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美女视频一区/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地產信托:懸崖之上

金融林振興 張文靜 2021-05-12 11:05:23 來源:樂居財經

掃描二維碼分享

??渤海信托與泰禾撕破臉了。

??三天前,渤海信托把一紙公告貼在了泰禾北京公館的電梯間,那也是泰禾創始人黃其森每天必經之地。

??公告中,渤海信托要求泰禾集團在5日內搬離公寓,恢復抵押財產原狀,否則將采取法律措施,對抵押財產申請查封保全,以維護渤海信托債權安全。

??2019年7月,渤海信托曾向泰禾全資子公司福州泰禾錦興置業有限公司提供24億元融資,由泰禾提供擔保,并以泰禾集團總部北京公館為抵押物。這筆貸款正是雙方撕破臉的起因。

??在渤海信托之前,泰禾才剛剛被法院判決輸給四川信托超42億元。早前就有媒體統計,近20家信托公司被拖入泰禾債務旋渦。

??與泰禾的糾紛只是信托公司踩雷的一則插曲。2020年,信托業連續爆出多個巨雷。中建投信托涉及90億元地產項目訴訟、四川信托200億元資金窟窿、安信信托500億元產品逾期……這一連串關于信托公司的事件,無一不在說明:信托業不斷累積的地產風險項目,正在一個接一個地“炸開”。

??在過去,地產信托一直都是信托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甚至是“救星”;但如今,隨著“資管新規”及配套實施細則落地,這條路一步步被堵死。

??此外,在嚴監管、控規模、試轉型的影響下,給信托行業套上“緊箍咒”。信托公司“躺賺”時代,一去不復返。

??萬億壓降

??信托行業的戲,是年年難唱年年唱。2020年,監管再加碼,降杠桿、去通道和降規模成為行業主基調。信托公司一邊叫苦連天,一邊想方設法轉型。

??信托公司2020年年披露已近尾聲,截至目前,已有62家披露了業績。從各家業績表現來看,行業分化仍在加劇。

??行業頭部表現不俗,有8家信托公司凈利潤超過20億元。

??其中,平安信托去年營收214.31億元,同比增長14.57%;凈利潤47.44億元,同比增長6.06%。兩項重要指標均反超有“信托一哥”之稱的中信信托。后者雖失去榜首寶座,但分別獲得營收、凈利87.46億元、38.55億元,同比上漲21.76%、7.30%,表現也頗為亮眼。

??華能信托以37.65億元的凈利潤躋身行業前三。凈利潤超過20億元的還有重慶信托、五礦信托、華潤信托、光大信托及建信信托。其中,五礦信托、光大信托營收和凈利潤增幅均在20%以上。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梯隊的重慶信托,去年營收76.93億元,歸母凈利潤28.32億元,較2019年分別同比下降2.37%、12.26%。

??中融信托則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獲得營收55億元,同比增長2.64%,但凈利潤僅13.79,同比下滑21.42%。與中融信托陷入相同怪圈的,還有上海信托、興業信托、外貿信托、華潤信托等。

??江蘇信托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兩成。渤海信托的業績更是大跳水,去年獲得營收22.97億元,同比下降21.45%,凈利潤僅1800萬元,下降幅度達98.43%。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36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下,占比高達59.02%。

??信托公司2020年年報中還透露了另一個重磅信號——信托資產規模大幅壓降。

??對于信托公司而言,信托資產規模可謂是一把“雙刃劍”。規模壯大可獲得更多的收入,但龐大的信托資產對信托公司的管理帶來更大壓力。近年來,監管機構不斷加強監管力度,持續壓降規模,要求信托公司回歸本源,強化主動管理能力。

??去年6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信托公司風險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劍指信托公司違法違規嚴重、投向不合規的融資類信托業務。截至2020年末,整個行業信托資產規模較上年下降已超1萬億元,至20.49萬億元。

??以中信信托為例,截至2020年末,其信托資產余額為1.2萬億元,相比2019年末減少3495億元,同比下降22.2%。報告期內,中信信托新增主動管理型信托項目118個,合計規模2028.8億元。

??平安信托2020年主動壓降通道性業務規模505億元,壓降融資類業務規模317億元,壓降房地產業務規模315億元。

??興業信托和五礦信托,2020年信托資產較上年分別減少1848億元和1821億元。此外,渤海信托、交銀信托壓降規模也在千億以上。

??“控地產”也是信托行業監管的主要方向。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四季度末,房地產資金信托余額為2.28萬億,同比2019年4季度末2.70萬億下降15.75%。

??平安信托在年報中透露,去年壓降房地產業務規模315億元。而從各家信托公司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產來看,不少地產業務“大戶”都在不同程度地降低房地產投入。

??去年,投向房地產業務的信托資產超千億的信托公司包括中信信托、中融信托、中航信托、五礦信托、平安信托。

??其中,中信信托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產較上年減少723.07億元,壓降幅度也居業內首位。興業信托、平安信托去年分別減少496.52、303.63億元,緊跟其后。

??對房地產業務依賴過重的信托公司,轉型顯然困難許多。

??2020年,在萬向信托信托資產中,房地產占了大半江山,高達58%。其投向房地產的624億元信托資產,較上年僅降低了55.49億元。此外,愛建信托、中誠信托、北京信托信托資產中,房地產均占了四成左右,數額較上年反而略有上漲。

??“踩雷”地產

??如若說2020年是信托“爆雷元年”的話,那身陷百億TOT產品兌付危機的四川信托,稱得上年度最受市場關注的一顆“驚雷”。

??在經歷連環爆雷、委托人訴訟、審計羅生門、管理層換血、同行托管系列風波之后,這家四川最大的信托公司,早已不是昨日的“香餑餑”,上百億資金缺口,甚至審計難以推進。截至4月26日,四川信托仍處在四川銀保監局管控中。

??房地產信托業務是四川信托信托資產中的重要部分,它擁有一個龐大的地產朋友圈。在其對外投資公司中,包括萬科、光大、恒大、中梁、葛洲壩、深投控股在內的多家開發商均參股其列。

??根據四川信托2019年報,年內房地產信托資產投入高達346億元,占全年信托資產14.82%。而在自營資產運用中,四川信托房地產行業資產占比更高,為15.37%。

??在紛繁眾多的房地產信托業務背后,與四川信托走得最密切的當屬四川本土房企,例如正黃集團、中迪投資、藍潤集團也沒逃過“劫難”。

??有被信托連累的房企,自然也有被房企拖累的信托。

??去年至今,信托“踩雷”呼聲最高的兩家開發商,當屬泰禾與福晟。

??泰禾深陷債務危機,去年年底到期債務達555.11億元,其中包含信托到期金額258.92億;而另一家閩系房企成員福晟,它曾是以舉債發展著稱“黑馬”,最后終于被巨額債務絆倒,落到項目停擺、遭債務人和業主“圍追堵截”、被迫賣身的地步。

??據樂居財經統計,“踩雷”泰禾的信托名單包括光大信托、中建投信托、五礦信托、渤海信托、四川信托等;“踩雷”福晟的信托名單包括光大信托、中建投信托、大業信托等。

??眼下,泰禾引入戰投的靴子遲遲未能落地;另一邊,福晟則正在世茂的協助下進行債務重組。這些信托們此前投出去的錢,就如同潑出去的水,遲遲不能收回,后續或許還將遷延日久。

??當然,也有比較硬氣的信托企業,直接通過法律訴訟方式維權。今年1月,四川信托一紙訴訟,將泰禾告上法院;5月5日,法院要求泰禾須在10日內向四川信托償債,涉資超42億元。

??除了泰禾、福晟這兩家閩系難兄難弟,華夏幸福、北大資源也是信托近年來踩雷的“高發地”。

??平心而論,信托公司“踩雷”不算稀奇,但囊括所有地產“網紅雷”的卻并不多見。近兩年“爆雷”的房企,從中弘、南京建工、銀億、泰禾、福晟以及河北秀蘭房地產,中建投信托幾乎全中。

??中建投信托十分沉迷地產,自2016年開始,投向房地產行業的信托資產占比就從未低于40%。藍光發展、陽光城、正榮地產、中南建設……這些地產圈內知名的“黑馬”,高速擴張的背后均有中建投信托的助力。

??2020年,中建投信托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產達536.56億元,占其信托總資產35.74%,這較2019年已減少了304.32億元。

??地產業務回報誘人,但風險也大,如此倚重房地產的結果就是頻繁“踩雷”。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建投2020年以來至少披露了中建投信托10起與房企的重大訴訟案件,涉案金額合計近90億元。

??如果對這些爆雷的信托公司做一個歸納,找出其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身披“行業黑馬”的外衣。這些爆雷的信托公司,曾經都以“黑馬”的姿態現身過,敢于接手傳統信托公司不敢接手的高風險項目。

??進攻與防守

??有“踩雷”地產,不得翻身;也有依靠地產,被“催肥”壯大。例如中融信托、光大信托和五礦信托這三家最為典型。

??中融信托資產規模的崛起,靠的是“拼、搶”,頗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畏。其中,地產信托承擔起中融信托的業務增長,大概是在2010年。

??彼時,銀監會開始限制通道類、融資類銀信合作業務,中融信托一面收縮銀信合作,開始尋找新的業務合作模式,地產信托便是在這時開始作為它的主要業務。

??據媒體報道,當時中融信托的地產項目遍布全國,最快的時候從項目方考察到做信托計劃,再到風控通過,只需要3天。

??這期間地產信托的“快投”,推動中融信托的資產管理規模“裂變式增長”。2010年-2014年,其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1820億元、1783億元、3057億元、4882億元、7227億元,四年的時間規模增加了5407億元。

??另一個“后起之秀”光大信托,從2014年底資產管理規模不足600億,到2020年底已經突破了萬億,短短六年時間,增長近16倍。

??盡管光大信托對外宣稱,其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資金占比不超過15%。但這些年,房地產一直是它發展的一大支撐點。

??在它上千家對外投資公司中,包含“地產”“置業”字眼的公司,超過160家,正榮、卓越、鴻坤、恒大、融創、陽光城等多家房企,都在其地產朋友圈內。

??眼下,對單個地產項目的涉足,并不能滿足光大信托的胃口,它還成為了部分開發商的股東。去年7月,它通過中光財金興隴(蘭考)股權投資基金(簡稱“中光財金”),攬下藍綠雙城4.4762%股權,位列第六大股東。

??除藍綠雙城外,中光財金還對外投資了北京愿景明德管理咨詢、國厚資產等5家企業,它們大多是從事大宗不動產的公司。

??此外,另一匹后起“黑馬”五礦信托也來勢洶洶。一直以來,外界賦予五礦信托的標簽中,不乏“動作兇猛”“擴張”“野心”此類字眼。

??短短幾年,它從中游水平殺入行業前十。2015至2020年,五礦信托資產規模由2664.07億元增至7028.52億元。截至2020年底,其規模位居行業第七。

??不可否認,房地產業務在五礦信托擴張之路上曾立下“汗馬功勞”。在五礦信托目前對外投資的159家企業中,房地產相關公司約50家,占近三分之一。

??從其房地產業務規模來看,2015年,其房地產業務規模僅為283億元;2020年突破1000億元,達到1055億元。五年擴張3倍有余。

??無限風光在險峰。房地產信托項目落地快、收益高,歷來受信托公司歡迎,但其高風險性也一直備受詬病。2019年10月,五礦信托由于盡職管理不到位,導致信托資金用于收購土地,被罰款30萬元。

??有對地產趨之若鶩的信托企業,自然也有頗為克制的代表,例如。四川信托第二大股東、持股30.25%的中海信托,后者為央企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

??相較于四川信托,中海信托風險項目和風險資產都相對較少。反映到信托資產分布上,據中海信托2020年報,期內公司信托資產總計3440.79億元,其中近八成投向證券金融領域,投向房地產行業占比僅1.24%。

??換帥增資“補血”

??轉型大背景下,信托公司高管人事變動頻繁,多家信托公司宣布“換帥”。

??4月12日,光大信托原董事長閆桂軍卸任,馮翔正式成為該信托公司第三任掌門人;次日,李楠擔任雪松信托總裁一職獲得江西銀保監局核準,此前,雪松信托并未設置總裁職位。

??緊接著4月22日,中海信托宣布選舉湯全榮取代黃曉峰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而早在2020年12月26日,作為四川信托二東家大中海信托,曾派出“救火隊長”黃曉峰擔任四川信托董事長。

??所以,對于此次湯全榮“上位”,外界并不感意外,他是來自于中海油體系內的“自家人”,有利于保持管理層的穩定性。

??除此以外,長城信托、北方信托、外貿信托、英大信托、民生信托、金谷信托、山東信托等信托公司也在今年迎來了新任董事長、總經理或總裁。

??信托行業“一把手”頻繁變更,一方面,與信托行業景氣度有所下降有關;另一方面,與部分信托公司在未來戰略上進行調整有關。

??“接班者”的肩上,挑著為企業校準航向的重擔,壓力自然不輕。例如,雪松信托“新掌門人” 李楠,要面對中江信托(雪松信托前身)留下約80億元的逾期項目的本金和利息“包袱”。

??在人事變動風起云涌的同時,信托公司的增資潮也在持續發酵。

??2020年,行業60家信托公司注冊資本合計為2801.4億元,同比增長10.77%;共9家信托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累計增資額度達到272.42億元。

??而今年前5月,信托公司涉及增資總金額已超百億,接近2020年全年增資總額的5成。其中,以非公開發行進行募資的資金額度最高。

??4月14日,光大興隴信托官網發文稱,經銀保監會批準,公司注冊資本由64.18億元增加至84.18億元。再往前看,財信信托、中航信托、中糧信托、大業信托、浙商金匯信托、陜國投信托也陸續完成增資。

??一邊,大部分信托公司在不遺余力“增厚”家底;另一邊,部分信托公司卻面臨外資機構股東陸續撤退或減持的境況。

??2月,中糧信托的一筆增資使蒙特利爾銀行的股份被稀釋,下降約4個百分點,這也是入股8年多以來蒙特利爾銀行持股占比首次發生變化,股份占比由19.99%降至16.24%。

??除中糧信托的外資股東,新華信托的外資股東巴克萊銀行、中航信托的外資股東華僑銀行,也因未跟進增資而出現股權被稀釋的情況。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些年,外資與國內信托公司的“聯姻”起起落落;高峰時,國內有外資背景的信托公司達兩位數。眼下,蒙特利爾銀行等外資股東持股縮水,折射出近年來“中外聯姻”下外資股東在信托公司的處境:水土不服、退意明顯。

??目前外資持股比例達19.99%的信托公司有三家,分別是紫金信托、國通信托和百瑞信托。此外,華僑銀行持有中航信托17.27%股份、威益投資持有北京國際信托15.30%股份、巴克萊銀行持有新華信托5.57%股份。

??外資機構參股信托公司,持股比例在10%-20%之間,充當財務投資者的同時,可獲得高額回報。而信托公司引入外資股東,一方面,是希望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完善公司治理;另一方面,希望帶來國際市場資源,開拓海外業務。

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50000155584573M    經營狀況:存續    注冊資本:248890(萬元)

風險情況:  自身風險  9    變更提醒  73    關聯風險  565

泉州華大泰禾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50500056102188D    經營狀況:存續    注冊資本:81569(萬元)

風險情況:  自身風險  3    變更提醒  6    關聯風險  466

原創 宏觀 政策 市場 公司 土地 觀點 金融 海外 產業鏈
2023-10-23 更多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數環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