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09:47:27來源: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關于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建房規〔2019〕10號)《關于加強輕資產住房租賃企業監管的意見》(建房規〔2021〕2號)和《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相關要求,進一步防范住房租賃市場風險,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加快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結合管理工作實際,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強從業主體管理
??1.市轄區內從事住房租賃活動的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網絡信息平臺,以及轉租住房10套(間)以上的自然人,應當向本市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從事住房租賃經營的市場主體,經營范圍應當注明“住房租賃”,從事住房租賃經紀服務的市場主體,經營范圍應當注明“房地產經紀”。
??2.住房租賃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他具有租賃經營范圍的市場主體(以下簡稱:住房租賃從業主體)開展經營前,應當通過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向登記地所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推送開業信息,推送信息包括:注冊登記信息、管理人員名單、從業人員名單、租賃資金監管賬戶等信息,信息發生變化應當實時更新。推送信息通過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即時向社會公示。
??二、加強房源信息管理
??3.住房租賃從業主體應當將經營的房源信息納入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管理,由房屋租賃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房源核驗。
??4.住房租賃從業主體取得房源核驗碼后,可以在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門店現場或網絡信息平臺等渠道發布房源信息時予以標注。
??5.住房租賃從業主體對發布房源信息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不得發布禁止出租的房源信息、誤導或虛假信息。對已出租或終止委托出租的房源,應當5個工作日內將房源信息從發布渠道上撤除。
??三、加強租賃資金監管
??6.住房租賃從業主體應當在商業銀行中設立1個住房租賃資金監管賬戶,并通過該賬戶收取、支付租金和押金。監管賬戶的開戶銀行應與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對接,按約定履行監管義務。
??7.提倡出租人按月收取租金。租賃雙方當事人在住房租賃合同中約定收取押金的,押金數額一般不超過1個月租金。
??住房租賃從業主體經營非自有住房的,單次收取租金超過3個月或單次收取押金超過1個月的,應當將超額部分的租金、押金納入監管,收取承租人租金、押金的周期與向住房權屬人支付租金、押金的周期一致的除外。
??8.納入監管的租金自租賃合同生效次月開始按月(或按與原出租人約定的支付周期)自動解凍相應金額。在確保足額按期支付房屋權屬人租金和退還承租人押金的前提下,可以向監管銀行申請劃撥支付裝修改造房屋、管理成本等運營必要費用。
??四、加強租賃合同管理
??9.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會市場監管部門修訂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將設立資金監管賬戶以及資金監管內容等納入合同示范文本。
??10.住房租賃合同訂立后30日內,住房租賃從業主體應當通過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或者到住房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
??五、規范經營行為
??11.住房租賃從業主體不得出租按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禁止出租的房屋,房地產經紀機構不得代理此類房源。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在日常巡查中發現轄區內住房租賃從業主體、房地產經紀機構有違反前述規定行為的,應依相關規定處理并及時報送區住房和城鄉建設等職能部門。
??12.住房租賃營銷宣傳,不得以房屋產權買賣、房屋使用權買賣等方式進行誤導宣傳和推廣。
??13.住房租賃從業主體應當對收費內容實行明碼標價,明確收費清單。收費清單中列明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收費金額等,并由各方當事人簽名確認。
??14.住房租賃從業主體經營非自有住房的,住房租賃從業主體與次承租人的租賃合同期限超過住房租賃從業主體剩余租賃期限的,超過部分的約定對出租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出租人與住房租賃從業主體另有約定的除外。
??15.住房租賃從業主體不得以隱瞞、欺騙、強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貸款,不得以租金優惠等名義誘導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貸款,不得在住房租賃合同中包含租金貸款相關內容。
??16.金融機構發放住房租金貸款,應當以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為依據,貸款期限不得超過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發放貸款的頻率應與借款人支付租金的頻率匹配,貸款資金應當劃入借款人賬戶。
??17.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在日常巡查中發現轄區內住房租賃從業主體自經營之日起1個月未推送開業信息的,應于3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住房租賃從業主體推送開業信息。
??六、強化網絡平臺責任
??18.具備租賃房源信息發布功能的網絡信息平臺應當與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完成對接,發布租賃房源信息時應當核驗發布主體身份及房源核驗碼,并在顯著位置標識房源核驗碼。
??19.網絡信息平臺接到投訴,經自查發現房源存在虛假信息的,或住房和城鄉建設、網信等部門提出相關要求的,應當立即處置并保存相關記錄。發布主體存在過失或過錯的,網絡信息平臺應當依法限制或取消發布主體的發布權限。
??20.網絡信息平臺未履行核驗發布主體和房源信息責任的,網信部門應依法依規對其進行處理。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求網絡信息平臺提供有關住房租賃數據的,網絡信息平臺應當配合。
??七、落實糾紛調處機制
??21.住房租賃從業主體、房地產經紀機構、網絡信息平臺要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在經營場所、房源信息展示頁面、租賃合同中明示投訴處理電話,承擔租賃糾紛主體責任,妥善處理租賃投訴、化解矛盾糾紛。
??房地產租賃協會、房地產中介協會應當積極調處住房租賃投訴糾紛,引導當事人妥善化解糾紛。
??22.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等基層組織要將社會治理、治安管理與住房租賃管理有機結合,實行住房租賃網格化管理,做好租賃登記備案、租賃各方信息采集等工作。要結合社區黨建聯建工作,發揮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作用和村(社區)法律顧問隊伍作用,協調處理轄區內住房租賃事務和糾紛,維護住房租賃市場秩序。
??八、健全部門協同機制
??23.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改革、公安、規劃和自然資源、市場監管、城管、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金融監管、網信等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要建立多部門聯合信息共享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確保各項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不斷優化房屋租賃交易服務平臺,建立健全住房租賃從業主體及其從業人員信用體系,對住房租賃從業主體進行分級分類,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
??發展改革部門要配合建立健全住房租賃從業主體及其從業人員信用體系。
??公安部門要對涉嫌合同詐騙等犯罪行為依法查處,必要時對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等相關人員依法采取相應措施。
??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查處虛假廣告、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依委托嚴厲打擊壟斷行為。
??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住房租賃金融業務的監管,協助有關部門查處住房租賃市場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和非法金融機構,打擊住房租賃市場非法金融行為。
??網信部門要對違規發布房源信息的網絡信息平臺依法處置。
??九、其他類別房源管理規則
??24.廣州市行政區域內實際用途為長租住房的商業辦公、旅館等非居住房屋,其租賃管理參照本通知執行。
??25.法律、法規、規章對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機構出租的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公有房屋租賃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十、本通知自印發之日施行,有效期5年。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2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