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測評 2022-10-28 12:52:39 來源:中房網
??中房網訊10月27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2022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這也是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連續第12年開展此項活動。相關閱讀:《2022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50強揭曉》
??從發布的《2022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研究報告》來看,強化品牌策略,完善品牌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品牌競爭力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而目前的行業形勢,讓此次測評呈現出了以往不同的八大特征。
??看點一、50強排名變動明顯
??根據測評報告,榜單前三由中海、萬科和保利占據。中海繼續位列榜首,品牌價值為807億元,萬科、保利分別以758億元和546億元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華潤置地、碧桂園、招商蛇口、龍湖、金地、中國金茂和新城分列四到十位。報告顯示,2022年50強品牌房企位次變動較大。其中,50強榜單變動率為50%,較上年大幅上升36個百分點;20強榜單變動率為40%,較上年上升30個百分點;10強榜單變動率為20%,與上年持平。
??看點二、華南房企占據主流,國資背景房企優勢較大
??從50強品牌房企總部所在區域來看,華南、華東房企占比分別為40%和32%。華北房企占比為22%,西南和華中房企占比未超5%,西北房企未入榜。相較于2021年,華南、華北房企占比有所增加;華東、西南房企占比有所減少;華中房企占比保持不變。10強品牌房企中,華南區域依舊占據最高份額,總計有7家,華東區域房企1家,華北區域房企2家。
??2022年,50強品牌房企中上市房企占比為80%,與上年持平。從企業性質來看,50強品牌房企中,有國資背景的占比為62%,較2021年上升40個百分點;民企占比38%,較2021年下降40個百分點。
??其中,10強房企中有國資背景的房企為6家,民營房企為4家。2021年,行業營商環境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國資背景房企優勢較為明顯。融資方面,國資背景房企財務情況較為穩健,受“三道紅線”等政策影響較小;拿地方面,國資背景房企在2021年土拍市場中拿地占比較高,為未來業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隨著行業逐步出清,國資背景房企有望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看點三、品牌價值均值回落,穩健龍頭房企依舊保持增長
??從2018-2022年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結果看,企業品牌價值總體稍有回落。數據顯示,2022年,10強、20強和50強的品牌價值均稍有回落,增長率近五年來首次為負。其中,5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251億回落至234億,同比下降6.77%,2018至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03%;2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383億回落至369億,同比下降3.66%,2018至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59%;1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493億回落至490億,同比下降0.45%,2018至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05%。
??從2018-2022年連續入榜企業的品牌價值測評結果來看,品牌價值趨向分化,部分穩健經營的企業在市場較為悲觀、行業發展受限的背景下仍能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數據顯示,2021-2022年連續入榜的企業中,企業品牌價值實現正增長的房企占比約為54%,如中海、萬科、保利、華潤繼續保持領先。此外,有46%的企業由于融資杠桿過高、現金流吃緊、投資較為激進等問題,品牌價值出現負增長。
??看點四、品牌房企認知度有所提升,美譽度和忠誠度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測評報告顯示,從認知度、美譽度和忠誠度三個維度來分析房企的品牌特征可以發現,2022年,50強品牌房企的認知度有所提升,美譽度和忠誠度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平均認知度為45.26%,較上年上升1.77個百分點,各梯隊認知度均較上年有所提升;平均美譽度為29.43%,較上年下降5.07個百分點;平均忠誠度為5.07%,較上年下降2.86個百分點。從分化程度看,各梯隊品牌房企認知度分化程度較小,方差較上年有所縮小,為1.01%;美譽度和忠誠度方面分化加大,方差分別為4.83%、0.45%。尤其是10強和50強之間在美譽度和忠誠度方面差距繼續擴大,其中美譽度均值相差3.43個百分點,忠誠度均值相差7.28個百分點。
??調研結果報告顯示,50強品牌房企的認知度多數集中在50%-75%之間。其中,10強品牌房企平均認知度為78.85%,較50強平均水平高出15.14個百分點,兩者差距較2021年有所收窄。品牌美譽度方面,客戶在產品本身和社區服務等更多方面要求越來越高,房企獲得美譽度評價難度提升。2022年,64%的50強品牌房企美譽度在20%到40%之間,其中,美譽度高于40%的房企占比較上年均有下降。10強品牌房企平均美譽度為35.41%,比50強平均水平高出5.98個百分點,差距較上年有所加大。2022年,由于部分房企出現業績下滑、債務償付困難甚至違約、交付存在風險等問題,50強品牌房企的平均忠誠度持續下降,76%的品牌房企忠誠度處于0到10%之間,24%的品牌房企忠誠度處于10%到20%之間。其中,10強品牌房企平均忠誠度為12.28%,較50強平均水平高7.21個百分點。
??看點五、消費者更重視房企品牌,但限價政策下品牌溢價效應持續下降
??2022年消費端調研結果測評報告顯示,品牌在消費者購房行為中起著重大的影響。根據其2022年的調研結果,2022年,在消費者對房企品牌重視程度方面,選擇非常重要的達62.34%,較2021年上升2.51個百分點。總體看來,房企品牌成為消費者購房行為中越來越重要的考量因素。但近年來的調控政策下,房地產行業增速持續放緩,利潤空間收縮。2021年全面去杠桿政策貫穿全年,部分房企風險暴露,行業信心受挫,品牌房企銷售均價有所下滑,銷售溢價率整體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10強品牌房企近三年在重點城市銷售溢價率多分布于-10%-10%區間范圍內,其中2021年的平均數據為1.21%,均值比上年下降2.03個百分點。
??看點六、市場整體信心不足,房企積極加強品牌形象維護,重建市場信心
??近兩年,房地產企業違約事件頻發,投資者對房地產行業的市場信心下降,對負面新聞極其敏感。在此背景下,任一房企的真假負面消息都會產生反應過激的系統性效應。投資者對追加資金、消費者對購買產品均持觀望態度,從而加重房企資金壓力,市場擔憂進一步加劇。雖然2022年5月以來,政策對融資端和銷售端釋放出寬松信號,但政策的傳導及市場信心恢復仍需一定時間。
??各房企根據自身狀態,依托企業優勢積極維護品牌形象、重建市場信心,并采取不同舉措。針對市場對房企在資金端的質疑,部分房企通過債券的成功兌付及摘牌向市場傳遞信心。如萬科成功兌付且摘牌"17萬科01"與"19萬科01";招商成功兌付且摘牌"19蛇口04";華僑城回售摘牌"19僑城01"。還有部分上市房企通過積極回饋股東權益,彰顯企業運營穩健。如萬科、中海、龍湖、華潤2021年度分紅總額超百億,現金流實力凸顯(見表11)。除債券兌付、股票分紅外,在行業下行、房企融資受限、資金端承壓的背景下,積極拿地也是房企對外呈現運營良好,資金鏈運轉正常的正向信號。
??另一方面,房企也愈發重視消費需求備,重視線上流量,通過打造新媒體矩陣受重視,多樣化地傳播房企品牌傳播方式日趨多樣,發力線上營銷。房企品牌調研結果顯示,獲取購房信息方面,2022年通過實地考察獲取信息的方式依然占比最高,為68.54%;專業房地產網站、家人朋友推薦、微信公眾號同樣是消費者信息來源的重要途徑,占比分別為62.38%、58.20%和39.91%。房企品牌的傳播方式也呈現多樣化,尤其是在房企發力線上營銷之后,愈發重視線上流量,因此打造新媒體矩陣已經成了不二之選。銷售推廣方面特別,是成本較低、獲客效率較高的微信、抖音等流量平臺的線上投放被廣泛應用。其主要優勢為成本較低,獲客效率較高。因為各大流量平臺針對不同類型的人群,房企可以根據自身目標客戶的情況,進行精準投放, 提高效率。同時,由于線上投放數據可量化、可監測,房企對于廣告效果能夠及時監控,廣告策略也可以及時調整。
??看點七、行業不良信用信息增加,房企信用風險受到特別關注
??根據中國房地產信用平臺監控數據,2021年共收錄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約6.89萬條,較2020年的4.37萬條同比上漲57.67%。2022年上半年共收錄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約5.73萬條,同比2021年上半年增加20.44%。分類型看,2021年欠稅的開發企業案例同比增長33.55%,失信被執行人、嚴重違法失信和行政處罰的案例也成增長趨勢,分別增長了23.33%,11.21%和3.14%。欠稅企業中稅種多以土地增值稅為主,失信被執行人企業中多數是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
??從不良信用信息類型的比例來看,2021年失信被執行人類型的案例最多,占比約為40.75%,較2020年增加11.4%;其次是欠稅案例,占比為34.34%,較2020年增加20.85%;2020年以35.37%的占比居首位的行政處罰案例,2021年下降至18.04%。除此之外,經營異常、嚴重違法失信、重大稅收違法案例占比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2022年的消費者調研來看,由于部分房企出現交付困難等負面信息,房企的信用情況受到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在被問及如果開發商有債務違約等信用及財務風險情況,是否會影響購房決策時,85.78%的消費者認為非常影響,不影響和不太影響的占比僅為1.23%和3.02%。
??隨著房企違約事件增多,各地停工項目增加,個別城市出現爛尾樓后導致住戶斷供停貸。在行業下行疊加房企遭遇流動性及信用危機的背景下,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成為行業現階段的發展重點。
??看點八、品牌房企發力IP打造IP提升服務力,輕重并舉轉型跨越周期
??隨著房子回歸居住屬性,針對客戶需求新趨勢,越來越多的房企意識到產品系的戰略意義,紛紛打造和升級產品系。產品力的內涵不斷豐富,除了原有基于項目細節點的產品創新外,客研能力、交付質量問題以及未來服務能力和水平,包括以設計為前置形成的一整條鏈條,建立在數字化運營之上的運營能力,均變成了產品力的內涵和外延延伸。
??2020年至今,各地疫情的反復愈發讓人們認識到物業服務的重要性。據中物研協統計,過去三年物業管理在一、二線城市基本完成全覆蓋,且服務品質化趨勢明顯。物業服務是項目交付后,陪伴用戶時間最長的服務階段,其質量直接影響客戶滿意度。優質的物業服務水平有利于品牌建設和提升,而打造符合用戶需求的品牌IP能夠增強用戶的歸屬感,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與品牌價值。
??在物業服務力提升方面,物業服務趨向關注和強化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房企通過形式多樣的品牌IP活動、社群運營、構建品牌IP形象等優化社區的運營及管理,提升社區溫度,以此打造具有凝聚力、歸屬感的美好社區。近年來,品牌IP的打造備受房企關注,品牌房企通過IP提升品牌親和力,增強與客戶的雙向溝通,在不同應用場景中做好品牌宣傳。同時,品牌IP能夠延伸出新的商業模式,迎合新的消費趨勢。不少品牌房企擁有自己的品牌IP形象。具象化的IP形象被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征,能夠與用戶產生情感共鳴,更長久的陪伴用戶,從而提升品牌的辨識度,有效傳遞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
??多元化業務方面,在行業深度調整下,第二曲線的探索仍需繼續。多數房企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尋找新的業務發展方向,運用輕資產穿越周期。總體來看,代建、商管、長租公寓、物管、文旅、養老等產業形態依舊是房企探索的主要方向。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