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類別住建, 2024-10-14 10:31:51 來源:住房城鄉建設部
- 城市:全國
- 頒發時間:2024-10-12
- 發文字號:建辦〔2024〕12號
- 發文機構:住房城鄉建設部
- 實施日期:
- 效力級別:部門規章
- 類別:城市規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強“數字住建”整體布局,深入推進“數字住建”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這條主線,加強“數字住建”頂層設計、整體布局,全面提升“數字住建”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促進數字技術和住房城鄉建設業務深度融合,以數字化驅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以“數字住建”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二)工作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數字住建”建設各方面全過程,廣泛凝聚共識,牢牢把握方向,舉全行業之力打造“數字住建”。
??——堅持改革創新。樹立數字化思維,以數字化改革思路引領“數字住建”建設,推動住房、城鄉建設、建筑業等領域模式變革、方式重塑、能力提升,助力解決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發展和安全問題。
??——堅持整體協同。堅持全國一盤棋,加強系統化布局、一體化推進,促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
??——堅持數據賦能。加強應用牽引和場景驅動,構建以數據為核心要素的數字綜合應用體系,全面推動住房城鄉建設業務數字化轉型,賦能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安全可控。落實網絡和數據安全主體責任,構建制度、管理和技術銜接配套的安全防護體系,強化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和應用平臺等安全保障能力,守牢網絡和數據安全底線。
??(三)主要目標
??到2027年底,“數字住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部、省、市三級“數字住建”工作平臺高效聯通,一體化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建成運行,數字化政策標準和安全防護支撐能力明顯提升,住房、城鄉建設、建筑業等領域數字化發展成效顯著,工程建設領域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協同高效,城市運行管理基本實現“一網統管”,住房公積金等數字化服務效能大幅提升。
??到2035年底,“數字住建”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數字基礎設施全面夯實,數據要素價值充分發揮,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成熟完備,大系統共治、大數據慧治、大服務惠民的“數字住建”體系高效運行。
??(四)整體框架
??“數字住建”按照“2+2+N+3”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實施。第一個“2”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第二個“2”即構筑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和政策標準保障體系“兩大體系”;“N”即重點推進數字住房、數字工程、數字城市、數字村鎮等“N大應用”;“3”即實現大系統共治、大數據慧治、大服務惠民“三大目標”。
??二、夯實“數字住建”建設基礎
??(一)融合發展數字基礎設施
??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住建”的底座。加強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基礎設施集約建設,融合打造“數字住建”底座,深化信息系統整合,促進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和集約利用。
??1.集約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結合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發展布局,建設智能化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統籌推進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基礎設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數據感知、邊緣計算和智能分析能力。推動政務信息系統向政務云集中部署,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部省聯動的住建區塊鏈基礎支撐服務平臺、電子印章系統、電子證照庫,實現全國共建共用、互通互認。建設完善數據災備體系。
??2.融合打造數字底座。建設部、省、市三級“數字住建”數據中心,匯聚行業數據資源,打造統一的數據底座。依托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數據成果,建立房屋建筑“落圖+賦碼”機制,構建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基礎底圖并實現動態更新,為全行業數字化應用提供基礎底圖服務。匯聚統一基礎底圖、基礎地理、建筑物、基礎設施等二三維數據和各類城市運行管理數據,搭建城市三維空間數據模型,全面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設,形成國家、省、市三級CIM基礎平臺體系,深化CIM+多場景應用,為“數字住建”、智慧城市、韌性城市建設提供空間底座。
??3.整合共享信息系統。堅持政務信息系統集約化建設,以系統整合、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為著力點,構建“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防止出現數字化“形象工程”、重復建設等問題。深化現有政務信息系統整合,理清業務邏輯聯動關系,找準數據“轉接環”,推動實現系統和數據橫向、縱向互聯互通。落實《“數字住建”基礎平臺技術導則》,建設部、省、市三級“數字住建”工作平臺體系,為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據共享、系統集成、業務協同和安全運維提供平臺支撐。
??(二)統籌建設數據資源體系
??數據資源是“數字住建”建設的核心要素。加快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推動數據匯聚治理和共享應用,提升數據資源規模和質量,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1.構建數據管理機制。完善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據管理體系,推進數據目錄一體化、數據資源一體化、數據管理一體化、共享交換一體化、數據服務一體化,形成統一規劃、集約共建、分級負責、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數據管理新格局。加強對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政務數據、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的統籌管理,構建標準統一、布局合理、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建立健全數據歸集、加工、共享、開放、應用、安全、存儲、歸檔各環節全過程管理的制度機制,形成推動數據統籌管理、整合歸集、共享利用的高效運行機制。
??2.推動數據匯聚治理。圍繞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發展和安全對數字化的需求,推進建設管用、好用的業務應用系統,采集真實、有效的數據,做到數據資源“按需歸集、應歸盡歸”。全面摸清住房城鄉建設行業數據資源底數,編制標準統一、邏輯關聯、動態管理的數據目錄,實行“一數一源一標準”,推動數據資源在“數字住建”大數據中心匯聚歸集。持續建設完善工程建設、住房管理、城鄉建設、城市管理、政務服務等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基礎數據庫、業務資源數據庫和相關專題庫,有效支撐業務應用、政務服務。依托“數字住建”工作平臺,加強數據統籌管理、融合治理和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
??3.加強數據共享應用。依托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暢通部、省、市數據雙向共享通道,協調推進部門間數據共享,促進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地域、跨層級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重點推進住房、工程、城市、政務服務等領域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探索推進住房城鄉建設行業數據資源在工程擔保、信用評價以及跨行業應用等場景的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規范發揮數據要素作用。
??三、推進住房城鄉建設行業數字化發展
??(一)發展智能安居的數字住房
??圍繞住房全生命周期管理,統籌推進住房領域系統融合、數據聯通,促進集分析研判、監管預警和政務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應用,大力提升住房領域智慧監管、智能安居水平。
??1.優化住房保障數字化管理和服務。重點為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供平臺支撐。
??2.加強房地產市場運行數字化監測。加快推動房地產市場數字化監管,實現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監測。
??3.加快住房公積金數字化發展。推動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住房公積金管理服務,推進業務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打造全系統業務協同、全方位數據賦能、全業務線上服務、全鏈條智能監管的住房公積金數字化發展新模式。健全全國住房公積金監管服務平臺功能,形成部、省、市協同聯動的監管體系。完善全國住房公積金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更好地服務繳存人和繳存單位。建立全國統一的住房資金管理相關系統,支撐各地做好住房資金管理。
??4.推進智慧住區、數字家庭建設。全面推動智慧住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住區結合完整社區建設實施公共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與管理,賦能公共設施可持續運營,提高智慧化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理能力。創新智慧物業服務模式,引導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智慧物業管理服務系統建設,打造物業管理和生活服務等應用,積極對接市場化優質服務資源,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
??(二)打造智聯協同的數字工程
??圍繞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推進建筑市場與施工現場兩場聯動、智慧監管,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1.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建立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數據標準體系、項目編碼規則、數據共享應用機制、數據資源庫,推動工程建設項目立項、用地、設計、施工、驗收、運營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城鎮房屋建筑綜合管理平臺等工程建設領域相關系統全面互聯互通、協同應用,提升項目審批、建筑市場監管、質量安全監管、房屋安全管理等工程建設領域管理效能。
??2.推進建筑市場與施工現場兩場聯動、智慧監管。推動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全國聯網、數據聯通,推進建筑施工安全領域涉企涉人證照全量電子化,構建覆蓋建筑施工安全領域企業、項目、人員、設備的全量、全要素、跨地域、跨層級的數字化監管體系,加快推進施工質量安全監管、工程質量檢測數字化轉型,實現智慧監管。強化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的數據歸集和應用,保障建筑工人的合法權益。優化全國工程造價咨詢管理系統,探索建立政府投資工程造價數據庫,推動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和工程建設模式轉型升級。
??3.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大力推廣智能建造,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升級為動力,打造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數字設計、智能生產和智能施工,推進數字化設計體系建設,推行一體化集成設計。深化應用自主可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加大在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檔案移交、運營維護等環節的貫通和應用力度,提升建筑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協同水平。
??4.推進建筑領域低碳化數字化協同轉型發展。圍繞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監測管理平臺體系建設,實施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監測管理,加強民用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大力推進建筑業“雙化協同”轉型。加快建設智慧樓宇,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監測、設備運行管理和智慧管控,打造一批低碳智慧建筑。
??(三)建設智慧韌性的數字城市
??圍繞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統籌規劃、建設、治理三大環節,加大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行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推動城市運行管理“一網統管”,推進城市運行智慧化、韌性化。
??1.加快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深度融合,以信息平臺建設為牽引,以智能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智慧應用場景為依托,構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分類別、分功能、分階段、分區域推進泛在先進的智慧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車城協同綜合場景示范應用,推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建成一批以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示范城市。
??2.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深入開展市政基礎設施普查,建立設施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全面掌握現狀底數和管養狀況。編制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行動計劃,因地制宜對燃氣、橋梁、供水、排水、熱力、綜合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和智能化管理。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在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上搭建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系統,加強設施運行狀況實時監測、動態預警、精準溯源、協同處置,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探索推進新建市政基礎設施的物聯設備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使用,逐步實現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監測感知網絡化、運營管理智能化。加快推進停車設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設,加強停車信息服務,提高停車設施利用率,緩解群眾停車難題。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運行監測,加快建設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信息化平臺,推進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開展城市園林綠化資源普查,加強城市綠地、城市濕地智慧監測,提升城市公園、古樹名木數字化管理水平。
??3.推動城市體檢和更新行動數據賦能。堅持城市體檢先行,城市體檢與城市更新聯動,建設城市體檢信息平臺,以城市體檢檢出的問題為重點,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系統推進“城市病”治理。加快建設城鎮房屋建筑綜合管理平臺體系,加強數據歸集和應用,防范化解房屋安全風險。
??4.加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數字化應用。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開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調查,推進歷史文化資源數字化信息采集、測繪建檔和可視化展示。建立數字化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動態監測和評估機制,研發城鄉歷史文化遺產動態監測平臺,及時發現、處理各類破壞歷史文化遺產的行為。深化“CIM+名城”應用,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保護利用數字化審批,加快建設國家、省、市縣三級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監管平臺體系,實現互聯互通、動態監管。
??5.推進城市運行管理“一網統管”。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加快現有信息化系統迭代升級,搭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加強對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狀況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統籌協調、指揮監督和綜合評價,推進城市運行管理“一網統管”。加快構建國家、省、城市三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體系,實現信息共享、分級監管、協同聯動。
??(四)構建智管宜居的數字村鎮
??深入實施數字鄉村建設行動,按照房、村、鎮三個層面,整合現有信息數據,統籌推進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應用,構建“數字農房”“數字村莊”“數字小城鎮”,助力建設宜居宜業美麗村鎮。
??1.推進“數字農房”建設。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農村房屋調查和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數據成果,建設完善全國農村房屋基礎信息數據庫。全面推進農村房屋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強化各層級系統的上下聯動和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實現對農村危房改造等工作的跟蹤監測、動態管理,著力提升農房質量安全監管的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2.推進“數字村莊”建設。繼續實施全國村莊建設統計調查,聚焦村莊基礎設施、公共環境、建設管理、傳統農耕文化載體等重點,優化指標框架設計,在全國村莊建設信息系統基礎上,構建村莊建設數據庫,為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管理、鄉村建設評價提供數字化基礎。推進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展示。
??3.推進“數字小城鎮”建設。研究構建小城鎮建設信息采集分析管理體系,收集各地小城鎮建設政策文件、技術規范、典型案例等信息,為指導開展小城鎮建設工作提供數據支撐。開展全國建制鎮市政基礎設施統計調查,動態掌握建制鎮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的數量、規模、服務范圍、運行管護等數據信息,建立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數據庫。
??四、推進政務運行數字化轉型
??(一)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務運行機制
??全面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履職和政務運行數字化轉型,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支撐科學決策、市場監管、管理創新,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格局。
??1.強化大數據分析應用。充分匯聚整合多源數據資源,拓展動態監測、統計分析、趨勢研判、效果評估、風險防控等應用場景,提升大數據輔助決策能力。統籌當前住房城鄉建設領域10項統計調查制度,整合建設住房城鄉建設綜合統計平臺,加強統計數據的統籌分析、共享應用。強化房地產、建筑業等市場運行大數據監測分析,助力跨周期政策設計,增強政策制定調整的精準性和協調性。
??2.大力推行智慧監管。加強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監管事項清單數字化管理,運用多源數據為市場主體精準“畫像”,強化風險研判與預測預警。大力推行智慧工地、智慧水務、智慧燃氣、智慧橋梁、智慧路燈等“互聯網+監管”,充分運用非現場、物聯感知、掌上移動、信息監測等新型監管手段,彌補監管短板,提升既有房屋安全、工程質量安全、城市生命線安全、市政基礎設施運行、城市管理執法監督等領域監管效能。
??(二)優化利企便民的政務服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效能和質量提升。
??1.持續優化利企便民數字化服務。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擴大“跨省通辦”“一次辦”“掌上辦”事項范圍,大力推動智慧住房公積金,不斷滿足企業和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加快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電子證照標準化規范化,全面推進建筑施工安全領域電子證照全量換發,扎實推進電子證照在工程建設、住房公積金等領域的應用,推動辦事所需信息免填寫、紙質材料免提交。
??2.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網上審批。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網上審批、服務、監管功能,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數字化報建審批,強化監督管理、分析評估和協同應用,提升國家、省、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數據共享和系統互聯水平,更好支撐審批部門業務需求,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網上辦事便利度。
??五、加強數字化發展支撐
??(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應用
??組織開展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基礎理論、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加快突破城市級海量數據處理及存儲、多源傳感信息融合感知、BIM三維圖形引擎、建筑機器人應用等一批自主創新關鍵技術。建立和完善信息基礎數據、智慧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建造等技術體系,研究相應的通用標準。集中攻關CIM平臺“卡脖子”核心技術,確保CIM基礎平臺可信可控。加快建筑領域關鍵軟件研發應用。
??(二)構建科學實用的政策標準體系
??加快制定促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化應用和發展的政策文件,健全數字化政策制度體系。加快研究編制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急需的數字化標準,加強標準實施監督。
??六、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住房城鄉建設部加強對“數字住建”建設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制定“數字住建”建設實施方案,推動“數字住建”落地實施。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將“數字住建”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健全議事協調機制,強化資源整合和力量協同,形成工作合力;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本地區數字化發展思路、重點任務、實施路徑和責任部門,一體推進“數字住建”建設工作。
??(二)創新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數字住建”建設統籌協調機制,按照“可感知、可量化、可考核”要求,制定“數字住建”建設評估體系,定期開展工作調度,重點分析評估統籌管理、實施進度、改革措施、應用成效等情況。做好數字化發展容錯糾錯工作,鼓勵地方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建立“一地創新、多地共享”的應用推廣機制,及時總結推廣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對于共性需求的信息系統,鼓勵采用“統建共用”的建設模式,避免多頭開發、分散建設。
??(三)保障資金投入
??積極推動將“數字住建”納入各級政務信息化規劃,爭取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息化建設投入體系,通過政府引導、金融支持、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鼓勵引導各類專業企業和社會資本規范參與“數字住建”建設。加強對各類資金的統籌引導,提升投入質量和效益。
??(四)強化人才支撐
??加強業務培訓,增強數字思維、數字認知、數字技能,提高推動“數字住建”建設的專業能力和工作水平。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骨干企業以及重大科研項目、示范工程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形成推進“數字住建”建設的人才體系,特別是大力培養既懂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相關業務、又懂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加強信息化專業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為“數字住建”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保障。
??(五)營造良好氛圍
??開展“數字住建”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推動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業等共同參與“數字住建”建設,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場景驅動”的認識論和“以用為先、以用促建”的方法論,讓系統和數據真正“活”起來,賦予“數字住建”真正生命力。普及“數字住建”發展理念,加強宣傳培訓,促進行業交流,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營造舉全行業之力共同推進“數字住建”建設的良好氛圍。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24年2月7日
- 12:33
- 11:11
- 11:07
- 11:04
- 09:53
- 09:42
- 09:41
- 09:39
- 09:34
- 09:33
- 09:25
- 09:24
- 09:21
- 09:19
- 09:17
- 08:47
- 08:40
- 08:3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
- 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2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全面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 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3市委辦公室 市政府辦公室 印發《關于提升宜昌城區綜合性民生服務保障水平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4“數字住建”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 5中共廣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推動廣州市不動產資產管理業態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6市政府關于印發南京市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7關于印發《蘭州市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
- 8自然資源部關于探索推進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
- 9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10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優化人才落戶政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