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李葉 2022-07-11 09:57:13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負面傳言仍在影響著南京銀行。
??7月7日收盤,南京銀行股價再跌0.3%,收于9.98元/股。相較于6月29日收盤價,被輿論熱議的南京銀行已在6個交易日累跌10%,市值蒸發119億元。
??事情要追溯到6月29日。當天,南京銀行發布人事變動公告后,金融圈開始流傳負面傳言。在某微信聊天群中,一位昵稱為“傅鳴非@西部通信首席(求支持)”的成員發布的“南京銀行對公部門40%左右貸款是地產信貸;50%以上貸款是產業基金政府項目的信貸”等言論引發傳播、關注。次日,南京銀行股價一度跌停,后跌幅收窄。
??7月1日,南京銀行發布澄清公告,并向公安機關報警。隨后,南京警方也發布通告稱相關信息為虛假信息,并已對傅某某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7月3日,南京銀行披露了半年度業績快報以安撫市場。
??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南京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35.32億元,同比增長16.28%;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101.5億元,同比增幅達20.06%。
??從業績快報發布后股票走勢來看,超20%凈利增長未能完全扭轉投資者預期,資本市場仍在下探。
??“網絡輿論風波給南京銀行帶來了較大負面影響,除了對南京銀行涉及房地產業風險與股東問題帶來質疑外,南京銀行的企業治理與運營水平也受到了質疑。”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也向記者坦言,目前市場對南京銀行還是比較焦慮,原因是江蘇的蘇寧控股、三胞集團、雨潤集團、豐盛集團等規模不小的企業都出現不同程度問題,南京銀行到底有多大風險敞口誰都不清楚。
??風波始末
??風波始于一條人事變動公告。
??6月29日晚,南京銀行發布人事變動公告稱,該行董事、行長林靜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于2022年6月29日提交了辭職報告,辭去南京銀行董事、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行長、財務負責人以及公司授權代表職務。南京銀行行長職責暫由董事長胡升榮代為履行。
??值得注意的是,林靜然任職南京銀行行長剛滿兩年。
??在南京銀行發布人士變動的同一天,“南京人大”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來自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鄧智毅被任命為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掛職),協助負責處置金融風險,同時協助分管南京銀行等。
??根據鄧智毅履歷,他于1988年參加工作,曾在央行資金管理司、計劃資金司、貨幣政策司等部門任職,后來又在原銀監會銀行監管部門擔任過諸多重要職務。
??同一天內,南京銀行行長辭職、不良資產處置公司總裁掛職南京副市長,工作職責又包含“南京銀行”,不免引發市場聯想。
??受此類信息影響,6月30日開盤后,南京銀行股價曾一度觸及跌停。
??同日,某微信聊天群中一位昵稱為“傅鳴非@西部通信首席(求支持)”的成員發布的“南京銀行對公部門40%左右的貸款是地產信貸;50%以上的貸款是產業基金政府項目的信貸”的言論引發網絡傳播。
??7月1日,南京銀行官網發布了一則關于啟用“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章的公告再次引起關注。當天,“#南京銀行#”“#南京銀行行長林靜然辭任#”“#南京銀行啟用新章#”等詞條陸續登上微博熱搜,一時間關于南京銀行的眾多猜測甚囂塵上。
??直到這當天晚間,南京銀行才發布了一則澄清公告表示,近日網傳南京銀行有關不實信息,我行嚴正聲明:相關信息為惡意造謠,我行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將依法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隨后,傅鳴非在其朋友圈發表致歉聲明,稱涉及南京銀行的相關群聊記錄均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外發傳播,內容并非其專業研究范圍,也未經證實,與事實相差很大,并向南京銀行致歉。此后,西部證券宣布辭退該分析師。7月3日,南京警方發布了對其的官方通報,稱其涉及的相關信息為虛假信息。
??在風波看似塵埃落定之際,南京銀行火速發布了上半年業績快報,以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增幅達20.06%優異成績安撫市場信心。
??隨后,多家機構針對事件發布研報,力挺南京銀行。
??從業績快報發布后幾天的股票走勢來看,超20%凈利增長未能完全扭轉投資者預期。截至7月7日收盤,南京銀行股價再跌0.3%,收于9.98元/股。相較于6月29日收盤價,被輿論熱議的南京銀行已在6個交易日累跌10%,市值蒸發119億元。
??輿論風波為南京銀行帶來了較大負面影響。
??地產疑云
??上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江蘇的蘇寧控股、三胞集團、雨潤集團、豐盛集團等規模不小的企業均出現了問題,南京銀行到底有多大風險敞口,誰都不知道。“不良資產處置公司總裁來南京掛職副市長也令市場產生悲觀聯想,這種悲觀與本地經濟基本面有關。”
??據相關媒體報道,南京銀行多次“踩雷”當地巨頭企業,并在其出現債務危機時充當“救火隊員”角色。時至今日,雨潤集團、豐盛集團、三胞集團仍沒有起色,屢屢伸出援手的南京銀行則也受到了不小影響。
??行業內,流傳的另一張出處不明的“聊天記錄”截圖則顯示,“南京銀行與城市投行都被套在豐盛系中。”
??公開資料顯示,截圖中的“豐盛系”指季昌群、季昌榮兩人所掌控的包括南京建工實業集團(又稱“豐盛集團”)、香港上市企業豐盛控股等十幾個持股公司。
??2017年5月2日,南京銀行與季昌群持有74.99%股份的中國高速傳動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末,南京地區多家大型民營企業相繼爆發債務違約潮,其中豐盛集團亦走上了“違約路”,12.8億元債務違約迅速引發市場關注。
??2019年12月25日,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盛集團”)發布公告稱,豐盛集團有12.78億元到期債務未及時清償,并可能觸發5只債券總計45億元提前還款條款。
??事情發酵后,豐盛控股方面表示,豐盛控股與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沒有股權關系,是完全獨立的、不同的經營主體。豐盛控股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不過,豐盛控股澄清后,投資者并不買賬。據悉,豐盛控股和豐盛集團于2017年10月之前一直由季昌群控制。但在2017年10月及2018年4月間兩個時間段,季昌群將豐盛控股公司的控制權悉數交給了他的哥哥季昌榮。
??值得一提的是,豐盛控股集團2021年業績報告中,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是其業務的重要銀行。
??另據財新網當時報道,南京地方城投平臺南京新港對豐盛系還有高達45億元暗保。南京新港為南京高科的大股東,南京高科則是南京銀行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9.75%。
??今年5月7日,紫金信托被確定為豐盛實質合并重整案信托計劃受托人。根據企查查APP股權穿透,紫金信托大股東為南京紫金投資集團,南京紫金投資集團則是南京銀行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2.29%。
??與此同時,豐盛系與恒大在江蘇有多個地產合作項目,還曾共同成立公司。豐盛與蘇寧曾共同出資2億美元投資拜騰汽車。
??貸款流向
??南京銀行2021年年度報告。
??在南京銀行輿情風波中,傅鳴非發表的“南京銀行對公部門40%左右的貸款是地產信貸;50%以上的貸款是產業基金政府項目的信貸”等言論受到不小關注。
??對此,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查詢南京銀行2021年年度報告發現,截至2021年末,南京銀行貸款投放主要集中在租貨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等。
??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貸款金額2121億元,占比26.84%,不良貸款率0.19%;房地產貸款金額為374.15億元,占比為4.73%,不良貸款率僅0.08%;建筑業貸款金額為159.19億元,占比2.01%,不良貸款率為4.6%。
??這份年報還顯示,2021年南京銀行總不良貸款率0.91% ,較年初持平;撥備覆蓋率397.34% ,較年初上升5.58個百分點,保持上市銀行先進水平。
??在南京銀行最新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公告中,母公司房地產貸款余額 1293 億元,占比 14.5%;其中,公司類房地產貸款 461 億元,個人按揭貸款 832 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2022年上半年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進一步下降至0.9%;逾期貸款占比1.18%,較年初下降0.08個百分點。同時,撥備覆蓋率395.17%,較上年末微降2.17個百分點。
??上述報告數據與傳言內容均不匹配。
??7月1日晚間,傳言信息源傅鳴非發表致歉聲明表示,相關群聊記錄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外發傳播,內容并非其專業研究范圍,也未經證實,與事實相差很大。同時對受此影響的南京銀行表示遺憾和歉意。
??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不過,亦有銀行從業人士對南京銀行優異的成績提出質疑,“現在處于經濟下行周期,銀行要實現資產規模和利潤大幅增長,且不良貸款率牢牢控制在1%以下不上升,這實際上很難實現。”
??另一方面,據媒體統計,近年來,南京銀行屢收罰單,其中貸款等資金用途監管不嚴成為主要原因。
??根據銀保監官網信息,2017年至今南京銀行及分行共受到41次行政處罰,其中貸款及同業資金管控問題占5成,明確寫明資金違規流向房產、地產、證券等限制性領域的處罰次數達12次。
??2020年12月31日,南京銀行曾因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等多項案由被警告,并罰款736萬元,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0.88萬元。
??具體為: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未按規定報送賬戶開戶資料;未按規定開立賬戶使用;未按規定加強特約商戶與受理終端管理;違規占壓財政資金。
??在柏文喜看來,南京銀行應坦誠面對問題與質疑,及時有效披露信息和回應投資者關切,加強與投資者的互動與溝通,讓投資者質疑得以有效化解并盡快恢復投資者信心,只有如此才能化解該風波的影響。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