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許倩 2022-07-21 08:51:46 來源:中房報
??“保交樓”被監管部門提到第一要務。
??7月17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近期重點工作進展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6月30日,江西景德鎮某樓盤業主因項目延期交付發布停止還貸聲明,引發輿論關注,銀保監會對此高度重視,加強與住建部、人民銀行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堅持“房住不炒”,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支持地方更加有力地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這是銀保監會一周內第二次就爛尾樓停貸事件表態,這次回應更詳細闡述了相關工作步驟。
??該負責人表示,將指導銀行在地方黨委政府“保交樓”工作安排總體框架下,主動參與合理解決資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有效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配合壓實企業、股東等相關各方責任。
??“動作要快!”廈門大學教授趙燕菁對銀保監會的發聲給予點贊。他認為,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堅決止損,建議設立專門的爛尾樓項目剝離機構。
??與此同時,央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的“誠意”更大。
??據央行7月18日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7天12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實現凈投放90億元,終結了此前連續10個交易日每日30億元投放量的紀錄。
??來自監管高層的積極動作給資本市場注入了信心。在地產股、銀行股連跌幾日后,7月18日一早,兩個板塊雙雙飄紅。截至當日收盤,A股銀行、房地產板塊股票分別上漲1.28%、3.05%;7月19日收盤時,兩個板塊股票再度分別上漲0.96%、0.38%。
??千方百計“保交樓”
??“保交樓”不是單個金融部門的努力可以實現的,而是一個社會化系統工程,需要金融機構、房地產企業、地方政府部門,甚至參與其中的個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
??如何促進“保交樓”,前述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一是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銀行保險機構應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機制,配合壓實企業、股東等相關各方責任,銀行要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既要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又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
??二是指導銀行在地方黨委政府“保交樓”工作安排總體框架下,堅持摸清情況、實事求是、科學分類、精準施策,主動參與合理解決資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協助推進項目快復工、早復工、早交付。
??三是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加強與客戶溝通,個性化地滿足居民客戶的不同需求,信守合同,踐行承諾,依法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四是有效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大力支持租賃住房建設,支持項目并購重組,以新市民和城鎮年輕人為重點,更好滿足剛需和改善型客戶住房需求,努力保持房地產市場運行平穩有序。
??“處理好當前面臨的問題,也是實現房地產模式新舊轉換的重要契機。我們相信,在黨委政府指導下,在相關各方共同努力下,這些困難和問題都能得到合理解決。”該負責人表示。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從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發聲看,“保交樓”是第一位的,這是地方政府在房地產新時期的一個重點工作。“保交樓”中,政府是主要責任方,銀行是參與方、配合方。“保交樓”意味著小業主利益不能損失。銀行可以做到讓住房貸款展期還款,等到項目交付竣工或者真正復工之后再開始還,這可能是金融監管部門想表達的內容。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副教授傅方劍認為,銀保監會表態介入是為了防止房貸斷供問題繼續外溢至宏觀經濟。他預期,政府方面可能將按照之前應對恒大危機的方式,不會讓爛尾項目開發商輕易破產,而是派工作組介入清點資產;有國資背景、資金相對充裕的房企,接下來還可能對爛尾項目開展一波并購重組。
??幾日前,在各地停貸潮愈演愈烈之下,銀保監會就第一時間作出表態。7月14日晚間,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最近關注到個別房企樓盤出現延期交付情況,這件事關鍵在于“保交樓”,對此銀保監會高度重視,下一步將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依法依規做好相關金融服務。
??“保交樓”亦被政府部門部署為房地產工作第一要務。
??“省里有明確規定,無論開發商出現任何問題,政府有責任確保交付。”7月13日,紹興市鏡湖新區開發建設辦公室在回復網友投訴紹興鏡湖萬科翠湖隱秀施工進度緩慢問題時表示。
??更早些時候,今年2月24日,住建部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因債務違約所引發的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這項工作是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維護社會穩定,維護購房群眾合法權益。
??不止政府部門,“保交樓”也是房企的頭等大事,但對于出險房企而言,保證樓盤交付也是頭等難事。
??“保交樓問題除需要開發商竭盡全力外,還需要整個事件中有能力而又有責任的各方來推動并化解問題與矛盾,因案施策解決增量資金注入和全過程資金安全問題,以保證保交樓任務完成。總的思路就是由開發商努力籌資、銀行注入增量資金、地方政府協調引入增量資金,爛尾項目實施全過程資金封閉管理來完成保交樓工作。在此期間若再發生資金挪用、轉移和違規撥付,則必須嚴肅追責、嚴懲不貸。”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建議。
??開啟強監管模式
??爛尾樓停貸事件還暴露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預售資金銀行專用監管賬戶的運作存在一定疏忽,這也是此次事件的導火索。
??多地業主在《停貸告知書》中寫道,銀行方存在違規發放貸款、資金未轉入開發商監管賬戶、未盡到專款資金監管義務等違規行為,最終造成樓盤停工爛尾局面。
??根據相關要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具體辦法由房地產管理部門制定,各地實行“一城一策”,松嚴程度不一,開發商“有機可乘”。
??“各地對于預售標準并不相同,并非所有地方都要求樓盤主體結構封頂才符合預售條件。有的地方,開發商只要拿到預售資質,并預告抵押登記,銀行即可發放按揭貸款。”一位銀行人士表示。
??在市場行情較好、融資環境較好、銷售回款較好、監管相對寬松時,被挪用的預售資金可以很快堵上,就不會出現爛尾樓。一旦其中某一環出現問題,資金鏈緊張時,開發商就會出現無法支付建設工程款而出現爛尾樓情況。
??近段時間,西安、汕頭、深圳、滄州等多地政府紛紛表態,再度重申預售資金監管規范。
??西安要求商品房預售資金(包括定金、首付款、購房貸款及其他形式的全部房款)應全部直接存入專用監管賬戶進行監管,開發企業不得直接收取或另設賬戶收存購房人的購房款;并嚴格撥付標準、強化技術支撐、加強賬務核對、夯實銀行責任。
??受近期風波影響,現房銷售也成為討論熱點。經濟學家任澤平發表觀點稱:“是該取消商品房預售制了,用你的錢,建你的房子,還爛尾了,這是對購房者的不公平。”他認為,應該改為現房銷售。
??7月15日,福州永泰發布了土地交易公告,在一宗商業、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出讓要求中提到:該地塊按現房銷售實施,規劃房屋竣工驗收之后,競得人方可申請房屋銷售手續。
??如果說此前一周是停貸事件輿論發酵期,這一周則是各地制定政策的關鍵期。
??7月19日,有消息稱近日寧波市住建局會同房管中心召集寧波房企開展房地產政策交流座談會,會議對寧波市預售、全裝修、資金監管、房地產調控等紓困政策進行重點解讀和宣貫,積極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助力項目后續開工建設和銷售。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表示,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提出“房住不炒”,有關部門相應調整房地產政策,住房從金融屬性為主開始向居住屬性為主轉移。在此過程中,出現房地產業投資下降、房企債務違約增加、“炒房客”財富縮水現象是難免的。但是,我國不會出現美國2007年發生的“次貸危機”,對購房自住者影響也不大。
??對于當前房地產遭遇的困境,他建議,要增強發展我國房地產行業信心,保持房價總體穩定;住房貸款要對住房梯度需求進行支持;開辟多種住房融資渠道。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