要多出將近一半。去化周期方面,則長達28.2個月,是全國新房去化周期僅次于大連的最長的城市。
??天津2019年全年新房成交面積1411.8萬平方米,2018年成交面積1259.3萬平方米,在此之前5年年度平均成交面積1621.4萬平方米。這意味著,以目前的廣義存量,在沒有新增量入場的情況下,天津新房市場兩年都賣不完。而這這還沒有算上龐大的二手房市場。
??天津在巨量供應的影響下,新房價格難以有明顯上漲,老城區去化周期超過50個月。在“金九銀十”期間,天津一些房企降價打出區域“骨折價”,試圖搶先收割市場,甚至還有房企出具了“保價協議”,承諾半年之內項目不降價,以此說服購房者盡快上車。
??02
??天津市內房價區域分化明顯
??我們在采訪調查中發現,雖然天津新房房價從整體看是在“穩步增長”,但從區域來看,天津樓市部分區域的跌幅確實不小,包括武清、西青、河東、東麗等區域在內,房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遠郊樓盤。
??“遠郊降幅比較大,最多能達到30%,市內六區價格相對穩定,但是沒有流量。”天津當地的房產中介羅迅表示,天津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特別難,已經有過兩三輪全面降價潮了,有些去年的標桿項目在今年都開始邁入降價的行列。譬如武清區南湖板塊,碧桂園云湖項目因南鄰津保高速,西鄰墓地天福陵園,率先降價至1.2萬元/平方米,毗鄰的保利梧桐大道項目,價格更低至1.1萬元/平方米。
??遠郊區域的二手房市場更是在整體“陰跌”的背景下情況更為嚴重。
??在北京工作的王晗于2017年3月在武清區南湖板塊購置了一套140平米的三房,單價1.5萬元/平方米,而如今網絡數據顯示,她所在小區的單價已經跌至1.1萬元至1.3萬元之間。
??對此,羅迅稱這已經是見怪不怪。“和平區的學區房還是很堅挺的,價格趨于穩定,大跌的往往是房價比較低的市內六區以外的地區,像南湖板塊這里的二手房基本沒有交易量,周邊新房甚至比二手房便宜好幾千元,對二手房的價格沖擊很大。”
??另外一位中介朱冰羽告訴我們,天津有較好的教育資源和較高的高考錄取率,這對于“北漂”頗有吸引力,因此在遠郊買房的大都是在北京工作的人,有不少天津遠郊項目在北京核心地區均設有展點,賣點之一就是在天津落戶、買房、有學籍。
??2018年5月政府出臺《“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后,該人才新政對落戶條件大幅放寬:本科40歲以內,碩士不超45歲,博士不受年齡限制,只要持身份證、學歷學位證等,即可辦理直接落戶。
??海河英才計劃實施以來,天津共落戶28萬人,但真正留在天津工作的人卻很少。
??“沒有戶口的北漂,也會選擇在天津落戶買房,一般情況下他們就會選擇通勤方便的武清等地。”朱冰羽感嘆道,“讓孩子在北京上完中小學到天津參加高考,或者直接在天津上中小學,反正最后達成了目的就馬上轉手賣出去,所以說潮水退去自然跌得最狠。”
??03
??鄭州房價“大跳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鄭州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0.7%;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跌0.5%,同比下跌4.5%,跌幅位居全國前列,
??與天津一樣,鄭州樓市也同樣被媒體“吵”上了風口浪尖,據報道,今年鄭州樓市有些膠著,當地從業者表示,“就現在市場情況來看,今年的‘金九’估計是鄭州2016年以來最慘淡的一年。”
??從數據上看,一手房方面,今年以來鄭州樓市開盤去化率大幅下降。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平均去化率只有42%,而2019年整年項目開盤平均去化率是72%。在全國市場復蘇明顯的7月份,鄭州新建商品房銷售量卻同比下降25.5%。
??不能太過武斷地說是“最慘淡”,但的確,房企在鄭州“金九銀十”期間降價促銷蔚然成風,有些房企雖然沒直白地喊出降價,但通過首付分期、零首付,買房送車位、送物業費、送家電,精裝改毛坯甚至是工抵房、特價房等形式進行花樣促銷。
??
??和天津新房市場情況相似,鄭州也面臨著巨大的庫存壓力。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鄭州新房庫存面積已到1108.8萬平方米,去化周期從去年9月的5.8月變成了14.7月。
??因供需失衡、去化壓力大,鄭州房企降價促銷也是情理之中,且大部分“跳水”的樓盤多位于鄭州四環外的的滎陽、中牟、新鄭等遠郊區域。
??當前新房市場都在降價促銷,在選擇房源時,購房者就會理性比較,這就導致了二手房降價、成交慢的現象,我們調查后發現,雖然鄭州二手房掛牌價格在降,但成交價基本都在合理范圍,沒有出現過于夸張的跳樓價。
??在限購政策沒有放松、整個鄭州房地產市場趨冷的大背景下,鄭州二手房市場的冷卻并不顯得突兀,今年的二手房的行情可能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很難出現大規模的回暖。
??我們認為,天津和鄭州的房價下跌情況較為類似,這兩個都是屬于高庫存城市,在巨大庫存和供應的影響下,市場去化緩慢,此次一二手房房價均出現下跌趨勢,主要還是受當地房企降價促銷抓回款導致的,由于一手房促銷力度較大,從而帶動了二手房市場價格的下跌。
??具體來看,天津與鄭州市場本身也已經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部分區域依然熱銷,部分區域降價也難以吸引購房者的關注。整體降幅仍在合理區間內。
未來市場可能依然還會延續目前的態勢,隨著年底開發商沖刺年終業績,整體促銷力度或將繼續保持或加強。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