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劉偉 2021-03-15 11:51:08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時間到了2021年,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地產”)依舊延續它兇猛的拿地勢頭。
??3月10日,泉州一宗商住地入市出讓,最終中海地產旗下企業中海宏洋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宏洋”)以總價21億元競得該地塊,可售部分成交樓面價9094元每平方米,溢價率高達120.6%。
??值得關注的是,這塊土地吸引了建發、龍湖、招商、萬科、保利、金輝、禹洲、旭輝、美的、融創、國貿、中駿、金地、隆恩、正榮、中梁、中海宏洋、奧園、力高、華創、聯發等21家房企參與爭奪,但最終還是中海宏洋從眾房企中脫穎而出。
??一位地產金融人士表示,這塊地顯然符合中海宏洋拿地、開發的需求,“房地產若要向前發展,土地是根本,所以要力爭在適合的地塊勢在必得,畢竟地方公司要生存,比要陣地,所以拼的是真正的實力,否則不進則退。”
??“逆周期拿地,順周期出貨”,這是房企踩準行業節奏的重要表現,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行情不太明朗,對于流動性比較充裕,資金壓力不大,融資能力強的央企中海宏洋來說,這個時候是拿地,擴充土儲比較好的時機
??拿地依舊兇猛
??具體來看3月10日拍賣的這塊土地,它位于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錦峰村,土地面積90119平方米,計容總建面積約237914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商服用地-零售商業用地(建筑占比不超過10%)、住宅用地-城鎮住宅用地,容積率1.0~2.64。地塊毛坯限價12500元/平方米,帶裝修限價14500元/平方米。
??能夠吸引這么多房企搶奪,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據了解,這塊地方正、體量大,而且臺商投資區自2012年批復設區至今,發展迅速,規劃完善。
??區域內房價更是從最初3000元/平方米左右,上漲到設區后的5000元至6000元/平方米,直至2018年破萬。近幾年,不少品牌開發商搶灘進駐,金茂、世茂、陽光城、保利、龍湖、力高、美的、碧桂園等多家品牌房企均有項目在售,且去化表現良好。
??遇到優質地塊,“老大哥”中海地產不會手軟。回望過去的2020年,9月25日,中海地產以28.56億元拿下東莞石碣鎮項目,可售樓面價25854元/平方米,刷新松山湖地價紀錄;10月23日,中海地產再以44.34億元奪得廣州海珠區項目,樓面價38609元/平方米刷新南洲板塊紀錄;11月25日,珠海十字門CBD地塊入市,同樣被中海地產以104.76億元競得,總價創土拍新高。
??2020年,中海地產累計新增拿地64宗,新增樓面面積1348.7萬平方米,實際權益面積1327.9萬平方米,是頭部房企中拿地最積極的企業之一。尤其在四季度,中海地產在昆明、香港、珠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頻頻落子,多為高價地塊。
??從整個投資層面來看,自2017年起,中海地產拿地支出驟然增加,2020年新增權益投資預算更是高達1400億元,較2019年實際權益投資額增加23.5%;截至12月累計使用1318.4億元,實際并未達到上限。
??中海地產如此激進拿地倒不見得是在沖規模,但它是要保規模,保持在行業中的排名不掉隊,這樣有利于獲取各種資源,比如融資等,柏文喜說。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告訴記者,房企到了一定規模之后,還得拼命地爬更高的臺階。因為房企第一和第二梯隊之間始終有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雖然,中海地產看似已經到了3000億元的水平線,但是往上看碧桂園、融創等都是5000億元及以上體量的規模。房地產存量時代已經來臨,如果能往上一個臺階,往后的局面對企業的自身發展將更有利。
??“尋地計劃”一周年
??1992年就在港股上市的中海地產早年曾是行業的“利潤王”。2008年,中海地產利潤首超萬科,隨后數年業績更是逐步走向高光時刻。
??但到2016年,作為控股股東的中建集團將旗下地產業務整合注入中海地產,導致多位董事、副總經理等大批高管從中海地產辭職、離職。2016年,中海地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40.7億港元,同比跌3.2%,大有行業掉隊的趨勢。
??2017年,受命于危難之際的顏建國,在上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時表示,“在傳承的基礎上,中海地產的很多東西也必須要改變。”
??與此同時,中海地產修訂了2017年~2020年戰略規劃,確定了聚焦住宅開發主業,加快發展,至2020年實現銷售規模超過4000億港元的目標。
??其后,中海地產開始擴大土地儲備。2017年,中海地產新增土地76宗,總建筑面積1741萬平方米。而2016年全年,中海地產僅買入18宗土地,新增土地儲備為972萬平方米。2018年~2019年分別新增拿地63宗、53宗,權益地價分別達1084.4億港元、1133.6億元。
??到2020年,中海地產延續了此前的拿地策略。以北京為例,2020年8月3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河西板塊一塊總規劃建面達20萬平方米的土地,被中海地產以79億的總價拍下,創下了北京年內成交總價最高地塊的新紀錄。
??“別處不太清楚,但在北京,中海地產做的挺不錯的。”一位北京房企投拓人士告訴記者。
??但公開市場上拿地也是成本高企。2017年至2019年,中海地產旗下企業中海發展的毛利率為32.94%、37.79%和33.66%,增速分別為18.42%、14.73%和-10.95%,呈現逐年下跌的趨勢。
??為降低拿地成本,2020年3月13日,中海地產通過官方公眾號邀請合作伙伴就股權收購、資產轉讓、國企混改、城市更新、聯合開發等業務范疇進行全面合作,城市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全國一二線城市及“強三線城市”。
??這一計劃涵蓋了中海地產旗下華東、北方、華南、華北和西部區域,以及專攻二線以下城市的中海宏洋。
??時間翻過2020年,在近期拿地方面,2021年1月,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中海地產旗下上市公司,00688.HK)收購在長春、北京和蘇州的三幅地塊,應占樓面面積合共約71.83萬平方米,應付的土地出讓金約51.96億元人民幣。
??此外,2021年1月,中國海外宏洋集團在安徽省安慶市、江西省九江市、浙江省紹興市和江蘇省丹陽市收購了八幅地塊,應占樓面面積合共約192.53萬平方米。其就有關收購土地應付的土地出讓金約51.89億元。
??僅今年一月,中海地產在收購土地上就斥資逾百億元。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