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林振興 2021-05-13 09:37:34 來源:樂居財經
??還有26天,中交地產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起訴建行重慶分行營業部的官司,就要在重慶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正式開庭。
??而在更早之前的4月,中交地產還數次與信達重慶分公司在法庭上正面交鋒。彼時,信達以“股東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為由,將中交地產連同重慶路橋股份、重慶宇鳴實業一并告上法院。
??這兩起訴訟,雖然原被告雙方和案由均不一致,卻都緣自于一宗“千萬借款未還”事件,而這背后還牽扯出了一幕幕抽逃出資、惡意串通等狗血連續劇。
??其中,信達與中交的訴訟糾葛長達四年。
??這期間,中交地產(000736.SZ)經歷了更名、換帥,董事長由蔣燦明到趙暉再到李永前。目前,雙方判決結果尚未揭曉,信達千萬債款是否會“打水漂”?
??1800萬“不翼而飛”
??中交地產為何會卷入“損害債權人利益糾紛”案件?
??這事要從千禧之年說起,那時候的中交地產還叫做重慶國際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7月,重慶宇鳴實業、中交地產、重慶路橋股份和成都鳴升貿易共同發起成立長江竹業(全稱“重慶長江竹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2%、36%、1%、1%。
??長江竹業的注冊資本達5000萬元,彼時中交地產以本部大樓(重慶市江北區建新北路86號1、2、3層房地產3760平方米)作價1800萬元作為出資。
??2001年4月,重慶路橋將其持有1%股權、作價50萬元轉讓給宇鳴實業,并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
??緊接著,同年12月底,中交地產決定變更對長江竹業的出資方式,美其名曰“因長竹經營需要”。原以本部大樓作價作為出資,后變更為以現金1800萬元出資。同時,中交將其所持長江竹業36%的股份作價1800萬元轉讓予鳴升貿易。
??鳴升貿易則委托宇鳴實業,代其向中交地產支付股權轉讓價1800萬元。
??2001年12月29日16時18分、16時19分,長江竹業賬戶先后收到中交支付的500萬元、1300萬元,備注均為投資款。
??詭異的是,隔日8時41分,長江竹業向大股東宇鳴實業賬戶支付1800萬元。僅一分鐘過后,宇鳴實業又通過其賬戶向中交地產支付1800萬元。
??換言之,這筆款項在16小時后,又原封不動地回到了中交地產手中。
??2001年12月30日8時53分、8時54分,中交地產向案外人重慶明慧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分別支付13995333.33元、501萬元。樂居財經查閱獲悉,目前重慶明慧科技處于吊銷狀態。
??中交雖主張其與鳴升之間存在股權轉讓關系,但疑點重重,有悖常理。截止2001年最后一天,長江長竹貨幣資金僅剩下174154.95元。
??且在長江竹業注銷前,工商信息顯示,其股東序列仍未發生變更,宇鳴實業、中交地產和鳴升貿易分別持股63%、36%、1%。換言之,中交地產股權轉讓交易并未實際完成,其未能從長江竹業抽身而去。
??“滾雪球”的利息
??時間回溯至2000年9月,長江竹業在剛成立的兩個月后,大股東宇鳴實業便向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大都會支行(簡稱“建行大都會支行”)借款5740萬元,并以名下的足國用第042224號、042227號兩宗土地使用權提供抵押擔保。
??2001年5月中旬,長江竹業作出《董事會決議》,接受宇鳴實業在建行大都會支行的債務。截至2001年6月21日,宇鳴實業尚欠本金5740萬元、利息2696510.32元,本息合計60096510.32元。
??同年7月底,建行大都會支行(債權人)、宇鳴實業(原債務人)與長江竹業(新債務人、擔保人)簽訂《借款債務轉移協議》,約定:宇鳴實業將對建行大都會支行的債務轉移給長江竹業。
??作為債務轉移條件,宇鳴實業將抵押物過戶給長江竹業,作為這5740萬元貸款本金及利息的擔保。同年8月,雙方簽訂《土地移交協議》,約定宇鳴實業將820畝土地無償移交給長江竹業。
??該820畝土地位于重慶市大足區龍水鎮龍水湖農業綜合開發用地二宗。
??2002年1月,建行大都會支行并入建行重慶營業部。2003年7月,建行重慶營業部與長江竹業簽訂《還款協議》,尚欠建行貸款本金5740萬元及至全部貸款本息實際還清時止的利息、復利。后者承諾于2003年7月31日前清償全部債務。
??然而到期后,這筆欠款卻遲遲未還清。
??2003年,法院強制執行,要求長江長竹清償貸款本金5740萬元及利息,并裁定將長江竹業前述820畝抵押物、作價10076720元抵償給建行重慶營業部;沖抵后,長江長竹尚欠建行借款本金47463280元、利息11681810.93元。
??但又因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2004年6月,建行重慶營業部將對長江竹業的債權轉讓給信達重慶分公司。2005年3月30日,長江竹業因未依法接受2002年度企業年度檢驗而被吊銷營業執照。
??雖然債主已被吊銷,但信達卻仍未放棄、繼續追債。
??2016年,信達公司擬對長江長竹債權進行處置。債務雪球越滾越大,長江長竹因10多年沒有把債務還清,利息竟然高出本金約3000萬元。
??截止當年6月底,長江長竹債權本金4746.33萬元,利息約7617.31萬元,本息合計1.24億元。
??股東“內訌”
??遲遲未拿到本息的信達,終于忍無可忍,一舉將長江竹業背后股東訴至法院。
??2017年和2019年,信達重慶先后兩次上訴,以宇鳴實業未履行對長江竹業出資義務為由,要求宇鳴實業對未出資本金部分3100萬元及利息向信達重慶支付賠償金,要求中交地產、重慶路橋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信達認為,長江長竹、鳴升公司已被吊銷,雖無法清償信達公司債務,但中交抽逃出資及宇鳴協助抽逃出資的行為給信達造成損害,應承擔責任。
??為何中交的行為構成抽逃出資?
??信達給出了兩點證據,其一,就是上文所述中交的1800萬元出資轉入長江長竹賬戶后,僅一天又通過宇鳴實業轉回中交,多筆轉賬行為指向的均系同一筆款項,即中交向長江長竹繳付的出資款,且在同一銀行柜臺辦理案涉款項流轉手續;
??其二,彼時,重慶國際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地產曾用名)副董事長、總經理羅敏同時也兼任長江長竹副董事長,直接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其對宇鳴轉給中交的1800萬元的性質和來源理應知曉。
??信達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宇鳴實業、中交地產在抽逃長江長竹注冊資本金本息35452890元(其中本金1800萬元、利息17452890元)范圍內,對信達的債權本息約271362300元(其中本金4746.33萬元、利息22389.90萬元,暫計至2017年9月30日)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中交辯稱,抽逃出資多為控股股東所為且具有隱蔽性、欺詐性等特點。長江長竹是由宇鳴實業實際控制,中交并不參與長江長竹經營活動,宇鳴實業作為控股股東利用其優勢地位將長江長竹資金轉出,與中交無關。
??一方面,中交立馬撇清與長江長竹的關系,另一邊,中交還與大股東宇鳴起了“內訌”。
??宇鳴實業成立于1997年,目前仍在存續狀態,注冊資本500萬元,由周乃波、顏其英、錢盛華分別持股60%、30%、10%,公司經營范圍為農業產品開發。
??中交認為信達對長江長竹的債權,系宇鳴實業利用其控股股東地位與建行、長江長竹惡意串通,將原屬于宇鳴實業的債務轉移給長江長竹而形成,該債權轉讓行為應當無效。也就是說,宇鳴實業以轉移債務的行為掩蓋逃避債務的目的。
??法院認為,就現有證據而言,認定中交存在抽逃出資行為以及宇鳴存在協助抽逃出資行為的依據不足。
??雖然,信達因舉證不足而敗訴兩次,但其補充道,即使股權轉讓交易屬實,在長江長竹被吊銷后,中交未與其他股東一起及時清算,導致長江長竹主要財產等滅失無法清算,也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眼下,信達與中交的官司正靜待結果,孰真孰假,也即將浮出水面。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