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曾冬梅 2024-10-23 08:38:21 來源:中房報
??更名之后的金碧物業,加速了對外拓展的步伐。
??根據金碧物業10月18日披露的消息,其第三季度拓展項目超過120個,涵蓋產業園、公建、商業和住宅等業態。
??該公司創立于1997年,2020年恒大物業在香港上市后,其微信公眾號亦更名為“恒大物業”,但2023年11月之后又改回了原來的名字。換回金碧物業的名稱大概率是為了與出險地產母公司作進一步的切割。實際上,今年上半年,恒大物業的收入中也只有0.5%來自關聯方。
??從新增項目的情況來看,中國恒大深陷泥沼對恒大物業的外拓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新簽的第三方面積已達2100萬平方米,同比增幅超過40%。“物業賽道的玩法不一樣,甲方不需要擔心物業公司的現金流,服務做不好隨時可以換其他物業公司,沒有太多的顧慮。”10月22日,某大型物業公司的管理層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如此表示。
??不過,經營的正常推進不意味著恒大物業已高枕無憂,134億元存款的追討以及大股東被申請清盤都是將左右其命運的重大事件。
??單季拓展項目超過120個
??據了解,上市公司恒大物業以“金碧”品牌為核心,旗下還有從外部并購的獨立品牌公司——亞太、福田、杰佰利等。
??來自金碧物業的信息顯示,第三季度,該公司與上述內部專業品牌公司中標了多個標志性項目。產業園方面,亞太酒店物業中標了京東集團所屬貴陽觀山湖物流園、花溪物流園及昆明物流園。公建服務領域的中標項目包括烏魯木齊重要的風力發電基地、銅仁市碧江區行政中心、浙江理工大學等,商企服務及住宅物業服務的新拓展項目則包括太原紅星國際廣場、臨沂卓新天悅城等。
??恒大物業的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拓展態勢頗為迅猛,期內新簽約第三方面積超2100萬平方米,同比上漲超40%,合同總金額約6億元。其中,存量項目占比約60%,可快速實現合約轉化帶來穩定現金流,非住宅項目占比約65%,涵蓋大批地標性項目,涉及軌道交通、醫院、產業園及城市公共服務等多種業態。截至6月末,恒大物業的總合約面積約7.94億平方米,在管面積同比增加了4600萬平方米至約5.55億平方米。
??2023年,恒大物業新簽約第三方合約面積約2309萬平方米,累計對外拓展項目339個,年飽和收入超7億元。兩相對比不難發現,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第三方拓展面積已達到了2023年全年的91%。從拓展的項目數量上來看,僅僅是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恒大物業就拿到了270個新項目,占2023年全年的約80%。
??關聯方收入占比大幅下降
??“本集團始終將市場化拓展作為提升管理規模及效益的主要增長方式。”恒大物業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強調第三方拓展的重要性。
??在剛上市的2020年,該公司有99.6%的收入來自中國恒大。隨著中國恒大的資金危機浮出水面,恒大物業來自關聯方的收入占比直線下降,2021年大幅降至21.4%,2022年只剩1.2%。到了今年上半年,更是只有0.5%,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關聯方無法大規模輸送管理面積的前提下,恒大物業只能向外部尋求發展空間。2022年,恒大物業的第三方項目管理面積約1.48億平方米,占總在管面積約30%,其中新增的第三方管理面積占總新增管理面積比例約37%。2023年,該公司新簽約面積約2550萬平方米,其中來自第三方的合約面積占比已高達91%。
??恒大物業表示,未來將繼續圍繞“金碧+”的多元化品牌發展戰略,以在管項目為圓心向外拓展周邊項目,持續擴大區域密度及服務濃度,同時深耕重點城市,完善“城市合伙人”機制,在第三方市場持續發力。“由點及面實現公司全業態快速擴張,推進公司規模效益穩定增長。”
??然而,關聯方出險帶來的影響遠不止在管面積和收入的減少。2022年3月,恒大物業發布公告,透露在審核2021年度財務報告過程中,發現公司有約134億元的存款為第三方提供的質押保證金,已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2023年11月,該公司就其中約20億元存單質押擔保被銀行強制執行的追償事宜,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恒大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償還款項約19.96億元以及暫計利息約1.52億元。2024年1月,恒大物業又提起7項訴訟,向恒大系公司追討共約114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及相關利息。
??在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恒大物業直言,受限于關聯方現狀,公司追回因存款質押被強制執行而產生的損失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截至6月末,該公司仍錄得凈流動負債約14.8億元,審計機構認為這可能對其繼續持續經營的能力構成重大疑慮。
??此外,9月份,中國恒大透露該公司已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呈針對CEG Holdings Limited的清盤呈請。而CEG Holdings Limited持有恒大物業53.68億股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9.65%,為第一大股東。
??對于如何應對關聯方帶來的種種影響,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聯系了恒大物業的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京滬同日取消普通住房標準
2024-11-19一線城市政策進入寬松期。李強:著力推進好房子建設
2024-11-19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財政部:1-10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971億元,同比下降22.9%
2024-11-19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4273億元,同比下降12.2%;土地增值稅4347億元,同比下降8.3%。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
2024-11-18擴大住房交易優惠稅收政策覆蓋面,積極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10月房價釋放企穩信號,一線城市率先反彈
2024-11-18房價拐點或已經到來。廣州:配建車位車庫與商品房同步銷售
2024-11-18購買商品房的業主自愿選擇是否同步購買配建車位車庫,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捆綁銷售。國家統計局:對房地產市場后期走勢保持樂觀態度
2024-11-15向止跌回穩方向邁進。重磅!住房交易全面降稅
2024-11-14房地產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如期而至。
- 12:33
- 11:11
- 11:07
- 11:04
- 09:53
- 09:42
- 09:41
- 09:39
- 09:34
- 09:33
- 09:25
- 09:24
- 09:21
- 09:19
- 09:17
- 08:47
- 08:40
- 08:3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