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編輯部、CRIC研究 2025-01-29 10:12:34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2024年房地產行業迎來政策拐點,9·26政治局會議首提“止跌回穩”,隨后四季度形成一道明顯的分水嶺,房地產市場出現“止跌”信號。
??整體來看,百城新房成交四季度止跌,重點30城二手房成交創歷史新高,一二手房總需求趨穩,一線城市正增7%,總價3000萬元以上高端住宅同比大增。盡管企業銷售依然承壓,但四季度企業銷售也迎來“翹尾”回升。
??2025年樓市將“向新而行”,市場將會表現出哪些“關鍵詞”?
??值此乙巳蛇年之際,“丁祖昱評樓市”推出春節特別策劃——2025樓市關鍵詞,涉及政策、行業、城市、企業、投資、產品和融資,透過這些關鍵詞,更好的展望2025年。
??在經濟修復、地產去庫存周期,銷售、投資、新開工等指標持續承壓的背景下,2024年多個重要會議都對房地產行業做出了相應部署和指導性意見,并為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2024年上半年政策端沒有過多實質性重磅刺激,力度限于“托而不舉”,3月兩會定調房地產政策繼續優化方向不變,月末國常會中,首次提出“有效激發潛在(住房)需求”;4月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5月“517新政”開啟了政策轉向的序幕。
??下半年政策力度、頻次均有所上升,政策轉向“托舉并用”,直至9月26日政治局會議,中央定調“止跌回穩”,也成為了行業轉折點,隨后10月份,五部委發布了“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持續為市場“添火”。
??年末政治局會議及經濟工作會議為2025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尤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作定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從“促進”到“持續用力”表述的轉變,凸顯了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迫切需求,政策基調轉向化風險、穩主體、穩市場。
??從更長周期來看,2021年行業出現調整之后,政策已出現轉向,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政策,最核心的是9月26號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將是本輪中國房地產調整的重要轉折點。
??2024年刺激政策已“應出盡出”,2025年房地產行業政策仍將繼續保持寬松狀態,未來發力在已出臺政策的落地實施。
??“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提出,2025年政策發力點應是“保主體”,即逐步恢復企業正常運營能力,包括出險企業和正常企業。
??政策未來重點實施方向有望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
??首先,全面取消限制性購房措施,比如京、滬、深、海南等仍有進一步優化空間;
??其次,收購房企存量閑置土地;
??第三,收購存量商品住房作保障性住房。
??此外,進一步推進“白名單”融資協調機制做好保交付穩預期等,多措并舉逐步改善市場供求關系失衡導致的房價下行預期,最終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存量土地回購將是行業止跌回穩的核心引擎。一方面在專項債支持配合下,存量收購土地能否真正有效落地,為其他政策落地成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存量土地回購對于拉動開發投資、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提振市場信心作用較大。
??整體來看,2024年政策走向從松綁限制性到出臺刺激性政策,政策措施基本應出盡出,市場也在四季度取得了階段性的止跌。盡管如此,整體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較高,如市場預期的波動性、不同城市間的分化加劇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保持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至關重要。
??2025年房地產政策環境持續寬松并重在落實,“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將是政策發力和檢驗政策效果的重點。
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成績單出爐!
2025-01-24共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萬余個,完成投資約2.9萬億元。北京公布2025年供地計劃,商品住宅用地首次采用彈性指標
2025-01-23供應向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等重點區域傾斜。中共中央 國務院: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2025-01-23加快完成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2024年十二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5-01-21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房價逐步回穩,23城新房價格環漲
2025-01-20市場預期持續改善。2024年房地產投資銷售數據來了!下階段有望繼續改善
2025-01-17市場積極變化增多,信心在逐步提振。報告|全國大中城市租金均價創近年新低
2025-01-15短期內租金仍處于調整階段。央行:2024年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2.25萬億元
2025-01-152024年住戶貸款增加2.72萬億元。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