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美女视频一区/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山東省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若干措施

信用體系 2024-10-24 12:00:30 來源: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掃描二維碼分享
  • 城市:山東
  • 頒發時間:2024-09-29
  • 發文字號:魯發改財金〔2024〕799號
  • 發文機構: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
  • 實施日期:2024-10-10
  • 效力級別:地方規范性文件
  • 類別:信用相關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有關企業:

??《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若干措施》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共山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山東省司法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商務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9月29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若干措施

??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是一流營商環境打造的基石和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保障。為充分發揮政務誠信導向作用,持續深化政務失信行為治理,不斷提升誠信山東建設水平,制定若干措施如下。

??一、完善政府立信守信機制

??1.健全重大政策合同評估制度。各級政府及部門作出的重要政策承諾和簽訂的政企合作協議,應充分征求法律顧問或者公職律師意見,按要求履行評估論證、法制審核、公平競爭審查等程序,對專業性強的政策和合同應組織相關部門會商,做不到的不隨意承諾,從源頭防止政務失信行為產生。當形勢變化或因公共利益需調整政策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應當設置合理過渡期,避免政府監管和政策變化過頻、過急、過激。(省發展改革委、省司法廳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2.持續深化政務公開。全面規范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方式范圍,不斷提升招商引資、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透明度。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集中公示基礎上,推動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其他行政行為信息按要求上網公開。(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司法廳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3.積極推進政府守信踐諾。省直有關部門應按年度將部門本職工作和重點任務等對社會公開,守信踐諾情況將被納入部門信用記錄??h級以上政府及部門應利用官方網站、審批大廳等對行政事項及服務效率、服務保障等作出承諾,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形成“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在招商引資、債務融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領域探索建立政務信用承諾制度,形成政府守信踐諾閉環管理。(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4.推動政務誠信標準化建設。建立政務誠信建設指標標準和制度規范,推動政務誠信建設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探索制定山東省誠信政府評價地方標準,規范各級政府行政行為,為各級政府誠信建設提供指引,不斷提升全省政務誠信建設水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市場監管局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二、加強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

??5.規范招商引資履約行為。各市應建立完善合法合規的招商引資政策機制,完善項目引進流程,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及簽訂合同應履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程序,杜絕招商引資“一言堂”。嚴禁超越財政承受能力出臺及違規實施財政、稅費、土地等優惠政策,杜絕招引政策惡性比拼。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改變政府承諾和合同約定的,應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進行,對相關企業和投資人因此造成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6.加強政府投融資約束。強化政府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管理,嚴格財政可承受能力評估論證,合理確定政府投資項目建設規模和標準,防止過度超前、規模過大。嚴控政府投資項目隨意改變建設內容、性質及超概算、超標準等行為。健全完善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系,嚴禁盲目舉債、違規舉債,防止超出財政承受能力而導致的政務失信行為。(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7.推進重點領域政府履約行為全過程信用監管。聚焦行政合同簽訂、實施、履約評價全流程,由相關主管部門對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招商引資、產業扶持、煤炭中長期合同等開展全過程信用監管,定期跟蹤履約情況,相關違法違規信息、監管結果信息及時共享并推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三、持續深化政務失信治理

??8.動態推動企業賬款清欠。加強對問題線索的督辦督導,建立政府欠賬預警制度,發現一起處置一起,逐筆明確責任單位、還款資金來源和到位時間,形成投訴處理解決閉環。對已明確無爭議或已有生效判決待執行的政府欠款,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通過“執破融合”、盤活閑置資產、壓減部門支出等方式,統籌資金給予解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法院及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9.清理政策和資金不兌現問題。定期開展政策資金兌現專項督查、審計,推動各類政策直達快享,建立工作臺賬推進相關問題整改落實。對法律權利義務關系明確并具備兌現條件的,按規定程序抓緊完成兌現;對法律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但暫不具備兌現條件的,應制定兌現方案,確定兌現時限;對法律權利義務關系有爭議的,引導當事人通過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等方式予以解決。(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政務誠信監測和懲戒

??10.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將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財政撥款單位及公務人員在履職過程中,因違法違規、失信違約被司法判決、行政處罰、紀律處分、問責處理及因拖欠賬款、招商違約等被依法依規認定的失信信息納入政務失信記錄。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立政務誠信系統,完善政務信用信息歸集、信用監測、評價預警、信用修復、聯合獎懲等功能,推動與省行政執法與監督一體化平臺信息共享。(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紀委監委機關、省法院、省司法廳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11.科學開展政務誠信評價。制定正反向政務誠信評價指標,綜合大數據及各項指標及時對各市政務誠信風險苗頭發送提示預警函。按年度對各市政府開展政務誠信評價,明確不足及改進方向。省發展改革委每年向省政府報送全省政務誠信分析報告,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12.設立政務失信專項投訴通道。依托“信用中國(山東)”網站建立政務失信投訴專欄,受理歸集涉及政府部門(機關和事業單位)違約失信投訴。通過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大數據監測、建立企業監測點等方式,加大政府失信線索監測發現力度,按所屬地“即發現即轉交”并掛牌督辦,持續跟蹤辦理情況。(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13.完善政務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強化信用信息核查應用,加強信用聯合懲戒。對存在失信記錄的相關主體,將依法依規限制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限制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申請,限制各類融資項目推薦,對于存在政務失信記錄的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限制參加各類評先評優和試點示范。對存在嚴重失信記錄或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市縣兩級政府進行通報,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存在政務失信記錄的個人,依法依規限制參加評先評優,對造成政務失信行為的主要負責人依法依規追究責任。(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紀委監委機關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14.建立失信案件督辦調解制度。創新調解模式,將政府機構失信治理關口前移,建立由法院、發展改革、司法行政、工商聯等部門單位參與的政府機構涉法涉訴案件庭外信用調解機制。建立失信案件督辦制度,各級法院實時將涉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信息推送給政務誠信牽頭部門,由政務誠信牽頭部門對失信被執行單位進行督導,推進各級政府部門依法履行義務。(省發展改革委、省法院牽頭,省司法廳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五、營造政務誠信良好氛圍

??15.推進美德信用賦能社會治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統籌推進美德山東和信用山東建設,積極在鄉村和社區推進美德積分評價機制和轉化應用,將美德信用與基層社會治理、矛盾糾紛化解等有機結合,促進“自治、德治、法治”融合提升。(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16.開展先行先試和選樹典型。鼓勵有條件的市圍繞政府守信踐諾、政務誠信監測治理、政府失信責任追究、美德信用賦能基層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政務誠信建設新路徑、新模式。及時總結推廣典型做法和創新舉措,持續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和基層治理創新。(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17.加強政務誠信溝通引導。定期召開企業座談會,健全暢通有效的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開展公務員誠信承諾簽署、“一把手”亮承諾等誠信主題活動。積極推進“美德和信用進機關”,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積極培育新時代誠信文化。及時宣傳報道政務誠信建設政策法規、動態舉措和典型案例,形成政府機構“學信用、懂信用、重信用、守信用”的良好氛圍。(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數環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