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體系 2024-03-14 16:35:26 來源: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城市:山西
- 頒發時間:2024-03-12
- 發文字號:
- 發文機構: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實施日期:
- 效力級別:地方規范性文件
- 類別:信用相關
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山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市發展改革委,省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西省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對供需有效銜接、資源優化配置、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循環高效暢通的支撐作用,結合我省實際,編制了《山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職責分工扎實推進落實。
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3月7日
??(此文主動公開)
山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要求,切實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對供需有效銜接、資源優化配置、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循環高效暢通的支撐作用,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以下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加強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二)主要目標
??到2024年底,全省信用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信用應用創新場景和產品持續豐富,信用服務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成效進一步凸顯,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明顯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制度標準體系,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1.健全政策制度體系。一是編制印發《山西省守信激勵措施清單》《山西省守信激勵對象名單》,進一步完善全省信用獎懲機制;二是指導推動各市編制市級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和失信懲戒措施清單。(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司法廳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2.推進信用領域標準化研究。一是充分發揮省社會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用,研制發布一批信用地方標準,提升全省社會信用工作標準化水平和規范化水平。二是鼓勵各地各行業開展信用領域標準化研究,逐步完善全省社會信用標準化體系。(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3.組織召開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組織召開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議定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并明確分工。(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人行山西省分行)
??(二)強化信息歸集共享,提升信用平臺數智化水平
??4.提升信用數據質量。一是強化“雙公示”數據歸集,完善月通報、季評估機制,合規率達100%,進一步降低遲報率和漏報瞞報率。提高5類行政管理信息合規率,加大專項數據歸集力度。二是持續開展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重錯碼治理,將重錯碼率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三是建立醫師、護士、教師、律師等重點人群信用檔案,完善自然人信用信息庫,與省人口庫實現機制化共享,有效支撐信息應用。四是完善全省企事業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組織、法律服務機構、會計事務所等法人主體信息庫,并建立常態化更新機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委編辦、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省公安廳、省衛健委、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省有關單位)
??5.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一是優化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數據治理功能,建立覆蓋信息歸集、治理、分析、共享、應用等數據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監控和數據治理體系。二是加大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信息共享力度,推動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對接。三是推動信用報告嵌入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終端,提供公共信用報告查詢和打印服務。(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審批服務管理局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三)強化信用信息賦能,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6.完善全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功能。一是推動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市級全覆蓋,構建完善全省融資信用一體化服務網絡。二是提升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的數據處理能力,強化全國信用融資服務平臺省級節點功能,完善信息歸集和加工能力,提高數據可用性,并實現與省級地方征信平臺的數據交互共享。三是推動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和金融機構服務功能融合,推動各類金融惠企政策、專項金融服務等接入平臺,加快推進信用保證基金在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上使用,鼓勵各級平臺與銀行開展聯合建模、創新信用融資服務產品、實現全流程放款。(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山西監管局、人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股權交易中心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7.持續加強特定領域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加強納稅、社保、不動產、水電氣費繳納、科技研發、知識產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信用信息歸集,推動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稅務局、省人社廳、省自然資源廳、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省農業廳、省市場監管局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8.強化信用融資服務宣傳推廣。強化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省級地方征信平臺的宣傳推廣,鼓勵相關部門通過“直播間”“銀企對接會”等多種形式宣傳推廣,引導企業入駐、使用。(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山西監管局、人行山西省分行、省工商聯、省民營經濟局、山西股權交易中心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四)優化信用監管機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9.持續推廣信用承諾制度。一是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深化信用承諾和承諾履行信息的應用,對作出信用承諾的守信主體實施減材料、減時限以及容缺辦理等便利政策。二是完善信用承諾信息的歸集、共享、公示和應用機制,加大承諾履行信息向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歸集力度。三是加強和創新信用承諾應用,促進信用承諾制在優化審批服務、提升監管效能、助力惠民便企、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出一批我省信用承諾典型案例。(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司法廳、省審批服務管理局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10.優化信用監管機制。一是深化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應用,以公共信用評價結果為導向優化配置監管資源,為各級各部門實施差異化監管提供支撐。二是在水利、知識產權保護、消防安全、醫療衛生、統計、稅收管理、進出口、節能、公共資源交易、工程建設、禁毒等重點領域深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省知識產權局、省消防救援總隊、省醫保局、省衛健委、省統計局、省稅務局、太原海關、省能源局、省審批服務管理局、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公安廳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11.完善失信懲戒運行機制。按照《山西省省級失信懲戒措施清單(2023年版)》,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一是推進聯合懲戒插件嵌入政務服務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及業務審批系統,實現自動比對、自動提示、自動反饋等動態協同。二是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完善信用核查、名單比對、懲戒措施推送、警示提醒、懲戒案例反饋等功能,提升懲戒工作規范化、協同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健全嚴重失信主體名單退出機制,依托平臺實施動態管理,確保失信懲戒精準高效。(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審批服務管理局、省市場監管局、省法院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12.加強政務誠信建設。一是建立各級政府違約失信投訴處理閉環機制,打通投訴渠道,完善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二是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持續深化工程、社保、醫療等多領域的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降低我省嚴重失信主體數量。三是編寫《山西省公務員信用知識讀本》,向全省公務員宣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政策和政務誠信相關要求。(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法院、省工信廳、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人社廳、省衛健委、省醫保局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13.持續推動重點領域合同履約監管。加強政府采購、公共資源交易、煤炭、電力、天然氣等重點領域合同履約監管,深化簽約履約信息歸集共享,拓寬合同履約結果應用場景。提升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合同履約監管系統功能,積極構建合同履約全流程跟蹤監管機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審批服務管理局、省能源局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五)提升信用服務效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14.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探索實行信用修復、信用異議與行政處罰“三書同達”。推動各級各部門在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和《信用異議申請流程告知書》,主動告知失信主體該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政策和信用異議流程等內容,引導和幫助失信主體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實現“信用中國(山西)”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各自產生的信用修復結果信息,數據共享,結果互認。(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
??15.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合法合規信息核查“一件事”。針對企業上市需要出具的相關領域無違法違規信息核查的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通過線上線下獲取專用報告,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不跑路,為企業簡化辦事手續。(責任單位:省審批服務管理局、山西股權交易中心等省有關單位)
??16.支持本地信用服務機構發展,提升信用服務市場效能。鼓勵本地具有發展潛力的信用服務機構向縣級以上社會信用工作機構提供登記信息、業務開展信息、信用產品等有關信息,作出信用承諾,并將上述信息在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主動公示。加強信用服務市場監管和行業自律,促進信用服務行業健康發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等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六)提升城市信用水平,促進區域信用協同發展
??17.全面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一是組織召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專項工作會議,推動各設區市、縣級市抓好抓實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提升工作,在政策、數據、業務指導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全省城市信用監測排名全面提升。二是加強各設區市、縣級市信用工作監測。對納入國家城市信用監測排名的11個設區市和11個縣級市進行機制化監測,指導城市信用建設水平和排名全面提升,為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區夯實基礎。三是開展試點示范建設。鼓勵支持各設區市、縣級市結合自身特色和工作重點,開展各類信用示范創建工作,積極創建全國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各市發展改革委)
??18.加強京津冀晉信用合作共建。一是推進守信企業聯合激勵、信用數據共享、信用標準和評價結果互認等重點工作,有效促進京津冀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動發展,提升“信用京津冀晉”品牌影響力。二是協同京津冀信用牽頭部門聯合舉辦大學生誠信辯論大賽等活動,擴大誠信文化交流。(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團省委等省有關單位)
??19.推動信用研究和實驗室建設。一是高質量完成《山西省守信激勵政策措施研究》《山西省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工作機制研究》《山西省京津冀晉信用實驗室構建研究》等重點課題研究。二是探索建設山西信用實驗室,從理論、科技、產業、應用等層面為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支持。三是加強京津冀晉四地信用實驗室聯動,實現協同發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山西股權交易中心等省有關單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主體責任。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擔負起本地區、本行業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的主體責任,加強組織保障,對照任務分工,細化工作舉措,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二)優化工作機制。加強工作考核和跟蹤督導,對工作進展慢、成效不明顯的市和部門進行通報,限期整改落實。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調度,及時高效推動工作任務,解決相關問題,對于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成效及時進行總結、宣傳。
??(三)加大資金保障。各市要結合實際,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經費保障,加大對信用基礎設施建設、信用示范區創建、重點領域信用創新場景、誠信宣傳等方面的資金支持。
- 10:48
- 10:25
- 10:05
- 10:00
- 09:55
- 09:52
- 09:46
- 09:43
- 09:42
- 09:39
- 09:37
- 09:36
- 09:33
- 09:31
- 09:28
- 09:08
- 08:55
- 08:53
- 08:35
- 08:29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
- 12024年大連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
- 2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印發《西安市房產測繪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通知
- 3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2024年版)》和《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2024年版)》的通知
- 4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成都市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施方案的通知
- 5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
- 6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房地產開發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與管理辦法》的通知
- 7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關于印發天津市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 8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十四五”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
- 9關于進一步做好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的通知
- 10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房地產中介行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的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