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美女视频一区/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樓市調控已找到培元固本的對癥藥

政策 2021-03-08 08:56:41 來源:中房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

??近來樓市調控動作頻頻,各種權威表態密集。

??在兩會召開前夕,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房地產核心問題還是泡沫較大。“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持有那么多房產,將來如果市場價格下降,個人財產就會有很大損失,貸款還不上,銀行也收不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經濟生活就會發生混亂。”

??這段話含義深刻,直言一部分人買房的動機就是為了博取價差炒房。一旦房地產因供需失衡出現調整,到時候不僅房產持有者可能付出巨大代價,還可能牽連銀行甚至整個金融系統。

??此前,郭樹清多次指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近兩年中央不斷強調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已經落地。去年8月房企“三道紅線”資管新規出臺,12月底銀行“兩道紅線”房貸新規發布,涵蓋了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主要對象(企業、銀行和居民),今年以來北上廣深杭等熱點城市均嚴查經營貸、消費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接下來或將有更多城市加入強化資金監管行列,針對房地產金融領域的一張“天羅地網”已經織就。

??此番郭樹清警示房地產領域泡沫比較大,預示著下一步房地產信貸的細化監管政策會進一步深化升級。

??房地產金融監管不斷強化之余,同樣重量級的土地供給側改革已在自然資源部悄然推進。十來天前,一份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的通知傳出。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進一步將住宅用地出讓信息合理適度集中,重點城市要對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應,讓各類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充分掌握信息,形成合理預期。

??顯然,這是通過供給端改革,倒逼地方政府編制好供地計劃,包括供地的批次、時間、規模,向各類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充分公開。有助于降低整體市場競拍熱度,也更加有利于購房者做出理性選擇。須知,穩地價是穩房價穩預期的基礎。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營根植在地根和銀根兩個基礎之上。它們的政策變化決定著房地產行業的未來走向。可以說,監管部門如今已經牢牢抓住了房地產行業調控的“七寸”。

??行業主管部門住建部也是動作頻仍。3月3日晚間的消息,住建部副部長倪虹近日帶隊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蘇省無錫市調研,會商督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落實情況。同一天,杭州和上海發布調控政策,前者對法拍房限購,嚴查經營貸、消費貸等提出要求。后者對優先購買的新建商品房實行5年限售,強化商品住房交易管理和中介管理,規范企業購買商品房等。

??從今年以來的調控力度和頻次來看,基本是露頭必打,只要是樓市大幅上漲,必然引發調控升級。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2月各地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45次,超過了1月份的42次。而3月1~3日,全國各地發布房地產調控相關政策超過10次,年內累計已達近百次。

??應該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基本實現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

??值得欣喜的是,控金融、調供地、打炒作、堵漏洞,本輪樓市調控已找到培元固本的對癥藥。從打擊投機炒房,到金融和信貸政策,再到土地出讓規則的變化,調控不斷細化,針對性日趨提高,相關部門配合有序,措施得當。

??當然,我們還應時刻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市場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好預期,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完善調控機制,加強住房和人口、土地、金融政策協同,形成政策合力,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多渠道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和新就業大學生住房問題。牢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多策并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原創 宏觀 政策 市場 公司 土地 觀點 金融 海外 產業鏈
2023-10-23 更多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數環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