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向軍 2024-09-29 10:13:08 來源:中房報
??9月21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稱,中國GDP平減指數已經連續七個季度處于負增長,經濟面臨日益增大的總需求水平下降壓力。他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立即引發了高度關注:
??第一,以發行超長期國債為主籌措資金,在1~2年時間內形成不低于10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規模。和2008年4萬億元投資不同的是,這次重點是要補上基本公共服務的短板,以往重點是物質資本投資,這次是人力資本投資,提升發展型消費。
??第二,擴大消費有兩個大的突破口。第一個突破口,大力度提升以進城農民工為主新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第二個突破口,加快都市圈范圍內中小城市建設,帶動中國的第二輪城市化。
??第三,要確定一個目標,即以這次經濟振興方案為契機,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目標,由現階段中等收入群體4億人口增長到8億~9億,提出并推進實現這一目標,對盡可能延長中速增長期、打破需求約束有基礎性意義。
??這些建議很快吸引了經濟學界注意并廣泛討論,著名經濟學家、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和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李稻葵對該話題發表了看法。從目前國內專家學者的建議來看,他們對經濟發展問題“開出的藥方”不盡相同,但是呈現的各方觀點都是期待中國經濟越來越好。
??房地產周期會回來
??“近期劉世錦主任提出了10萬億元的刺激加改革的擴大內需方案,我認為這個融合了消費刺激、投資刺激和改革的一攬子方案,既是當前經濟背景下擴大內需的必然要求,也比較符合當前的決策體制和決策觀念,是一個相當有政治智慧、有很強的可接受性的政策建議。”滕泰認為。
??但是,從結構上,“我建議10萬億擴大內需計劃還是應集中在擴大居民消費方面,否則,如果在體制慣性下被各地方瓜分后大部分用于繼續擴大投資支出,結果不但宏觀乘數較低,而且還會形成新的供給過剩,不利于確保取得持續的經濟繁榮效果。”
??市場普遍認為,相對于2008年、2009年而言,我們這次面臨的經濟挑戰不是外部沖擊,而是結構性的內需不足——一方面因為工業化和城鎮化高峰已過,投資已經嚴重過剩;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長慢,居民消費不足。
??李稻葵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是兩個大周期的因素疊加在一塊,相互影響、互相交織所產生的一個經濟過冷的一個結果,一叫基建周期。過去十幾年將近二十年以來,大規模搞基建是非常好的,非常必要的修橋修路、機場高速,它拉火了經濟。
??但是問題來了,這個基建一完成,各種需求就會下降,所以一下子出現了經濟過冷。
??“更重要的是在基建火爆的時候,大家熱情很高,大家都很樂觀,實體經濟投資者也愿意去找銀行借錢,但是他借的錢大部分是不超過10年的短期資金。”李稻葵分析稱,現在搞了十幾年將近二十年的基建,很多短期的資金到期了,實體經濟下滑,但是到期的短債還期的壓力是上升,這兩個東西一碰到一塊,現在就碰到了資金的困難了,然而銀行里面堆了一大堆的現金貸不出去,于是形成了一個冰火兩重天的趨勢大周期。
??這個大周期在美國、在英國等等國家都發生過,比如美國在1837年之前搞了一大輪的基建,修運河修各種各樣的道路,但是到了1837年,美國出現了它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長達5年的經濟衰退,GDP下降了30%。
??“第二個大周期是什么?是房地產周期,就是說過去這二十多年以來老百姓買房,城鎮化在推進,很多人從農村搬到城里,或者從小城市搬大城市,拉動了房地產建設的高漲,但是現在基本上告一段落,現在的房地產的建筑量,還有銷售量下降了40%以上。”李稻葵認為。
??但是,李稻葵強調,房地產周期也好,基建周期也好,都是長周期,都會回來的。他表示,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遠遠沒有結束,我們只有50%的老百姓是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在城里面買房子安家了,還有50%或者沒進城,或者在城里面沒有安家。
??“搞清了這個問題之后,就要談該如何應對”,李稻葵說,既然是一個大周期,唯一能把這個問題解決的、對沖的是誰?地方政府做不了,它沒這個能力,沒這個號召力,企業更沒有號召力,百姓更不用說了。“所以,現在的解決之道是,必須國家站出來,來應對、來對沖這兩個長期的周期。總體上講我還是有信心的,絕對不像一些人那么悲觀。”
??推動第二輪城市化浪潮
??對于內需問題,滕泰表示,結構性內需不足的影響表現主要包括,經濟增速逐年下滑,物價低迷并有通貨緊縮風險,房價持續下跌、房地產投資負增長,股市長期下跌,年輕人的失業率較高,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加重、財政支出缺口擴大,這些情況帶來的挑戰比2008年或2009年的外部沖擊更嚴峻。
??對此,劉世錦在建議中提到,加快都市圈范圍內中小城鎮建設,帶動中國的第二輪城市化浪潮,形成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基礎的高質量可持續現代化城市體系。“我國城市核心區建設已達到較高水平,還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擁堵。從國際經驗看,城市群、都市圈范圍內的核心城市通常占城市人口的30%左右。核心城市之外的中小城鎮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可容納60%以上的城市人口,其中既包括原有城市疏解人口,更多是農村和其他城市的流入人口。同時也適合制造業和中低端服務業的集聚。在這個范圍內,房地產、基建等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等精神。
??劉世錦因此建議,重點推動城鄉之間人員、土地、資金等要素雙向自主流動,以市場化為基礎優化配置利用各類資源,農民可以進城,城市居民可以下鄉,給城鄉居民雙向創業就業置業以更大空間。
??他表示,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把農村宅基地流轉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相配套,加快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現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社保能力增強、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改善、產業穩定增長和結構升級,一舉數得。
金融監管總局:持續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有力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2024-09-29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進一步發揮作用。最高層對房地產提出了新要求!
2024-09-27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促進市場止跌回穩。政治局會議: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2024-09-26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重磅!央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15%
2024-09-24多重利好發布。金融監管總局:房地產等三大風險逐步化解和緩釋
2024-09-24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取得良好效果。2024年八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4-09-23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向新而行——2024房企品牌價值測評成果發布會觀點集萃
2024-09-21跨越周期的品牌之道。2024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即將揭曉
2024-09-192024.9.20 杭州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