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2024-03-25 08:38:04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3月即將過去,作為傳統營銷旺季,再加上2024年至今的政策利好推動,部分城市市場略顯回暖征兆。
??從一線城市來看,北上廣深中,深圳表現最好,春節后無論是二手住宅成交還是新房項目來訪、去化均呈現出復蘇行情,但其余三個城市表現平平。
??二線城市中,南京、成都、武漢、天津、青島等持續升溫,其中南京新房市場3月上旬開盤去化率反彈至2022年來新高,成都新開盤項目去化率保持在60%以高位水平。武漢新房市場成交雖未修復至節前水平,但二手房市場持續升溫,已達近1年高點,天津和青島二手房市場同樣持續升溫、已達2023年二季度以來高點。
??整體而言,雖然目前部分城市出現復蘇征兆,但整體市場修復依然緩慢,若后續無密集利好政策疊加,未來增長動力或將持續放緩。
??CRIC數據顯示,2024年第11周(03.11-03.17),各能級成交指數均有所回升。一線指數環比增長10.62至57.97,二線成交指數環比增長10.72點至40.53,重點監測城市成交環比均回升,三四線成交指數環比增長10.95點至80.93。
??具體來看,4個一線城市成交整體仍保持低位。
??CRIC數據顯示,截至17日,北京3月累計成交面積16.3萬平方米,較2024年2月表現相對較好,但預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從目前的市場表現看,北京之前“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通州解除雙限購”等政策刺激,沒有起到預期中的作用,成交量并沒有起來,且價格也沒有完全穩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北京二手房價格已經連續五個月環比、同比都在下跌,若二手房價格繼續下調,未來可能會傳導至新房端。
??上海方面,截至17日,累計成交面積16.7萬平方米,成交量有所反彈,但是反彈勢頭較弱。
??從交易格局看,豪宅產品相當活躍,成交前十榜單中,10萬+樓盤有4個上榜,供應方面,上海盡管開盤項目明顯增多,但去化結果仍然兩極分化嚴重。
??廣州截至17日,累計成交面積26.8 萬平方米,第11周(03.11-03.17)成交面積11.6萬平方米,高于2024年周平均成交面積7.9萬平方米。
??4個一線城市中,深圳表現最為亮眼,春節后無論是二手住宅成交還是新房項目來訪、去化均呈現出快速反彈。
??具體來看,春節之后,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大幅反彈,周均成交量已超去年四季度周均水平。據CRIC監測數據,2024年第8周-第10周周均成交套數已達760套,超過了2023年四季度周均成交749套,達到了階段性高位。
??深圳二手房市場能快速復蘇與節后掛牌量增價跌密不可分,業主對后市房價看跌,在節后紛紛采取拋售策略,掛牌量激增,第8周-第9周每周新增掛牌量均超2200套,達到階段高位,且業主多數想蹭這一波行情回暖賣房,七成以上業主降價,疊加節前限購優化政策及20日貸款利率大幅下調,二手房成交量呈快速回升勢頭。
??深圳新房市場節后也呈現出快速反彈,但回暖程度也不及二手房。
??據CRIC監測的重點項目數據顯示,節后2周來訪量分別飆升至3830組和4711組,認購量也達到了196套和229套,3月第二周來訪量和認購量分別為5300組和268套,已處半年來高位。當前流量盤周成交15-23套,已達去年小陽春水平,樓盤間兩級分化嚴重,只有流量盤在攀升,其他盤來訪、認購仍處低位。
??CRIC數據顯示,南京3月新房來訪快速回升,目前已逐步修復至節前水平,受房企折扣力度增強+核心區熱點樓盤入市,去化增至階段性高位。
??具體來看,南京3月累計成交面積9.2萬平方米,第11周(03.11-03.17)成交面積5.1萬平方米,明顯高于2024年周平均成交面積2.9萬平方米。
??項目開盤來看,平均去化率觸底反彈至2022年以來月度新高。2024年1-2月開盤去化率僅為9%和1%,已跌至底部,不過從3月已經開盤的4個項目來看,因節后江寧、建鄴等核心區熱點樓盤入市,拉動去化率回升至34%,為2022年以來月度新高。
??前端指標來看,項目來訪、認購來看,節后快速反彈至高位:據CRIC監測的230余個重點項目顯示,節后來訪、認購節節攀升,特別是進入3月以來,近2周來訪量分別飆升至10096組和11909組,認購量也達到了348套和466套,已接近去年9-10月高位。
??究其原因,2月底至今,主城諸多項目推出重磅優惠政策刺激成交,如南部新城云錦四季、鐵心橋偉星時代悅峰、江北越江時代等,推出最低7折左右優惠,刺激市場,中介帶訪客戶明顯增加,同時認購量同步上行。同時春節及節前受市場情緒影響,部分客戶購房需求延后,本次市場房情緒略有回溫,加上媒體宣傳發酵及開發商政策力度到位,約訪成功率增加,客戶看房欲望回升。
??成都方面,新房成交回升緩慢但來訪認購與去年四季度水平相當。
??CRIC數據顯示,成都3月累計成交面積52.4萬平方米,第11周成交面積25.4萬平方米,明顯高于2024年周平均成交面積19.6萬平方米。
??從項目開盤來看,因開盤減量增質影響,近1年來平均去化率基本都延續6成以上高位波動。據CRIC監測數據,成都中心城區2024年1-2月開盤項目個數不足10個,3月截止10號也僅有1個項目加推96套,去化率高達100%。
??事實上,從成都中心城區近一年日光盤項目個數占比,我們也可看出,自2023年8月以來,日光盤個數占比呈現出波動下行態勢,一方面受供給結構影響;另一方面也體現出需求端日漸疲軟,客戶挑挑揀揀心態加劇,因而步入2024年以來房企推盤節奏普遍放慢,基本采取“以銷定產”和“小步快跑”策略,前2月推盤個數不足10個,總推盤套數不足1600套。
??從前端指標項目來訪、認購來看,節后快速反彈、超過了節前2024年1月周均,與去年四季度水平相當:據CRIC監測重點項目顯示,節后來訪、認購節節攀升,特別是進入3月以來,近2周單盤周均來訪量均突破90組,認購量也達到了4.3套和3.8套,超過了2024年1月周均,與去年二季度和四季度高位基本相當。
??事實上,春節后房企躍躍欲試,部分項目提高優惠點數或利用特價房降價促銷,疊加其核心區位優勢,周成交可達10-12套,典型熱盤錦江區三圣鄉板塊國銳雲嶺大幅降價讓利,并加大渠道力度,周成交超30套,客戶看房欲望略有回升。
??春節后,武漢二手房市場出現明顯升溫,業主掛牌積極性提升,預期降低,二手房價持續下降。
??受其影響,武漢二手房市場較春節周大幅反彈,已達近一年高點,市場韌性好于新房。據第三方平臺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第8周-第10周二手住宅成交節節攀升,2024年第10周周成交套數高達1322套,與2023年第10周成交量基本持平。不過從反彈力度和成交絕對量來看,與2023年春節后第5周-第7周尚有一定差距。
??從成交結構來看,武漢二手房市場成交房源以小面積、低總價為主。據CRIC監測數據顯示總價100萬以下成交套數占比自2020年以來便開始節節攀升,由17%增至35%,可見剛需購房者成為二手房主力,經濟疲軟導致居民購買力降級,小面積、低總價二手房備受購房者青睞。
??天津和青島方面,二手房市場節后均出現了大幅度反彈,已達去年二季度以來高點,市場韌性好于新房。
??據監測數據顯示,天津和青島2024年第8周-第11周二手住宅成交節節攀升,2024年第11周周成交套數分別達到1092套和1389套,高于2024年1月周均,基本已達去年二季度以來周度高點。
??需要注意的是,天津新房和二手住宅價差在2023年下半年以來明顯走闊,據CRIC監測數據,截止2024年2月末天津新房成交均價為17926元/平方米,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10136元/平,價差近8000元/平,二手房性價比凸顯。
??短期來看,二手房掛牌量增長、供過于求,降價跑量趨勢還將延續,因而預期新房和二手房價差或將進一步拉大。
??2024年至今,政策利好持續發酵,部分城市新房或二手房市場開始出現回暖。
??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手房成交熱度能否傳導至新房存疑,當前業主普遍看空后市,降價拋售,更多是爭取快速變現,避免資產貶值,這也意味著其出售了房屋之后,短期內或將不會購置新房,因而“賣舊買新”置換需求對新房成交支撐作用相對有限。
??同時,當前新房成交復蘇不及預期,個別樓盤熱銷并不能代表整體市場回暖。受經濟持續低迷、購買力降級、觀望情緒依舊濃厚等影響,回暖持續性依舊存疑。
央行: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空間
2024-03-22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靈活適度、精準有效。財政部:1-2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625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2024-03-22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8098億元,同比增長3.2%。一場房地產TOP500發布會,帶來了行業的春天氣息
2024-03-21未來房地產市場趨勢會怎樣?發展新模式下企業將采取何種策略?2024房地產TOP500測評成果明日揭曉
2024-03-193.20·北京,敬請期待!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市場仍處于調整轉型中
2024-03-18政策落實將有助于市場平穩健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統計局:70城房價環比降幅繼續收窄
2024-03-15以“慢恢復”節奏為主。報告|前2月樓市仍處低溫狀態
2024-03-13短期成交有望修復,環比或迎回升。關于房地產,今年兩會代表和委員說了啥?
2024-03-12如何通過合理的政策調整,來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過渡和經濟的轉型升級?
- 08:36
- 08:34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