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2023-02-16 08:54:02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龐大的全國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的“家底”,終于摸清了。
??2月15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出席會議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曲琦表示,通過這次普查,實現了住建領域很多的“第一次”,其中,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國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的“家底”;第一次形成了反映房屋建筑空間位置和物理屬性的海量數據;城鄉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數字身份證”。
??在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體安排。今年1月份,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部長倪虹在工作報告中對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的調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對數據應用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調查工作以普查數據為“底板”,深化“數字住建”建設,推進全行業各領域的數字化應用和發展。
??此次普查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承擔了任務量最大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的調查工作,全國近500萬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的普查工作中,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就動員了260多萬人參與,他們努力克服天氣惡劣、交通不便、疫情反復帶來的各種困難,一棟一棟地把每一棟房屋的數據“跑”了出來,對每一棟都進行了調查。同時,層層壓實責任,嚴控數據質量。建立了縣市省部四級質檢核查制度,逐級對數據質量負責,建立了在線巡檢制度,數百名巡檢員和巡檢專家以遠程方式對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抽查,對于有問題的提出警示,發出提示警示單2000多份。此外,還在軟件系統里設置了多種異常指標提示警示功能,確保調查質量。
??“這次普查核心目標就是要掌握各類承災體的基本情況,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曲琦說,因此這項工作得到了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對于進門入戶采集數據的調查人員給予了充分配合。
??目前,房屋普查數據已經在工作中得到了應用。如在2022年國務院部署的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依托普查系統開發了自建房排查信息歸集系統,將排查信息與普查信息、位置圖斑掛接綁定,并對普查數據進行了印證和補充,與以往的逐級匯總、層層上報的方式相比,這次實現了信息落圖定位、全過程可追溯,是普查數據應用的一個成功的范例。
??在地方省市的房屋普查工作中,如甘肅已為全省房屋建筑及市政設施辦理了“身份證”,共調查房屋建筑1580.87萬棟。“風險普查的最終目的是將普查成果應用到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我們準確掌握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相關數據,不僅能顯著提升防災應急能力,還能對危險信息進行提示,提前作出預防。”甘肅省住建廳設計處處長秦軍說。
??對于今后的工作,曲琦表示,一方面,要按照國務院普查辦的統一部署,以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數據為核心,推進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中的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庫建設。另一方面,將用好普查數據,大力發展數字化應用場景,提升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水平。下一步,要積極研究,不斷豐富和發展數字化應用場景,用好來之不易的數據成果。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