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 2021-03-05 09:23:47 來源:樂居財經
??全國兩會正式召開!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召開,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召開。這次兩會將釋放哪些與物業相關的信號?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全國政協委員又將提出哪些與物業有關的建議?
??建議一: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物業進入養老領域,是近些年一直被熱議的話題,而這次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再度提及這一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提交《關于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他指出,全面建立開放、公平的社區養老服務市場,放寬社區養老服務市場準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積極引導民營資本廣泛參與發展養老服務業。另一方面,要完善落實各項扶持政策舉措,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的優勢,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同時,積極推進智慧養老,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在養老服務中的深度應用,充分借助科技力量、信息手段,創新社區養老服務產品,不斷提升老年人服務體驗。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的提案也涉及到了智慧養老進社區的相關內容,他指出,在社區養老人力資源不足的現實情況下,智能音箱等智能設備既能便利老年人的生活,也能幫助社區實現養老管理智能化,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建議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更多智能設備進社區,拓展和深化智慧養老服務。
??建議二:開啟社區治理新模式
??九三學社中央在《關于城鄉社區治理推廣“五共”做法的提案》中建議,近年來,城鄉社區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頂層設計更加完善、組織領導逐步加強、設施機構日益健全,社區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居民群眾福祉不斷增進。
??但是總體上看,城鄉社區治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兩張皮”、居民主體作用發揮不足、社會力量參與不夠等。
??為此,建議:一是借鑒集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做法,考慮以城鄉建設部門開展的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五共”做法為主,融入新時代楓橋經驗、“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和城市更新等好經驗,集中一段時間在全國范圍開展城鄉社區治理行動。
??二是以中小城市、城鎮老舊小區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為重點,統籌多途徑建管投入,以適當的整治、建設項目為載體,整合相關部門力量協同推進。三是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居民主體作用。四是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強化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提供人力人才保障。
??建議三:放開物業服務價格相關限制
??全國政協委員、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在2021年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時提交「關于優化物業管理服務營商環境 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主要圍繞中央10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針對內地物業管理行業現存的有待改進的問題,譬如行政主管部門間協調性和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強、物業管理費市場定價尚未完全放開等,提出優化物業管理服務行業營商環境的相關建議。
??郭炳聯認為,可考慮成立統一的監管機構,進一步厘清行業管理權責;靈活處理物業管理項目重建和改造的補貼單位,以提升企業投資積極性。同時,建議采用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通過地方稅收支付而非由物管費再攤分的公平收費模式,進一步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逐步放開物業服務價格的相關限制,促進物業管理行業更高質量發展。
??建議四:提升社區應急能力
??民盟中央此次提出的提案中涉及到了社區應急能力。提案指出,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突發事件預警、減緩、處置和恢復的關鍵環節,其防災應急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公共安全。
??去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顯著成績,但從社區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來看,仍存在一些短板。為此,民盟中央提出提升社區應急協同能力、社區應急信息處理能力、社區應急物資保障能力、社區應急響應能力、社區應急人才保障能力、社區應急主觀認知能力6大建議。
??其中,在社區應急信息處理能力建議中提到,加強信息技術運用,通過智能移動終端(App),對社區內實有居民、公共場所及設施等基礎信息進行全面采集,對發現的城市風險隱患,實現電子化上報、動態化跟蹤、閉環式管理。
??建議五:鞏固脫貧成果,過渡完善扶貧政策
??民盟中央在《關于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融合》的提案中建議,接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過渡完善扶貧政策。繼續做好幫扶包聯工作,密切關注貧困邊緣群體,聚焦因病、因災、因學等致貧返貧問題,靶向施策、全力幫扶。精準落實兜底保障、社會救助政策,守好脫貧攻堅“最后一道防線”。同時,建議有序將扶貧政策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治理的常規性、普惠性社會保障措施,將福利性政策轉變為提升鄉村能力、支持改善民生的發展性政策。
??民進中央在《關于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提案中建議,推動幫扶模式由特惠向普惠轉變。一是強化“造血能力”提升機制。將低收入人口參與培訓的情況和效果與幫扶舉措掛鉤,提高農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建立幫扶式培訓對接機制,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低收入人口就業和增收能力。二是完善“全面保障”鞏固機制。建立低收入人口健康跟蹤機制,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建立低收入人口生產生活跟蹤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其面臨的難題。三是構建“福利依賴”制約機制。及時摸清非貧困村和邊緣貧困戶現狀,盡快制定出臺“邊緣戶”“邊緣村”幫扶辦法,構建低收入群體分級評價標準,轉變農村資源分配模式,真正惠及農村低收入群體。
??建議六:讓老人發揮余熱,推進基層社區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東莞瑞豐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曾香桂準備提交兩件建議。其中一件建議是呼吁積極搭建平臺,推進老年群體參與社會治理。她認為,此舉不僅是新型養老模式的一種有益探索,還能進一步發揮老年群體的優勢和作用,讓這一群體“賦能”基層社區建設,助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她表示,現在商住小區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放開二孩之后,老人家要過來幫忙帶小孩。“怎樣能讓這些‘老漂族’更好地融入到當地社區的同時發揮余熱,參與小區的服務與治理工作,這其實就是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一個縮影。
??除了養老層面,曾香桂表示,此舉同樣是社會治理的一項有益探索。“北京、上海等城市在該領域有過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也為各地提供了參考。”曾香桂認為,住宅小區要以黨建為引領,開展助老服務聯動,同時依托住宅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小區自組織,充分發掘老人的內在潛能,豐富老年生活,讓老人收獲認同感、榮譽感,進而使該群體對城市更有歸屬感。
??她建議,探索推進“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社工引導+自組織策劃+老年人參與”的小區治理新模式,激活老年群體社區善治新力量。同時,加大老年社會組織的培育力度,通過調動熱心公益服務的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老教師、老居民,讓其采取結對幫扶、鄰里互助等方式,讓更多老年群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繼而增強老年群體的社交主動性和自我認同感。
??建議七:加快推進業主自治立法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佘才高呼吁加快推進業主自治組織立法,賦予業主大會、業委會明確法律定位。
??"據不完全統計,2018 年至今國內有51 個省、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開展了物業管理地方條例的立法工作。比如,南京市2015 年制定住宅物業管理條例,在權限范圍內對業主大會、業委會的組織和運行作出探索性規定,部分制度在國內有較積極影響。" 佘才高認為,近年來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地方的實踐積累了足夠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對物業管理工作社會期待和群眾呼聲比較強烈。同時互聯網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也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契機。
??" 應該說立法所需的軟件、硬件支撐條件初步具備。" 為此,他建議,對接《民法典》的實施,盡早出臺基礎性的業主自治組織法律。首先要明確業主自治組織的法律地位。參照" 社區居民委員會",從法律上賦予" 業主大會" 及其執行機構" 業主委員會" 完整的身份與權利,促使業主自治組織更好地為廣大業主服務,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其次,明確業主自治組織權責邊界。對業主大會的組建、業委會成員的構成作出明確規定。對業主自治組織的監督建立有效途徑,對業主自治組織成員侵害業主或其他人合法權益,設定法律責任。
??同時,引導物業管理活動融入社會治理。鑒于物業服務產品具有準公共性,物業管理與社會管理具有密切關系,而當前業主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物業管理市場尚不成熟,建議立法明確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發揮必要的指導、協調和監督管理作用。同時,應加強制度設計,防止地方政府將屬于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職責強加于物業服務人或業主自治組織之上,形成良性互動、有機融入的綜合治理機制。
??此外,建議加強對地方立法的指導,鼓勵地方立足落實國家各項政策規定開展實施性立法,在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探索,為國家立法積累經驗。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