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亞晨 2017-03-15 13:24:02 來源:中房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房網訊 3月1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對于“房屋產權70年到期后怎么辦?”提問,李克強表示,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
??談經濟:中國仍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為6.5%左右,對于記者提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持續放緩,是否會對世界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的問題。李克強表示,看到有外媒報道說中國溫和下調了增速。在李克強看來,增長6.5%這個速度不低,也很不容易。
??李克強認為,如果今年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增量比去年還要大,因為這是在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74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11萬億美元基礎上的增長,而且可以帶動1100萬人以上的就業。這符合經濟規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會低,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情況下推動全球增長的重要力量。
??談風險:中國金融體系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
??對于談到風險,李克強認為,今年世界經濟政治不確定的因素很多,這是很大的外部風險。對中國來講,不發展是最大的風險。中國保持中高速的穩定增長,本身就是在為世界穩定做貢獻。當然,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風險,像金融領域。對于這些風險點高度關注。發現了會及時處置、靶向治療,不會讓它蔓延。
??李克強總理強調,中國金融體系總體是安全的,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因為有很多應對工具,儲備政策許多還沒有用。財政赤字率沒超過3%,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在13%,撥備覆蓋率176%,這些都超過許多國家,特別是國際所確定的相關標準。所以中國有能力防范風險。李克強同時表示,在中高速行進當中也會系緊安全帶,不會讓風險“急性發作”,更不會發生區域性或者系統性的風險。
??回應70年產權到期問題:已責成相關部門提出議案
??一直以來,房屋、土地使用權和之后的續期問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對于記者提出的“房屋產權70年到期后怎么辦?”的問題,李克強表示,中國有句古話:有恒產者有恒心。群眾對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續期問題普遍關心可以理解。國務院已經要求有關部門作了回應,就是可以續期,不需申請,沒有前置條件,也不影響交易。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
事實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3月8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回應社會熱點問題時,已經對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后續期問題作出回應。姜大明表示,對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后的續期問題,正在深入調查研究,并將積極提出相關法律安排建議。姜大明稱,居民購買住房,其財產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