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蘇曉 2024-11-08 08:39:42 來源:中房網
??中房網訊 (蘇曉/文)11月6日,海南省住建、發改、資規、財政、稅務、銀行、金融監管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我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在指導市縣用好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因城施策用好用足前期各項存量政策的同時,推動增量政策出臺,不斷穩定市場預期和提振市場信心。
??該通知共10條內容,涵蓋土地規劃、財稅金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預售資金監管、“小戶型”審批、商品房價格備案等方面,著重在“減、優、促”方面發力,切實減輕企業和購房人負擔,釋放積極信號。
??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一)優化調整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政策。如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執行,其中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中心城區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一般不超過80米,其他市縣中心城區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一般不超過18層。
??(二)調整優化住宅建筑計入容積率建筑面積計算規則。
??1.調整陽臺計容建筑面積計算規則。陽臺進深一般控制在2.4米以內(其中滿足開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觀陽臺不限制進深),且每戶陽臺水平投影總面積占套內戶型水平投影面積比例不超過25%時,按陽臺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陽臺進深或面積比例超出上述規定的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
??2.優化架空層等公共開放空間計容建筑面積計算規則。住宅建筑底層設置架空層用作通道、布置綠化小品、居民休閑設施等公共開放空間的,其建筑面積不計入計容面積。架空層不得圍合封閉改作他用,層高宜大于或等于3.9米,不得規劃為車位出售或其它方式出售。住宅及其他類型項目內的風雨連廊不計入計容面積、不計建筑密度。
??3.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如市場主體可根據項目及周邊區域的實際需要,在詳細規劃確定的地塊規劃條件之外,自愿在地塊內增設供全社會使用的公共服務設施、市政配套設施并在建成后無償移交政府的,可以不計入容積率。
??(三)調整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繳交。
??(四)落實與調整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稅收政策。
??(五)對于貸款購買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不再區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于15%。
??(六)因多孩家庭等原因獲得多套房購房資格,并已結清相應市縣名下購房貸款的居民家庭,又申請貸款購買住房,銀行機構可根據借款人償付能力、信用狀況等因素審慎把握并具體確定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水平。
??(七)合理監管商品房預售資金。對合法依規經營、一定年限內未受到房地產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處罰,且未發生監管賬戶被采取凍結、劃撥、稅收保全措施或強制執行措施、拖欠工程款、農民工工資等情況的開發企業,可申請以提交符合要求的銀行保函等方式替代一定額度的預售資金監管。
??(八)滿足多樣化住房需求。新供地的住宅小區項目可適當配建部分小于100平方米戶型,但原則上不得低于80平方米,且不超過總面積的15%。
??(九)優化商品房價格備案。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或現售備案前,可根據區位配套、產品定位等因素,合理確定申報價格,實現優房優價。各市縣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可因城施策調整優化商品房價格備案政策。
??(十)市縣政府批準并經省級主管部門備案的城市更新項目,配建商品住房的,可繼續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
京滬同日取消普通住房標準
2024-11-19一線城市政策進入寬松期。李強:著力推進好房子建設
2024-11-19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財政部:1-10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971億元,同比下降22.9%
2024-11-19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4273億元,同比下降12.2%;土地增值稅4347億元,同比下降8.3%。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
2024-11-18擴大住房交易優惠稅收政策覆蓋面,積極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10月房價釋放企穩信號,一線城市率先反彈
2024-11-18房價拐點或已經到來。廣州:配建車位車庫與商品房同步銷售
2024-11-18購買商品房的業主自愿選擇是否同步購買配建車位車庫,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捆綁銷售。國家統計局:對房地產市場后期走勢保持樂觀態度
2024-11-15向止跌回穩方向邁進。重磅!住房交易全面降稅
2024-11-14房地產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如期而至。
- 12:33
- 11:11
- 11:07
- 11:04
- 09:53
- 09:42
- 09:41
- 09:39
- 09:34
- 09:33
- 09:25
- 09:24
- 09:21
- 09:19
- 09:17
- 08:47
- 08:40
- 08:3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