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美女视频一区/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三盛地產港股門票或敲定 利福地產憑什么值12.93億?

原創王飛 2017-04-19 08:27:02 來源:中房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

  4月13日,三盛地產完成了兩件重要事項。廣為人知的是在土地市場上--以12.58億競得福州晉安區一宗宅地,鮮為人知的則在資本市場--
  來自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則公告顯示:擬以每股5.18港元,合計約12.93億港元,出售持有之全部利福地產59.56%的股權。
  據披露的信息,此次交易的買方為一間注冊于英屬維京群島的有限公司。而該公司實益擁有人即三盛地產集團實際控制人林榮濱。自買賣協議訂立后,利福地產即不再是利福國際附屬公司,而成為三盛地產的控股子公司。
  三盛地產內部人士表露,此番收購香港主板上市地產公司,是三盛連接資本市場的第一次正式"撥號"。
  各取所需兩歡喜
  資料顯示,利福地產是投資于中國內地的地產業務上市平臺,主要從事物業發展及投資業務。其名氣不大,來頭卻不小,屬香港華人置業老板劉鑾雄家族旗下。
  人稱"大劉"和"細劉"的劉鑾雄、劉鑾鴻兄弟之名氣和傳聞,不僅響徹香港商圈,還"跨界"娛樂圈。即使非房地產業內人士,也對這兩個名字不會陌生。
  但不知是在內地水土不服,還是"二劉"鞭長莫及,利福地產自2006年由母公司分拆出來,十余年來在經營上始終不見起色,財務狀況堪憂。
  資料顯示,利福地產目前持有的物業均為商業及非住宅類。主要包括分別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北區及黑龍江哈爾濱道里區的兩座商用辦公樓宇,總建面36596.67平方米;和一宗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規劃總面積18.83萬平方米的商用土地。截至目前,兩座寫字樓未收到有吸引力的租賃或購買邀約,處于控制狀態;商用土地自2013年提交發展規劃至今仍有若干問題需與政府協商解決,因而未獲批,亦無實質性進展。
  經營狀況直接反應在財務方面: 2016年,利福地產無任何相關營業額及租金收入。而期內其擁有人應占虧損約3100萬港元,除稅后綜合溢利虧損凈額約3101.5萬港元。主要收入源自銀行存款利息及為母公司提供的項目管理服務,此外年內其錄得投資虧損合共約3220萬港元。同年內,利福地產無任何負債及已定合約金融工具。定期存款、現金、銀行結余合共約4.15億港元,其中部分現金已用于建立投資組合,購買市值約9120萬港元的上市股份。
  顯而易見,利福地產已是利福國際的一個累贅。加之劉鑾雄近年來身體狀況愈下,甚至已經開始安排家產分配,因而利福國際首當其沖成為變現工具。
  利福國際發布的公告稱,出售利福地產的所得款項凈額,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繼續從事包括百貨商店、物業發展及物業投資等主要業務。
  利福國際"甩包"之意明顯,三盛地產接盤原因也簡單--通過取代利福國際控股利福地產這一上市平臺,拿到香港資本市場的入場券。
  盡管劉鑾雄出售了名下利福地產股份,但是公告中卻并未顯示其胞弟劉鑾鴻的股權動向。有市場說法稱,劉鑾鴻或將繼續保留利福地產一定股份。而這部分股份或將依舊能使之成為利福地產的重要股東。
  按照上述邏輯判斷,該筆交易與一般單純通過買殼裝入資產實現上市的模式明顯不同,為劉氏家族和三盛地產之間的進一步合作留出了廣闊想象空間。據三盛地產內部人士透露,本周利福國際還將發布與三盛地產合作的另一篇后續公告。另外,利福地產也只是三盛今年"買買買"的開始,據林榮濱的內部講話,三盛今年將對至少三家企業進行收購行為。
  上市永遠不嫌遲
  業內都道"閩系房企兇猛"。但實業起家的三盛地產,卻始終"溫"而穩。但這并不代表其對資本市場沒有渴求和打算。早在2012年初,就有傳三盛計劃于H股上市。
  但那些年,三盛卻并不主動提及、也少正面回答有關上市問題,但卻在加快著發展步伐:一邊繼續擴張規模,一邊嘗試進行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結合的"多元化、多業態"戰略轉型,業務觸角延伸至物業服務、健康醫療、社區教育、社區養老等領域。
  直至2015年5月18日,三盛地產總裁林榮新在某次活動上才正式表示,未來公司擬在香港或新加坡資本市場上市,并計劃利用互聯網+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整合亞洲各國優勢資源,打造跨國界的產業鏈合作。
  至2016年,三盛上市的具體時間表仍未公布。相關負責人在被問及關于分拆地產業務獨立上市時的回答是"仍在考察中,不能急"。
  而據中房網記者了解,三盛地產盡管表面云淡風輕,實際上每年都會對A股和H股上市的國內房企進行對標研究,之后結合行業趨勢研判確定公司中短期發展目標。
  2016年,三盛地產銷售規模超150億,今年,他們把銷售目標定為230億。于是終于,覺得做足了準備的三盛邁出了走進資本市場大門的實質性一步。
  需要一提的是,運營資產和業務均在中國境內的三盛,間接以在境外注冊的公司名義購買香港上市平臺,未來再將境內公司資產注入該平臺掛牌上市,這是有很多內地房企成功案例在先的典型 "紅籌模式"。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無需經過中國證監會審批,更為靈活便捷。且利福與三盛都以地產為主營業務,無需遵從借殼滿兩年方可注入資產的相關規定。因此盡管當前的香港資本市場在融資成本、企業估值等方面已不具之前的吸引力,但無需排隊等待這一優勢,已足夠讓上市訴求迫切的企業前仆后繼。三盛地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面對永遠鮮活的資本來說,上市什么時候都不嫌晚。


原創 宏觀 政策 市場 公司 土地 觀點 金融 海外 產業鏈
2023-10-23 更多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數環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