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單爽 2023-11-29 09:42:49 來源:中國建設報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地產業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等重要會議上多次提及房地產發展新模式。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次明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要負責同志在接受中央媒體專訪時,系統闡述了構建我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背景、內涵和路徑。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保持我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近期,隨著認房不認貸、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優惠延期、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出臺,地方政府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因城施策,政策的積極效果逐漸顯現。但必須看到,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住房總量短缺問題已基本解決,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住房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轉為“好不好”。在此背景下,過去許多房地產開發企業為追求增量與速度,采取的“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具備可持續性。
??堅持“房住不炒”理念,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必須堅持這一重要定位,以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重點,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一要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從要素資源科學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形成著眼于中長期動態供求平衡的內在機制。二要建立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包括優化開發方式、融資方式、銷售方式,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等制度。三要通過推動實施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持續改善群眾住房條件,特別是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助其放開手腳為美好生活奮斗。四要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開發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
??“三大工程”不但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更為新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堅實支撐。“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仍處在轉型期,新模式的構建不會一蹴而就。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的實施不但可以幫助房地產開發企業開辟新的業務賽道、實現轉型升級,也有利于讓商品住房回歸商品屬性,促進穩預期和穩市場,有利于加快建立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的住房供給體系。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當前,我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圖景日益清晰,但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從樹立理念、建立機制、提高品質、夯實路徑等方面持續用力,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平穩健康和高質量發展,助力百姓安居宜居。
發改委擬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許經營項目發行REITs
2023-11-29鼓勵符合條件的特許經營項目公司進行結構化融資,發行項目收益票據、不動產信托資產支持票據和資產證券化產品等。萬科擬發行14.35億元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2023-11-29根據發行方案,萬科擬向六家子公司提供14.35億元的股東借款。其中,四家是持有經營性不動產的下屬子公司,兩家是負責經營管理前述部分不動產的下屬子公司。融資再獲支持!央行等八部門:合理滿足民營房企金融需求
2023-11-28未來民營房企融資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央行: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2023-11-28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土地市場延續低溫,分化或進一步加劇
2023-11-27取消“限地價”對市場影響幾何?第14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落幕,大咖們都講了什么?
2023-11-24新階段 新模式。劉世錦:中國經濟的關鍵是要挖掘兩大新增長潛能
2023-11-23房地產還有相當大的空間。第十四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會議議程
2023-11-202023.11.22-23?杭州
- 09:01
- 08:50
- 08:42
- 08:23
- 2023-11-28 11:53:11
- 2023-11-28 10:19:06
- 2023-11-28 09:59:30
- 2023-11-28 09:54:33
- 2023-11-28 09:52:16
- 2023-11-28 09:51:46
- 2023-11-28 09:48:40
- 2023-11-28 09:46:18
- 2023-11-28 09:43:53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